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印齊聚北京的一幕,刺痛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他在社交平臺上咆哮:“看起來,我們把印度、把俄羅斯,全輸給中國了!”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
與此同時,美國商務(wù)部長盧特尼克又扔出了一個 “最后通牒”——
給印度劃了2個月期限,希望莫迪政府能夠主動找上美國認錯、重啟貿(mào)易談判。
可讓人納悶的是,印度憑什么要認這個 “錯”?是買俄羅斯石油錯了,還是跟中國在上合峰會搞合作錯了?
一邊是特朗普的 “咆哮式施壓”,一邊是印度的 “硬氣冷處理”,這場博弈的背后,早已不是簡單的 “誰輸誰贏”,而是全球地緣格局變天的信號。
很多人覺得特朗普是因為 “對華競爭落了下風(fēng)” 才急的,其實最根本的是 —— 美國用霸權(quán)控制亞太伙伴的 “成本”,已經(jīng)遠超 “收益” 了。
美日印澳“四邊安全機制”外長會談
以前美國拉攏印度,靠的是給好處,讓印度心甘情愿跟美國走近;
可現(xiàn)在呢?特朗普手里沒了像樣的籌碼,只能拿關(guān)稅當 “大棒”。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fā)的通知寫得明白,從 8 月 27 號起,印度輸美的紡織品、珠寶這些賺錢的貨,原來 25% 的關(guān)稅再疊 25%,直接漲到 50%——
相當于印度賣一件100美元的襯衫到美國,要多交 50 美元稅,這跟 “不讓賣” 沒區(qū)別。
更打臉的是,連美國自己人都不買賬。美國聯(lián)邦巡回上訴法院前不久以 7:4 的投票,判了特朗普的關(guān)稅政策“非法”。
這邊法院拆臺,那邊印度也沒閑著,已經(jīng)在WTO框架下多次反擊美國,每次都把 “單邊關(guān)稅違反規(guī)則” 的證據(jù)擺得明明白白。
世貿(mào)組織(WTO)
而莫迪政府這次是真沒給特朗普面子 ——4通施壓電話全不接,外長蘇杰生更是把話說死:“印度不會在別人的脅迫下談判,買俄羅斯石油是為了能源安全,跟地緣政治沒關(guān)系?!?/p>
很多人覺得印度是 “飄了”,其實人家是算清了賬:跟著美國走,好處沒多少,風(fēng)險卻不??;保持自主,反而能兩邊得實惠。
上合組織天津峰峰會上,印度的表現(xiàn)就很能說明問題。
莫迪跟普京同車聊了 1 小時,會后俄印就敲定了一系列合作。
意思很明顯:你美國想卡我經(jīng)濟脖子,我就找別人換個玩法,反正不跟你一棵樹上吊死。
你看,印度不是盲目硬氣,是把 “安全賬”、“經(jīng)濟賬”、“民意賬” 都算清楚了,知道什么該讓,什么絕不能退。
莫迪和普京在上合峰會期間熱情牽手
而這場博弈的本質(zhì):不是美印雙邊的事,是多極秩序 “加速到來”
。
特朗普總說 “把俄印輸給了中國”,其實他沒看清:不是中國 “搶” 了他的盟友,是越來越多國家不想再被美國的霸權(quán)綁著,開始自己選路走。
這場美印摩擦,只是全球多極秩序加速的一個縮影:
第一,霸權(quán) “施壓時代” 早該翻篇了。特朗普以為 50% 關(guān)稅能逼印度認錯,卻忘了現(xiàn)在的國家都算得清利益賬 —— 你給不了好處,還想逼別人讓步,根本不現(xiàn)實。
第二,全球南方不再 “選邊站”,只 “算利益”。印度不是要跟中國、俄羅斯綁定,而是想在大國之間找平衡,拿到自己需要的安全、經(jīng)濟好處;
巴西、南非這些國家也一樣,誰給的實惠多、誰不搞脅迫,就跟誰合作。
第三,多極秩序不是 “口號”,是 “行動投票”。上合組織貿(mào)易額不斷刷新紀錄,金磚國家本幣結(jié)算比例再攀新高,印度敢硬扛美國關(guān)稅,這些不是偶然,是各國用實際行動在選路 —— 不想再被單一霸權(quán)牽著走,想要自己說了算。
美印關(guān)系出現(xiàn)裂痕
特朗普的 “輸家宣言”,其實是沒看懂這個變化,還抱著老一套霸權(quán)思維不放。
兩個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不管印度認不認錯,有一點已經(jīng)很清楚:這個世界,早就不是美國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