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素華 陳舒
夜間本是休息的寶貴時間,卻有不少人深陷失眠之苦,或備受疼痛煎熬。日前,武漢市第三醫(yī)院首義院區(qū)開設“麻醉治療與睡眠門診”,通過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等精準治療手段,為長期受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礙困擾的患者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71歲的王女士因右側胸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持續(xù)半月,來到武漢市第三醫(yī)院就診。她既往有乳腺癌手術史,醫(yī)生檢查發(fā)現其右側T7皮區(qū)存在大面積皮損,部分仍未結痂,疼痛評分高達7分以上,焦慮嚴重,夜不能寐。專家團隊為她進行超聲引導下的胸神經根與肋間神經阻滯治療配合藥物輔助,經過三次注射,疼痛緩解超過80%,睡眠質量顯著提升。
另一位深受失眠困擾十年的女性患者,因合并抑郁、頭昏入院,接受包括星狀神經叢阻滯在內的綜合調理共6次后,睡眠情況明顯好轉,服藥量大減,近日順利出院。
武漢市第三醫(yī)院首義院區(qū)手術麻醉科主任胡光俊表示,長期失眠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代謝紊亂、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高,并引發(fā)焦慮、記憶減退等功能障礙。而慢性疼痛與失眠、情緒問題往往相互加劇,形成頑固性循環(huán)。偶爾睡不好并不等于失眠癥,但如果連續(xù)出現超過30分鐘無法入睡、夜間頻繁醒來、早醒難以入睡、醒后感到疲憊、影響日間功能等表現,則需及時就醫(yī)。
胡光俊介紹,面對安眠藥耐藥、依賴及心理治療起效慢的困境,該科推出“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叢阻滯(SGB)”作為核心技術。SGB即在肌骨超聲實時引導下,將微量麻醉藥注入頸部交感神經節(jié)周圍,暫時抑制過度興奮的交感神經,平衡植物神經功能,被譽為“神經重啟鍵”。這一綠色微創(chuàng)技術,能有效恢復自然睡眠節(jié)律,并對偏頭痛、過敏性鼻炎、更年期綜合征、手汗癥等也有顯著效果。
據了解,除睡眠障礙外,該門診還擅長診治各類神經痛:如頸源性頭痛、帶狀皰疹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性腰腿痛、肩膝髖關節(jié)痛、腱鞘炎、腕管綜合征等。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