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黑板前,她的左袖輕輕垂落,右手寫出的英語單詞卻格外有力。十年,三百張獎狀,無數(shù)個明天——這是柳城縣東泉中心小學教師葉志麗用一只手創(chuàng)造的奇跡。
見到葉老師的第一眼,就莫名喜歡她。她穿著整潔的裙子,笑容溫暖如春,那種親切感,仿佛早已相識。若不是那空蕩的左袖隨風輕揚,你很難將“殘疾”二字與她聯(lián)系在一起。
“教師就是要負責任啊”
“我家里三代都是老師,從小就知道,當老師就是要負責任?!闭n間休息時,葉老師一邊用右手熟練地整理教案,一邊和我聊天。那只空袖子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卻絲毫不影響她的從容。
十年前,她懷著對教師職業(yè)的敬畏之心站上講臺。如今,問起她想對當年的自己說什么,她想了想,嘴角揚起:“就想說,你做到了?!?/p>
她的課堂,藏著什么秘密?
葉老師的英語課可是全校最受歡迎的課堂之一。她獨創(chuàng)的“先學后教”模式,讓孩子們愛上了學英語。
“預(yù)習單就像藏寶圖,”她神秘地笑笑,“孩子們提前預(yù)習,我就能知道他們哪里需要幫助,上課時就有的放矢啦。”
創(chuàng)新教學之路,開端絕非易事。“剛開始確實難,”她回憶道,“但有幾個孩子取得進步,其他孩子就都跟上來了?!?/p>
除了教孩子,她還帶著村小的英語老師共同進步。“農(nóng)村英語老師很多都是兼職,我就手把手地教?!爆F(xiàn)在,她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在全鎮(zhèn)推廣,成了其他老師學習的范本。
藏在細節(jié)里的溫柔
也許是因為自己身體的不同,葉老師特別能理解那些需要額外關(guān)愛的孩子,比如后進生、留守兒童,殘疾學生。
她說到班里一個殘疾學生時,聲音輕柔了幾分,“那孩子的眼神里帶著敏感,我懂?!边@份懂得,化作無數(shù)個溫柔的細節(jié):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特意放緩語速的提問,或是課間不經(jīng)意地摸摸孩子的頭。孩子們說,葉老師的課堂,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世界”。
一只手,也能擁抱整個世界
最讓人感動的是葉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溫情瞬間。三年級的孩子第一次住校,晚上想家哭成一片,葉老師就一個一個地擁抱他們,陪他們聊天。
“給孩子愛,他們能感覺到?!边@句話,她用了十年的時間來踐行。
有個沉迷手機不愿上學的孩子,她就一次次去家訪,直到孩子愿意再次回到課堂。雖然只有一只手,她卻給了孩子們完整的愛。
十年,三百張獎狀和無數(shù)個明天
下課鈴響了,孩子們自然地圍過來,有的幫她拿水杯,有的幫她抱作業(yè)本。陽光照在黑板上還沒擦掉的單詞“future”上,也照在她空蕩蕩的左袖上,格外溫暖。
十年教師生涯,她收獲了三百多張獎狀,但最珍貴的,還是孩子們那句輕輕的“謝謝葉老師”。
看著她用一只手在黑板上布置孩子們的課后作業(yè),忽然明白:生命的殘缺,從來不影響一個人活出完整的精彩。
以上內(nèi)容為中共柳城縣委宣傳部公眾號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quán)屬柳城縣融媒體中心所有,歡迎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縣委宣傳部主管 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圖文來源:謝愛華
值班編輯:張琳
責任編輯:韋曉平
值班總編:馮艷芳
責任監(jiān)制:徐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