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誰也不會想到,國民黨前主席會出現(xiàn)在北京的九三閱兵現(xiàn)場,還坐在那么靠前的位置。島內(nèi)的風聲早就傳開了,民進黨那邊氣得直跳腳,綠營的幾個“立委”私下都說,洪秀柱這次回來,肯定要給她顏色看看。島內(nèi)媒體都在用放大鏡看著她的一舉一動,生怕錯過了什么大新聞。
其實島內(nèi)的氣氛也挺怪的。有人覺得洪秀柱勇氣可嘉,有人覺得她是在給自己找麻煩,還有人覺得這就是個歷史時刻,不管你支持不支持,走到這一步,總是有人要出來做點事情的。臺大教授苑舉正說得直白,“怕就不要來,來了就不要怕”,這話有點像大實話,聽著也挺扎心的。洪秀柱自己倒是沒怎么多說,她就一句話,“我無所謂”,簡簡單單四個字,背后多大的壓力,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其實要說洪秀柱為什么會來,島內(nèi)外的人心里都明白。她說了,這次來北京,是為了銘記歷史,是為了緬懷先烈,是為了讓大家別忘了那段苦難歲月。她說得挺有道理的,抗戰(zhàn)不是哪一邊的專屬記憶,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歷史??箲?zhàn)勝利,臺灣才得以光復(fù),所以不分黨派不分省籍,這份記憶誰都不能抹殺。就像她在紀念館說的,“讓今日汝輩不忘抗戰(zhàn)時期的慘痛歷史記憶,勿忘國恥,銘記歷史,團結(jié)民族情感,共同捍衛(wèi)和平”,話雖然有點文縐縐的,但意思很明白。
可惜啊,這種話現(xiàn)在在島內(nèi)說出來,難免要被扣上一頂大帽子。民進黨那邊可不管你說的是不是歷史,他們只看你是不是“配合對岸的統(tǒng)戰(zhàn)敘事”,是不是給“臺獨”路線添了堵。洪秀柱這次算是踩到他們的雷區(qū)了。島內(nèi)綠營的媒體人吳子嘉都說了,賴清德“肯定會找洪秀柱麻煩”,搞不好還真要把她“關(guān)起來”,這話雖然聽著像開玩笑,但放在現(xiàn)在的島內(nèi)社會,還真說不準。民進黨這幾年最擅長的,就是動不動就喊“依法查辦”,動不動就說“要用法律懲罰”,弄得島內(nèi)人心惶惶。
不過話又說回來,民進黨這招其實也不新鮮。每次碰到兩岸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就開始炒作“威脅論”。這不,今年閱兵一結(jié)束,臺陸委會就跳出來說,“洪秀柱是否有違反《兩岸人民關(guān)系條例》的調(diào)查,需由原任職單位發(fā)動”,意思就是這事我們先不管,踢皮球踢給“立法機構(gòu)”。沈有忠這個副主委,嘴上說得好聽,其實也是不想把事情弄大,畢竟民進黨自己心里也明白,這種事真要鬧起來,最后誰也討不了好。你說他們“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再說國民黨那邊,表現(xiàn)得也挺讓人失望的。國民黨“立委”林思銘一上來就跟洪秀柱劃清界限,說她“已非國民黨主席,行為不能代表國民黨”,一句辯護的話都沒有,生怕被民進黨帶節(jié)奏。其實也能理解,國民黨這幾年在島內(nèi)早就成了“燙手山芋”,只要遇到敏感議題,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無論是“九二共識”還是兩岸和平,在他們眼里都變成了政治負擔,核心認同早就被丟在一邊了。
洪秀柱這次明明是以個人身份參加紀念活動,還是被藍營嫌棄,連遮風擋雨的傘都沒有一把。這種局面,說到底也是島內(nèi)政治生態(tài)變了,誰都怕被貼上“敵對滲透”的標簽,誰都怕被扣上一頂“配合大陸”的帽子。
洪秀柱其實也不是第一次逆行。她公開批評民進黨“臺獨路線”,一直在推動兩岸青年交流,長期被綠營視為“極統(tǒng)代表”。這次不同的是,就連國民黨都嫌她“太紅”,還沒等民進黨開口,自己先撇清關(guān)系。有人說這叫“墻頭草”,也有人說這叫“自保為上”。無論怎么說,島內(nèi)現(xiàn)在的氣氛就是這樣,誰敢說點真話,誰就成了“危險人物”。
其實這次閱兵,洪秀柱只是走上了天安門城樓,動作不大,意義很大。她的行為其實極為正常,就是一個中國人該做的事。她說,“抗戰(zhàn)是我們?nèi)褡宓臍v史,不分黨派,不分省籍”,這話沒什么可挑的。可在島內(nèi),民進黨偏偏就怕大家記住這段歷史。
他們怕的不是洪秀柱出席閱兵,怕的是這場活動喚醒島內(nèi)民眾對抗戰(zhàn)歷史的重新認知;怕的是年輕人意識到,兩岸的敵意其實是人為制造出來的;怕的是大家開始問,什么才是真正的歷史,兩岸為什么要被切割開來。課本里的抗戰(zhàn)內(nèi)容越來越少,“臺灣主體史觀”成了主流,民進黨就是想讓大家忘了歷史,這樣才好分割兩岸的聯(lián)系。
北京那邊,其實早就看穿了民進黨的那點心思。國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說得很明白,“民進黨當局對此如臨大敵,百般阻撓、威脅恐嚇,完全喪失民族立場,背棄正義和良知”,還說“對于民進黨當局個別人公開叫囂,甘當‘臺獨’打手、幫兇,我們將依法追責,堅決打擊”。這話說得很重,句句在點子上。大陸方面也不是第一次表態(tài)了,早就放話要“依法追責,堅決打擊民進黨當局個別人”,意思就是你敢動手,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管。
其實島內(nèi)的老百姓心里也有桿秤。民進黨這些年搞“大罷免”,結(jié)果第一輪第二輪都慘敗,說明島內(nèi)民眾其實并不買民進黨的賬。真要因為洪秀柱出席閱兵就動手,島內(nèi)民意可能一下子就被點燃了。民進黨自己也清楚這點兒,他們要是真敢抓人,島內(nèi)的連鎖反應(yīng)絕對不是鬧著玩的。很多支持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人都會出來發(fā)聲,國民黨再不出聲也難保不會被逼到墻角。賴清德說到底還是要考慮社會的穩(wěn)定,要是搞砸了,不僅自己會被批,連民進黨內(nèi)也會被罵“太軟弱”。
這次洪秀柱回臺,民進黨如果真抓人,等于在島內(nèi)釋放了一個信號,“再溫和的民族認同,只要和大陸沾邊,就有被清算打擊的可能”。這種做法不光扼殺了島內(nèi)的言論自由,還會讓想推動兩岸交流的人都噤若寒蟬。以后誰還敢公開做點什么?連紀念英烈都成了“觸法邊緣”,這不是笑話是什么呢。
其實說到底,這場風波是兩岸歷史認同和現(xiàn)實政治的碰撞。臺北和北京隔著的不只是海峽,更是認知和情感的鴻溝。洪秀柱這次站在天安門上,既是個人的選擇,也是歷史的見證。有人說她“逆流而上”,也有人說她“自討苦吃”,可她自己倒是看得挺開,“我無所謂”。這種豁達,或許也是她能走到今天的原因。她說,銘記歷史,是為了讓大家團結(jié),為了捍衛(wèi)和平。這種話聽多了可能有點麻木,可真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還是有人要站出來說一句實話的。
賴清德也好,民進黨也罷,終究還是要面對現(xiàn)實。你可以用“法律制裁”嚇唬人,但歷史不會因為你一紙命令就被抹去。你可以讓國民黨噤聲,但總有人會出來講真話。天安門上的洪秀柱,或許什么都沒說,但她的行動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島內(nèi)外的風聲再緊,也擋不住歷史的車輪。民進黨想用恐嚇讓大家忘記歷史,可能一時有效,長遠看其實是飲鴆止渴。
天安門上的洪秀柱,走到今天,已經(jīng)問心無愧。島內(nèi)的風風雨雨,誰又能說得準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