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回老家,碰見鄰居快九十歲的陳奶奶正坐在門口慢悠悠地剝毛豆。我夸她身體硬朗,有沒有什么秘訣,她笑呵呵地說:“我也沒啥秘訣,就是一輩子沒吃撐過。”
一句簡單的話,卻讓我想了很久。
我們這代人,活在奶茶炸雞隨手可得、外賣半夜隨叫隨到的時代,卻常忽略了“吃飯”這件最根本的小事。
事實上,一個人怎么吃飯,真的會影響他能活多久。
《美國流行病學雜志》曾追蹤上萬名中老年人數(shù)十年,發(fā)現(xiàn)活得久的人,未必天天健身、早睡早起,但幾乎都在“吃”這件事上,有著高度相似的習慣。
就像那句話說的:“人吃飯,飯也在吃人?!?/p>
一般來說,壽命長的人,吃飯大多都有這三個好習慣。
01
不貪多,七分飽是“長壽根本”
我有個同事去年體檢查出脂肪肝,才二十八歲。問他飲食,他說最喜歡晚上加班后點燒烤啤酒,“吃到頂”才覺得滿足。
你是不是也這樣?早餐來不及就省了,午餐隨便應付,晚餐狠狠吃一頓“補償自己”。
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身體需求,根本不需要那么多。
中醫(yī)常說:“要想身體安,三分饑和寒。”現(xiàn)代研究也證實,適當“餓一點”,能激活細胞自噬、減緩衰老。
所以,那些長期保持七分飽的人,慢性病發(fā)病率更低,壽命也更長。
什么叫“七分飽”?就是你感覺“還能再吃幾口”,但停下來也不會覺得餓。這時候放下筷子,就剛剛好。
朋友的外婆今年九十六,每餐就一小碗米飯搭點菜,再喜歡的東西也不多吃。她說:“吃多了,肚子重,心也會沉?!?/p>
她還有一個習慣:吃飯?zhí)貏e慢,一口菜要嚼十幾下。她說這樣“味道才出得來,飽的感覺也才跟得上”。
事實上,大腦接收“飽腹信號”需要20分鐘左右。吃得快的人,往往早已超標了才覺得撐。
不妨試試看:下一頓飯,慢點吃,多嚼幾下,感受一下食物的本味。吃到“不餓”,就停。也許剛開始不習慣,但你的腸胃會感謝你。
02
吃得雜,身體不需要“偏食英雄”
很多人一說健康飲食,就只吃沙拉、戒碳水、拒絕肉類……結(jié)果往往堅持不住,還營養(yǎng)不良。
真正活得久的人,從不把自己當“食草動物”或“肉食族”。他們是“雜食家”,什么都吃,但什么都不貪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直強調(diào)“多樣化”:每天最好能吃夠12種食物,一周超過25種。
我認識一位營養(yǎng)師,她媽媽的餐盤總是五彩斑斕:
綠色的菠菜、西蘭花;紅色的番茄、胡蘿卜;黃色的玉米、南瓜;白色的豆腐、山藥;黑色的木耳、紫菜等等。
她說:“顏色多,營養(yǎng)才不會少?!?/p>
的確如此,不同顏色的食物含不同的抗氧化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吃得越雜,免疫系統(tǒng)越強壯。
另外,也不要一味排斥米面油肉。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優(yōu)質(zhì)脂肪可以維護大腦,蛋白質(zhì)能修復身體……
總之,平衡,才是關鍵。
03
講節(jié)奏,吃飯也要“按時上班”
現(xiàn)代人飲食最大的問題之一:不按點。早上不起、不吃早餐;中午湊合;晚上大吃;深夜再來頓宵夜……
但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其實是一張“隱形的作息表”。
老祖宗講“食飲有節(jié)”,這個“節(jié)”既是節(jié)制,也是節(jié)律。幾點吃飯、吃多少、怎么吃,身體都默默記著賬。
比如:
早晨7-9點(胃經(jīng)當令):適合吃溫熱的早餐,啟動一天代謝。
中午11-13點(心經(jīng)當令):可適當多吃一點,儲備下午的能量。
晚上19點后:盡量清淡、少吃,減輕腸胃負擔。
還有一點,除了按時,也要“應季”。比如:冬天吃根莖類食物暖身,夏天吃瓜果清熱……自然生長的當季食物,更符合身體當下的需求。
我老家一位爺爺常說:“太陽下山后不吃油膩,是天大的養(yǎng)生。”他今年一百零一歲,依然能讀報散步。
04
吃飯,是我們每天重復最多的事,卻也最容易被敷衍。
很多人一邊刷手機一邊囫圇吞棗,一邊焦慮減肥一邊暴飲暴食,把吃飯變成了機械填塞。
但那些長壽的人,卻始終認真對待每一餐。他們吃得慢、吃得雜、吃得準時,也吃得歡喜。
就像《隨園食單》里說的:“飯,須用心吃,方知味。”你怎樣吃飯,就怎樣生活;怎樣生活,就怎樣活著。
所以,從下一頓飯開始,試著:
放下手機,細嚼慢咽;食材多色,葷素搭配;吃到不餓,就??曜樱话磿r吃飯,尊重節(jié)律。
日子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腸胃舒服了,睡眠踏實了,人也輕盈了。
總之,好好吃飯,才是最低成本的養(yǎng)生,最長久有效的自律。
愿你也能在一粥一飯中,吃出健康,吃出長壽,吃出生活的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