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網(wǎng)球名將鄭欽文在右肘關節(jié)鏡手術后僅30天就恢復訓練,此前因肱骨外上髁炎反復發(fā)作被迫退出WTA華盛頓站,如今剛獲《感動中國》2024年度人物,前輩李娜卻未像以往公開表態(tài),整個體壇反應也罕見低調。
有網(wǎng)友說鄭欽文才22歲就一身傷,手術完這么快就訓練,這股拼勁真是讓人心疼,姑娘拿奧運金牌那會多風光,誰知道背后握拍都費勁呢。也有人覺得李娜不發(fā)聲挺好,真正的支持不是說漂亮話,鄭欽文現(xiàn)在需要的是安靜養(yǎng)傷,不是一堆場面話圍著。
鄭欽文這次手術,其實早有預兆。從今年年初開始,她的胳膊就不對勁了,肱骨外上髁炎反復發(fā)作,蒙特利爾站訓練時甚至握不住球拍。保守治療試了個遍,效果還是不行,最后只能退賽手術。你想想啊,一個靠手吃飯的運動員,握拍都費勁了,心里得多著急?可她硬是沒在鏡頭前喊過一句疼,直到術后才在社交媒體輕描淡寫提了句“小手術”,這姑娘的隱忍,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更讓人佩服的是術后康復速度。才幾天啊,就戴著護具在康復師指導下動起來了。有運動醫(yī)學專家說,肘關節(jié)鏡手術恢復期通常要3-6個月,她這30天就開始基礎訓練,要么是康復團隊太強,要么就是她自己偷偷加量了。想想也是,從世界排名630位沖到奧運冠軍,她什么時候按“常規(guī)速度”來過?
有人拿她和李娜比,說李娜當年拿大滿貫時多張揚,鄭欽文怎么這么“安靜”?赡銊e忘了,李娜29歲才拿第一個大滿貫,鄭欽文22歲就集齊奧運金牌、澳網(wǎng)亞軍、年終總決賽亞軍,商業(yè)價值更是一年從720萬美元飆到3000萬美元。迪奧全球大使、勞力士代言人,這些title哪一個不是靠成績砸出來的?李娜的沉默,或許就是前輩對后輩最體面的認可——你已經(jīng)站得比我當年更高了,不需要我再站出來替你說話。
體壇這次低調也挺有意思。以前運動員拿個獎,各路祝賀鋪天蓋地,這次《感動中國》頒獎,除了官方通報,沒多少媒體煽情。為啥?可能大家終于明白,真正的體育精神不是熱搜上的口號,是手術同意書上的簽名,是康復室里重復一千次的動作,是明知會受傷還敢往前沖的勇氣。鄭欽文用退賽和手術告訴所有人,她不是“火箭少女”,是活生生的人,會疼、會累,但絕不會認輸。
說到這兒想起她父親當年帶她下跪拜師的事。為了讓余麗橋教練收下“身材不夠修長”的女兒,堂堂七尺男兒當場下跪。現(xiàn)在看來,那跪的哪里是教練啊,是一個父親不想讓女兒夢想夭折的卑微。鄭欽文也沒辜負這份卑微,從“上午讀書下午打球”的小學生,到15歲邊訓練邊上網(wǎng)課的少女,再到如今帶著護具也要把球拍握回來的奧運冠軍,她早就把“要么頂尖要么不做”刻進骨子里了。
其實普通人也一樣。誰沒遇到過“握不住球拍”的時候?工作壓力大到失眠,身體報警了還硬扛,總覺得再堅持一下就好了?舌崥J文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大不是硬撐,是該手術時敢按下暫停鍵,該康復時能沉下心慢慢來。就像她自己說的,“網(wǎng)球是有起伏的運動,一切都是暫時的”,生活不也是嗎?
看著鄭欽文戴著護具訓練的視頻,突然覺得每個冠軍背后都有熬不完的夜、養(yǎng)不好的傷。這姑娘用手術臺上的勇氣和康復室里的堅持,早就把“天花板”踩成了起跑線,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