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善古的人生,是一場持續(xù)了26年的默默堅守。2025年8月,當?shù)诙巍爸袊萌税瘛泵麊喂迹@位來自廣東韶關翁源縣的普通退役軍人,悄然走進了公眾的視野。他沒有顯赫的身份,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最樸實的方式,詮釋了什么叫做“好人”。
2025年1月,黃善古獲得“廣東好人”榮譽。
與黃善古連線的那天,他剛剛結束午飯。視頻中的他,面容清瘦,眼神溫和。對于獲得“中國好人”的榮譽,他說:“這是我的戰(zhàn)友、我的家人以及很多人的功勞,它不僅僅屬于我。”
南疆烽火鑄忠魂
1981年,20歲的黃善古揣著母親給的一塊水石和一包紅薯干到了廣西邊陲的軍營?!八悄赣H怕我水土不服,讓我將它放在水源頭,就不會有事了。”他哽咽道。沉甸甸的不只是石頭,還有母親愛子的拳拳之心。
在軍隊里,黃善古參與了多次抵御外敵的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每每上戰(zhàn)場前,按照慣例都要給家人留下一封書信。面對是否會害怕的疑問,黃善古說:“上了戰(zhàn)場什么都想不起來,也來不及覺得害怕了,就是往前沖?!?/p>
黃善古在軍營中獲得的獎章、證書。
黃善古未曾深思,這封“遺書”對于父母意味著什么,直到1984年從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回來后,他收到了父親一封僅有三行字的家書:“兒,英雄出險道,險道出英雄。”
這封信,他珍藏至今,也成為他一生中最柔軟的記憶?!案赣H既希望我成為英雄,又盼我平安回來。我覺得很對不起他,那封遺書,我不該寫得那么急就寄出去?!币曨l那端,他低頭哽咽,淚水無聲滑落。
軍營不僅錘煉了他的意志,更贈予了他一批生死與共的兄弟。1988年,他因出色表現(xiàn)立下二等功,獲得了200元獎金。對當時月津貼只有十幾元的戰(zhàn)士們來說,這是一筆巨款。然而黃善古幾乎沒有猶豫,就將獎金分成了四份:120元交給炊事班,給全連加菜改善伙食;40元寄給家中困難的戰(zhàn)友;40元寄回老家孝敬父母。
這個決定讓許多戰(zhàn)友感到驚訝,但他卻說:“在戰(zhàn)場上,大家都是生死與共的兄弟。有的戰(zhàn)友犧牲了,有的戰(zhàn)友家里困難,我能幫一點是一點?!?/p>
這個無私的舉動凝聚了整個連隊,形成了一種相互關照、團結向上的氛圍?!爸笪覀兡昴甓寄孟冗M連隊的?!秉S善古驕傲地說。
孝老愛親顯擔當
戰(zhàn)場的硝煙尚未散盡,另一場戰(zhàn)斗已悄然來臨。1993年,女兒黃柳被確診為特發(fā)性心肌擴張癥,一種極為罕見的心臟病。醫(yī)生說,她可能活不過三歲。曾經(jīng)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的偵察兵,第一次在醫(yī)院的抽血室感到了無力。
黃善古一家合照。
“兩個大人都抱不住一個小孩?”護士的責備像針一樣扎進他心里。“我不是抱不住,是心里軟了,手也使不上勁?!蹦且豢蹋庾R到,有些敵人,看不見摸不著,卻比真槍實彈更令人窒息。
為了攢錢給女兒治病,黃善古離開了熱愛的軍營,遠赴新疆打工。四千公里的距離,沒有阻隔他對家庭的牽掛。那時通訊不便,但他仍堅持每天給家里打電話,每周給家里寫信。
“聽到他們的聲音,知道家里好不好、女兒是不是還平安才能安心。”黃善古從不與家人訴說自己的苦與累,只有新疆的晚風聽過。第二天,他又繼續(xù)扛起工具,走向工地。他自己知道,每一滴汗水,都是為女兒爭取活下去的希望。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柳分別在 1996 年、1997 年各做一次大手術后完全康復。黃善古家庭也為此“千金散盡女返來”。
然而,命運的考驗并未停止。
2010年,黃善古的岳母不幸確診帕金森癥,逐漸失去自理能力。他沒有猶豫,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悉心守護在她的身旁。2017年,他的母親又被診斷出患有直腸癌。從此,黃善古每天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間,不僅按時為母親喂藥喂飯,還堅持為她洗腳按摩。為了減輕母親的痛苦,他每天都會為她講一個故事,用“一日一故事”的方式轉移她的注意力,溫暖她最后的時光。這樣日復一日,他精心陪護了120天,直到母親安詳離世。
剛剛送別母親,同一年內,岳父又因第三次中風癱瘓在床。面對接連的考驗,黃善古再次義無反顧地擔起責任。他不辭辛苦地為岳父清理身體、喂飯喂藥,定時翻身按摩,耐心清洗褥瘡,這樣無微不至的照料持續(xù)了整整三年半,直至岳父平靜地離開人世。
與此同時,黃善古自己的父親還患有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離不開他的日常照顧。盡管已經(jīng)年屆六十,他自己也步入老年,卻從未推脫過身為兒子的責任。
2022年,家庭重擔再次加重——二弟媳被確診乳腺癌,無法繼續(xù)照顧她十歲的孩子。盡管家中已有高齡老父需要照料,黃善古仍毫不猶豫地將侄子接到自己家中,視如己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
生活艱難,但他從未被壓垮。和當時上戰(zhàn)場一樣,他沒有時間去想是不是害怕,是不是不公。能做的就是握緊手中的槍向前沖。
家風傳承育新人
軍營的磨礪與生活的磨難讓他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執(zhí)著,近乎苛刻。兒子從幼兒園開始,每天要做50個俯臥撐;兒女大學期間的生活費,都要靠自己打工賺取。
子女曾對此不解,直到后來都在城市站穩(wěn)腳跟。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兒子終于說出:“好在您沒當官,沒給我們納涼,讓我們自己走得堅實。”那一刻,黃善古破天荒地向孩子道了歉,為他曾經(jīng)的嚴厲。但也正是這種教育,讓兒女都養(yǎng)成了獨立堅韌的性格。
黃善古的兒子黃越。
女兒黃柳在工作后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黨員,兒子黃越也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他們說,父親沒給他們很多的物質財富,卻給了他們最寶貴的精神力量。
黃善古的女兒黃柳。
站在“中國好人”的領獎臺上,黃善古的目光卻仿佛穿越了人群?!芭c長眠南疆的戰(zhàn)友相比,我是幸運的?!?/p>
他現(xiàn)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老家建一個榮譽室,將軍功章和獎牌陳列出來?!白尯笕算懹涍@段歷史,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p>
26年,黃善古用行動默默書寫著“好人”的含義——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日復一日的堅持;沒有驚天動地,只有平凡生活中的深情與責任。他是一位真正的守護者,守護著家庭,守護著記憶,也守護著這個時代最樸素的價值觀。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鹿筱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