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三年多后,美國和歐盟雖已實施多輪制裁,但依然繼續(xù)從俄羅斯進口大量能源和關(guān)鍵原材料。路透社9月15日報道稱,這些進口商品包括液化天然氣、濃縮鈾、鎳、化肥、鐵和鋼鐵等。
美國情況
根據(jù)美國官方數(shù)據(jù),2025年上半年,美國自俄羅斯進口總額降至25億美元,遠低于四年前的141億美元。但一些關(guān)鍵商品仍在持續(xù)流入:
- 2024年,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約12.7億美元化肥,比2021年還略高;
- 同年,美國還進口了價值約6.24億美元的濃縮鈾和钚;
- 鈀金進口額則為8.78億美元,雖低于2021年的15.9億美元,但依然保持高位。
歐盟情況
歐盟對俄制裁力度更大,但并未徹底切斷依賴:
- 與2021年相比,歐盟對俄進口整體下降了89%,但仍在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化肥、鎳和鋼鐵;
- 俄羅斯在歐盟天然氣供應中的份額已從2021年的48%下降到2025年二季度的12%;
- 但在化肥方面,俄羅斯份額反而從28%上升到34%,仍是歐盟最大供應國;
- 液化天然氣進口也未完全停止,2025年二季度俄羅斯在歐盟LNG供應中占比14%,而美國已成為最大供應國,占54%。
背后原因與爭議
專家指出,雖然美歐都在努力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但由于化肥、核燃料和部分原材料難以在短期內(nèi)完全替代,西方國家依然不得不維持一定進口。這使得外界質(zhì)疑制裁效果,認為俄羅斯仍能依靠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獲取可觀收入。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多次表示,歐盟的制裁“不夠嚴厲”,并威脅稱若北約成員國不全面配合,美國將自行升級制裁。
分析人士認為,美歐在對俄制裁上存在“力度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一方面希望削弱俄羅斯經(jīng)濟實力,另一方面卻難以在短期內(nèi)擺脫對俄關(guān)鍵資源的依賴,這使得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也讓俄羅斯在全球能源與原材料供應鏈中依然保持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