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場上的勝負往往取決于誰掌握了更先進的武器。這回蘇丹的沙漠上空,中國造的防空系統(tǒng)就搞出了大動靜。
當?shù)貢r間2025年9月11日,蘇丹叛軍“快速支援部隊”干脆利落地干掉了第三架政府軍的大型無人機——土耳其制造的“游騎兵”察打一體機。這可不是普通的小型無人機,而是能高空飛行、帶彈偵察的大家伙。連續(xù)三架被擊落,明顯不是運氣,而是背后有硬家伙在發(fā)力。
大伙一下子把目光投向中國造的FK-2000彈炮結合防空系統(tǒng)。這系統(tǒng)可不簡單,整合了導彈、高射炮和雷達于一身,裝在一臺8×8的輪式卡車上,能跑能打,反應速度超快。它配備12枚防空導彈,射程高達25公里,攔截高度超過12000米,還配上兩門6管30毫米機炮,射速驚人,一分鐘能噴出一萬發(fā)炮彈,打無人機就像撕紙一樣。
之前美國媒體早就爆料,阿聯(lián)酋通過鄰國乍得偷偷向蘇丹叛軍提供了中國FK-2000系統(tǒng)。這系統(tǒng)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發(fā)的,主打的就是野戰(zhàn)防空,特別適合對付低空突防的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尤其是無人機。這回連續(xù)干掉土耳其“游騎兵”,很可能就是FK-2000第一次在實戰(zhàn)中亮出成績單。
FK-2000可不是單打獨斗的莽夫。它自帶一套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光電探測系統(tǒng),能同時跟蹤48個目標,比俄羅斯的“鎧甲-S1”的探測能力還強60%。不但看得遠、瞄得準,還能在行進中開火,特別合適像蘇丹這種缺乏完整防空網(wǎng)絡的國家。
土耳其的“游騎兵”無人機其實也不是吃素的。這飛機翼展大、飛得高,最高能爬到一萬米以上,續(xù)航時間超過24小時,載彈量一噸多,能掛空對地導彈甚至巡航導彈。它自帶人工智能系統(tǒng),有相控陣雷達和電子對抗設備,按理說沒那么好打。但偏偏撞上FK-2000這種專治無人機的狠角色,只能說是天克。
這背后還藏著一段國際武器轉手的暗盤操作。乍得在2025年4月從阿聯(lián)酋手上拿到了兩套FK-2000系統(tǒng),隨車還附送64枚攔截彈和6000發(fā)炮彈。乍得國防部當時還特別聲明:“未經(jīng)中國允許,絕不轉讓”,明顯是想撇清中間轉手的關系。但事實上,阿聯(lián)酋自己并沒采購過FK-2000,這批系統(tǒng)大概率是從其他中東國家轉來的——之前就曾疑似提供過同款系統(tǒng)給蘇丹叛軍。
阿聯(lián)酋這幾年成了中國武器的中轉大國。他們不光轉手防空系統(tǒng),之前還向利比亞輸出過俄制“鎧甲-S1”,甚至操作中國“翼龍-II”無人機在利比亞壓制過土耳其的TB2無人機。這種操作雖然低調,但效果顯著,甚至能悄悄改變一場局部沖突的走勢。
FK-2000的實戰(zhàn)首秀,也讓人想起中國其他防空系統(tǒng)在外貿市場上的表現(xiàn)。比如“寂靜狩獵者”激光防空系統(tǒng),之前在沙特多次成功攔截無人機,用的是激光束照射,低成本、高效率,專治小型無人機蜂群。再加上FK-2000這種彈炮合一、重火力覆蓋的類型,中國已經(jīng)在近程防空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產(chǎn)品線。
說到底,武器好不好,戰(zhàn)場說了算。中國裝備這幾年能在外貿市場越做越開,不光是因為性價比高,更是因為實戰(zhàn)效果一次次被驗證。不管是中東沙漠還是非洲草原,中國造的防空系統(tǒng)、無人機、導彈都正在重新定義現(xiàn)代戰(zhàn)的玩法。
這次FK-2000在蘇丹的亮相,只不過是中國軍工走向世界的又一個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