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典型一面旗幟,一個好人一盞明燈。為了鼓勵基層干部群眾和廣大網(wǎng)友積極舉薦身邊好人好事、凡人善舉,引導人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做中國好人、當時代新人,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自2008年以來,中央文明辦依托中國文明網(wǎng)組織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已有1.7萬余人入選“中國好人榜”。目前,2025年第三次“中國好人榜”北京市候選人正在接受網(wǎng)友的評議。
作為北京市候選人之一的劉德華,出生于1975年8月,是一名中共黨員,現(xiàn)為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工作人員。2016年至今,他依托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宣傳與教育工作,累計講解超5000場,接待觀眾逾10萬人次,參與錄制的宣傳片超100萬人次觀看。
深耕紅色文化,傳承二七精神
劉德華出身于二七廠的子弟家庭,自幼便深受工廠氛圍的熏陶,他深知,每位員工都是這段厚重歷史的傳承者,他們身上彰顯出的堅韌不拔、團結奮斗的特質(zhì),正是二七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1995年,他正式入職二七廠。在日常工作之余,他便一頭扎進對二七工人運動歷史的研究中。他在工廠的檔案室,仔細翻閱堆積如山的老舊資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憑借著這份熱愛與執(zhí)著,他一步步深入挖掘二七工人運動的歷史脈絡。
2016年,劉德華來到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工作,負責日常管理及講解接待工作。為了讓講解更具吸引力,他通過翻閱各種史書、新聞報道、采訪并記錄二七老工人及其后代的回憶,從中挖掘鮮為人知的故事與細節(jié),將這些內(nèi)容融入到宣講稿里,用飽含溫度與深度的講解賦予歷史人物第二次生命。
2021年,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紀念館閉館169天進行修繕與提升改造。劉德華對展板文字、展出照片反復確認,面對繁瑣布展工序,始終耐心細致。為配合施工進度,他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也很少休息,幾乎吃住在館里。因勞累過度,他患上了胃潰瘍,即便胃部疼痛難忍,仍蹲著與工人師傅交流展板內(nèi)容設計、展臺位置擺放等每一處細節(jié)。為完整地呈現(xiàn)工人運動艱辛歲月,他帶頭捐獻自己珍藏多年、當年爺爺所在勞動補習學校學生制作的藏品——銅制墨盒。在他的影響下,各類展品得到進一步擴充完善,現(xiàn)存近500件文物史料得以與游客見面,長辛店二七紀念館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全景式記錄中國工人運動的紀念館。截至目前,劉德華共講解5000余場,接待觀眾十余萬人次。雖然他一天要講解許多場次,忙起來連吃飯、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但他依然樂在其中。他說,“這是寶貴的紅色歷史資源,我要守好這個紀念館?!?/p>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在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序廳的巨幅油畫前,劉德華從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講到長辛店工人舉起全民抗戰(zhàn)的旗幟,每每提起那段崢嶸歲月,他總是情難自抑,眼中噙滿淚水,他動情的講述,深深感染著每一位觀眾。在館內(nèi)一角放置的留言簿,記錄了參觀者的感悟與建議,多年來已積攢了7000多頁留言。夜深人靜時,劉德華總會輕輕翻開這本留言簿,沉浸在那些發(fā)自肺腑的感言中,那一刻,所有的辛苦與疲憊都煙消云散,他由衷地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拓展宣講路徑,展現(xiàn)時代新貌
2022年,劉德華加入了北京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啟航新征程”百姓宣講示范團,到社區(qū)、企業(yè)、部隊機關、大中小學等地,以《百年豐臺站今昔兩重天》為題,開展了200余場宣講。他還在北京電視臺錄制宣講視頻,透過豐臺站的變遷這一“小切口”,展現(xiàn)中國鐵路的滄桑巨變和交通強國的宏偉藍圖,視頻累計超百萬人次觀看。
他還兼任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輔導員以及多所大學思政課校外教師等職務,為五千余名社區(qū)黨員居民和大中小學生授課;在紀念館開展現(xiàn)場教學,受眾達一萬余人次,有力推動了國家安全教育進課堂、紅色教育進校園等形式的思政課創(chuàng)新,激發(fā)了大家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熱情。
投身志愿服務,助力紅色文化傳播
劉德華深知紅色文化傳播需要更多力量,他積極培訓“北方的紅星”宣講團志愿者們,將長辛店8處革命活動舊址串聯(lián)起來,探索群眾參與傳播紅色文化的新模式,形成了實地場景沉浸式體驗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新方式。他配合多家媒體及出版單位錄制長辛店歷史介紹宣傳片,如新華社《國家相冊》長辛店紀事等,累計受眾100余萬人次。
他還積極參加社區(qū)志愿服務,定期前往孤寡老人家中,陪他們聊天、打掃衛(wèi)生、采購生活用品。每逢節(jié)假日,他還會組織社區(qū)的孩子們開展紅色主題手工活動,教他們制作五星紅旗、紅軍帽等,在手工制作過程中講述革命故事,讓紅色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多年來,劉德華扎根一線,深耕紅色文化。通過宣講與志愿服務,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讓人們領悟先輩的偉大,從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編輯 高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