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去印度的特朗普再做重磅決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9月7日消息,特朗普及其高級顧問正在為10月前往韓國作準備,有心拋棄“四方安全對話會”的真相呼之欲出,關鍵在,特朗普真的能如愿見到中朝兩國嗎?
特朗普為何不愿意去印度?輿論起初廣泛認為,美方炒作特朗普可能取消訪印行程一事是為了反制莫迪對特朗普的冷落,既因拒接電話,也因6月份沒有回應的共進午餐邀請,G7峰會特朗普雖提前離場,走之前卻對印度拋出橄欖枝,邀請莫迪順道訪問華盛頓,印方因關稅有著與美溝通的強烈訴求,外界理所當然以為莫迪會答應,結果莫迪卻以沒有時間拒絕。
《紐約時報》后續(xù)爆出主動放棄機會背后的真相,其實是擔心特朗普強行讓莫迪與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尼爾同框,繼而炒作美方有功,緊接著印度就被加征了高關稅。
美印關系的急速降溫,源頭就在莫迪拒絕承認美國在調停巴印沖突時有功,然而近期特朗普與莫迪在社交平臺上的互動,不難發(fā)現(xiàn)雙方有緩和氣氛的意思,行為說明了一個道理:美印存在分歧,卻不會真讓關系惡化到難堪的程度,特朗普考慮取消既定的訪印行程,反制莫迪冷落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更大的真相,或許是美國需要在外交領域獲得更大平臺,訪印繼而與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展開“四方對話會”是必要的,卻不是最必要的,眼下美國需要更大的平臺,最好能和想見的人見上一面,顯然,亞太經(jīng)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是很好的機會。
眾所周知,特朗普最想與兩國展開會晤,一個是中國,另一個則是朝鮮,美知情人士表示,已就亞太經(jīng)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中美會晤的可能性展開了討論,但具體安排還沒有出,特朗普是想與中方見面的,從其炒作要帶豪華商業(yè)代表團的傳言就可以看出,尤其特朗普近期頻繁在輿論中示好中國,強調中美關系友好,還表達了對中國留學生的強烈歡迎,能有與中方見上一面的機會,特朗普肯定不會錯過。
再說朝鮮,會見李在明時,特朗普就表達了想和朝方高層盡快舉行會晤的美好愿景,他寄希望用會談改善美朝關系和朝韓關系,當然,特朗普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諾貝爾和平獎,尤其近期剛被爆出特朗普曾在第一任期涉嫌發(fā)動對朝方通訊信息的滲透,過程中因為被漁民發(fā)現(xiàn)還對無辜朝鮮平民下手的丑聞,特朗普雖然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否認,但信與不信,決定權在朝方手里,為避嫌隙的滋生,特朗普與朝方舉行會面的心情是迫切的。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是想為美國爭取更多的投資機會,試圖利用關稅推動制造業(yè)回流的效果相當有限,面對不樂觀的美國經(jīng)濟,特朗普必須想別的辦法,也正是出于發(fā)展經(jīng)濟層面的需求,特朗普最近才會訪問阿拉伯、卡塔爾和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APEC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機會,特朗普將更大的外交重心放在安排這件事上是非常合理的,尤其與中國的經(jīng)貿關系已經(jīng)有所緩和。
還有一大值得關注的點,中美再延長的90天關稅暫停期將持續(xù)到11月10日,后續(xù)是繼續(xù)“關稅戰(zhàn)”還是徹底休戰(zhàn)中美肯定還是要展開討論,將在10月份的韓國舉行的APEC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接觸的機會,這也對上了雖然傾向能與中朝兩國都舉行會晤,但美國眼下準備的重點還是與中國的會晤,既因特朗普更看重與中國的關系,也因朝鮮愿不愿意去APEC還要打上問號,就朝方眼下呈現(xiàn)的態(tài)度,發(fā)展與美國和韓國的關系明顯不是迫切的。
美媒每次的爆料,其實都有引導輿論的目的,特朗普這個人有著太大的不確定性,他與各國的交往,看似都有親切的行為,實則目的只是吸引對美投資,相較于朋友,特朗普更看重投資的可靠程度,對中國的重視,本質上就是一種認可,美國總有人炒作“去中國化”,結果卻不得不承認沒有中國美國根本就不行,但因為具體的安排還沒出來,只能建議特朗普拿出該有的真誠,要不然即便見上面,能起到的效果也不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