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灘的燈光下,啟辰迎來了自己15歲的生日。不同的是,這一次,它不是單純展示一輛新車,而是簽下了一份足以改變自身軌跡的“大單”——與哈啰出行達成戰(zhàn)略合作,共同推進L4級Robotaxi商業(yè)化,并一次性敲定萬輛啟辰VX6訂單。
在新能源車市競爭白熱化的當下,這樣的消息多少帶點“逆風翻盤”的味道。對啟辰來說,這不僅是一份銷量的保障,更是一種姿態(tài):不再只是一個造車的品牌,而是要邁入“造車+用車+出行”的新賽道。
Robotaxi的風口,誰能真正起飛?
過去幾年,“Robotaxi”這個詞頻頻出現(xiàn)在行業(yè)報道中,聽起來宏大,但真正落地者寥寥。原因很簡單:自動駕駛的成本依舊高昂,算法訓練場景不足,監(jiān)管環(huán)境也還沒完全鋪平。然而,趨勢不可逆。政策在逐步放開,資本持續(xù)下注,硬件價格不斷下降,行業(yè)正從“概念期”走向“前夜期”。大家都明白,誰能把技術從測試場搬到街頭,誰就能拿到下一個十年的入場券。
今年6月23日,哈啰宣布正式進軍Robotaxi賽道,并與螞蟻集團、寧德時代共同發(fā)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2.88億元人民幣,專注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安全應用和商業(yè)化落地。
哈啰有數(shù)據(jù)、有場景,啟辰有車、有體系,兩者的結合就像一對互補的拼圖。Robotaxi想跑起來,光有算法不行,必須有穩(wěn)定可規(guī)模化的車型去承載;而車企想要積累真實路況數(shù)據(jù),光在測試場轉圈更是遠遠不夠。
雙方將合作打造的專用車型,基于東風啟辰VX6底盤平臺打造,配備了哈啰自研的全車規(guī)級軟硬件架構。智能化硬件方面,新車搭載了8個激光雷達、14個高分辨率相機、6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能夠實現(xiàn)對車身周邊0-200米范圍內(nèi)的多模態(tài)冗余感知,核心算力超過2000TOPS。
而在機械和電氣層面,2026款東風啟辰VX6長寬高分別為4658x1890x1656mm,軸距為2850mm。車輛搭載“六合一超級電驅”,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275牛·米。匹配“啟辰魯班電池2.0”,具備146項安全測試及3C超充技術,可實現(xiàn)30%-80%電量補充僅需14分鐘,CLTC續(xù)航最高達510km,百公里電耗低至13.1kWh。
啟辰的好機會:不僅賣車,更要進化
對于啟辰來說,萬輛VX6訂單當然是“硬菜”,能直接寫進銷量報表。但真正的價值,不在這萬臺車的出貨量,而在車上背負的數(shù)據(jù)與經(jīng)驗。
每一輛Robotaxi在路上跑過的場景,都是啟辰智能駕駛算法的“養(yǎng)料”。這意味著啟辰的智能化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借助哈啰的平臺直接進入真實場景循環(huán)。換句話說,這是從“造好車”到“用好車”的戰(zhàn)略升級。
而啟辰VX6之所以能成為首選,并非偶然。61%的軸長比,3.64立方米的乘員艙空間,九成以上的得房率,“魔方(參數(shù)丨圖片)座椅”帶來的靈活布局,讓它天然適配Robotaxi多元場景。更關鍵的是,啟辰的電池與安全體系,能在高頻運營中經(jīng)受考驗。
諸多“看似家用的設計”,放到Robotaxi上都成為了優(yōu)勢——例如,啟辰VX6采用高剛性ZONE BODY車身結構,配備6安全氣囊與超國標級別的電池五維防護系統(tǒng),更以“零甲醛”座艙設計及日產(chǎn)大沙發(fā)級零重力座椅,確保每一位乘員獲得健康、舒適的乘坐體驗。對于把安全和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出行領域來說,這些點十分重要。
未來,雙方還將共同探索Robotaxi運營、高精地圖、車路協(xié)同等多種創(chuàng)新模式,構建“車-路-云”一體化智慧出行基建設施,助力城市交通數(shù)字化升級。此次簽約于2025外灘大會期間舉行,依托這一國際級前沿科技盛會,啟辰汽車與哈啰的合作將進一步放大行業(yè)影響力,推動智能駕駛更快走向大眾生活。
哈啰在這盤棋里同樣算得清楚。Robotaxi的競爭,比拼的不只是傳感器堆得多高,而是誰能率先實現(xiàn)規(guī)?;\營,讓用戶真正用起來——哈啰的出行生態(tài),從單車到順風車再到出租車,早就為Robotaxi準備好了數(shù)據(jù)土壤。啟辰提供硬件與改裝能力,哈啰負責場景與運營,兩邊綁定后,模型訓練、服務驗證、成本攤薄都有了跑通的機會。
這也意味著,啟辰這次的角色,不再只是一個“供應商”,而是被拉進了運營體系。未來,雙方還將共同探索Robotaxi運營、高精地圖、車路協(xié)同等多種創(chuàng)新模式,構建“車-路-云”一體化智慧出行基建設施從新基建,到日常維護,都要兩家人一起干。這,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長久的深度綁定。
束發(fā)之年的啟辰,或將從此“破圈”
這場合作的象征意義,更遠比“萬輛”這樣的數(shù)字本身更重要。它代表了一種新的落地路徑:車企不只是賣車,而是與出行平臺共建生態(tài);平臺不只是做流量,而是深入到車輛研發(fā)與應用。對行業(yè)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范本”。當不少玩家還停留在PPT和測試路階段,啟辰與哈啰已經(jīng)直接跑向了規(guī)?;\營。這種“真金白銀+真路數(shù)據(jù)”的組合,才是Robotaxi走出實驗室的必經(jīng)之路。
對啟辰來說,這是一場自我革新。它曾是“最成功的合資自主品牌”,又經(jīng)歷過“單飛”與回歸,如今終于找到了一條跳出傳統(tǒng)車企身份的新路徑。十五年走來,啟辰積累了造車的底氣,也確實在當下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zhàn),束發(fā)之年的啟辰,需要一次破圈的機會——哈啰的出現(xiàn),恰好給它提供了一條新賽道。
當然,未來的挑戰(zhàn)依舊不少。自動駕駛安全、法規(guī)協(xié)調、成本控制,這些都是硬骨頭。但好在,啟辰至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而且邁得夠大——在這個行業(yè)里,最怕的是猶豫。Robotaxi要真落地,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的是不斷試錯和快速迭代。萬輛VX6跑出去,不管遇到多少難題,至少能讓啟辰拿到別人沒有的真實數(shù)據(jù)和經(jīng)驗。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為啟辰點個贊。它沒有止步于“傳統(tǒng)車企”的舒適區(qū),而是主動投身到最具不確定性的賽道。也許幾年后,大家再回頭看,會發(fā)現(xiàn)正是這些“萬臺級訂單”,讓中國的自動駕駛不再停留在口號,而是出現(xiàn)在日常街景里;而啟辰品牌的轉折點,也同樣在此。
結語
十五歲的啟辰,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這一次,它不只是造車者,更是智慧出行的參與者與推動者。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它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向前。Robotaxi的未來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這樣的嘗試,中國汽車的燈光,的確又亮了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