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yè)季。前幾天一位同事大姐說,她兒子小馬本科要畢業(yè)了,還沒找到工作,有些迷茫。她覺得我一天到晚寫文章,比她兒子也大不了多少,所以想請我去開導開導。我說,現(xiàn)在的00后不聽說教的。她說,我兒子挺懂事,也識大體,多少能聽進去點。好,那就試試吧。以下是聊天情況(稍有后期加工)。
小馬的情況還挺典型的,學校不錯,個人綜合排名中上,有offer但看不上。剛聊了兩句,他就直抒胸臆:“不是不想努力,就是感覺環(huán)境壓力太大了。信息爆炸,答案難找;選擇眼花繚亂,出路好像不多。”
我說,你這些糾結都很正常啊,我畢業(yè)那會兒也差不多。是不是每一代年輕人都覺得自己這一代是最難的?不過,感到困惑迷茫,也恰恰說明我們不愿接受現(xiàn)狀,還想沖出重圍。退一萬步講,一個人無論什么時候,總還有至少兩條路:一條是車到山前必有路,一條是天無絕人之路。
聽了這些,小馬放松了些。我說,情緒先放到一邊,咱們聊點實在的。給你分享幾點看法,看看有沒有參考價值。
一、生活不只有腳下的六便士,還有頭上的月亮
我說,首先啊,咱們不能只低頭拉車,還得抬頭看路。要是連世界是什么情況都不知道,那不就是蒙眼走迷宮,搞不清方向還干著急?,F(xiàn)在雖然大戰(zhàn)沒打起來,但也絕對不是什么承平年代。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霸權強權困獸猶斗,反霸力量風起云涌。什么叫“百年變局”,什么叫“大爭之世”,就是眼前這樣。
這種大環(huán)境底下,不只中國,全世界都在承壓,誰的日子都不好過。美國一心想著低成本維持霸權,大搞“窮鬼式帝國主義”,所有國家都要為“美國再次偉大”買單讓路。美國認為中國是它的最大威脅,滿世界對我們圍追堵截,還有人放話要把我們打回“第三世界原形”。總之,大家都難,中國格外難,誰讓我們是站直了的反霸標桿。
▲視頻: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面對亂世強敵,中國人相信“我命由我不由美”,正在穩(wěn)扎穩(wěn)打修煉內(nèi)功。這些年,我們堅持高質量發(fā)展,暢通國內(nèi)國際雙循環(huán),完善市場機制,推動產(chǎn)業(yè)轉型。這幾條,哪一條是容易的?又有哪個國家能做好?現(xiàn)在低垂果實基本都摘完了,改革進入了深水區(qū)。說實話,背后肯定是有舍有得,必然要觸動一些既得利益,也不可能沒有陣痛。
2012年與2024年中國高速鐵路網(wǎng)對比圖。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現(xiàn)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wǎng),成為中國高質量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聽到這,小馬問:“那中國為什么就非得走一條難上加難的路?”
我說,因為中國人不再滿足“有沒有”,而開始追求“好不好”。老百姓想要更好的教育醫(yī)療,更安全的食品,更漂亮的環(huán)境,更有品質的服務。我們不能永遠當別人的打工仔,拿一億件襯衫換人家一架飛機,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以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另一方面,有人要卡我們的脖子,對我們“半渡而擊”,我堂堂大國豈能坐以待斃?必須粉碎牢籠,鯤鵬凌空。
視頻:未來已來
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只要找到正確方向,壓力就會變成機遇,這就好比壓力能讓礦井出油,還能把碳元素變成鉆石。《道德經(jīng)》中有句話說“反者道之動”,講的也是危中有機的道理。今天的中國行大道、利天下,美國則是挾霸權、亂四方。所謂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美博弈已經(jīng)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戰(zhàn)略相持期,雙方比拼的是意志,是團結,歸根結底比的還是年輕人。今天的中國青年,比任何時代都更能堂堂正正地平視世界。當中國青年與國家一起突破遏壓、一飛沖天,我們都將見證一個新世界的誕生。
小馬問,最后這句話聽著像是給年輕人畫餅。意思是跟著國家一起成長,自己就能得到收獲?
我說,是不是畫餅,要看你給自己的角色定位。人生本沒有意義,但生而為人,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賦予意義。欲御千里快哉風,先養(yǎng)胸中浩然氣。歷代鴻儒大家無不推崇將個人生命融入家國大義。范仲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張載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陸游寫下“位卑未敢忘憂國”,顧炎武慨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沉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千百年來,這份赤誠的家國情懷已經(jīng)融入中國人的血脈,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基因。
▲視頻:2025年7月,一位香港市民在航母山東艦上感慨“國家安全,家就會安全,人就會安全,大家都要愛這個國家”。
在民族危亡、風雨如晦的舊中國,多少仁人志士心系家國,用熱血和赤誠點燃一代代青年心中的火種。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寄望以少年之活力與進取推動國家之革新與進步。魯迅因目睹同胞愚弱,毅然選擇棄醫(yī)從文。他疾呼:“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毛澤東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宣言:“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中國的薪火與榮光,從來不是哪個“別人”的事,而是千千萬萬個“我們”的事。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視頻: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李大釗寄語青年:“以青春的力量,去重建我們這個民族的偉大輝煌。”
當小我融入大我,平凡就可能成為不朽。無論是立功(干出一番事業(yè))、立德(修養(yǎng)高尚品格)、立言(貢獻思想智慧),還是把三者貫通,最終目標都是一個——讓中國成為更好的中國。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國家這條大河奔騰向前,滋養(yǎng)著千萬條個人發(fā)展的小河;反過來,每一條小河都清澈豐盈,才能讓國家這條大河永不枯竭。
這種家國同頻的震顫,任正非懂,張桂梅懂,潘展樂懂,無數(shù)平凡普通卻頂天立地的人都懂。而那些投機者、躺平者是體會不到的,但他們一定會在某個深夜,暗自羨慕我們的那份踏實與豪邁。
二、穩(wěn)住心態(tài),鍛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說,再一個,人活一個心態(tài)。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穩(wěn)了,做事才不亂。莫言也說要“心如巨石,八風不動”,講的同樣是內(nèi)核要穩(wěn)。有句話說得好,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慮別人比你提前擁有。網(wǎng)上人人都是高分選手,看多了容易覺得自己不行,其實我們已經(jīng)很棒了。
小馬說,但現(xiàn)在社會這么卷,不卷我焦慮,卷了又難受。
我說,中國人為什么比別人卷?因為人口多,資源少,大家都怕落后,怕失去,怕跟不上趟。但“全民卷”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它已經(jīng)讓整個社會“系統(tǒng)過熱”,讓大家疲憊、焦慮、麻木,搞不好要“宕機”。國家已經(jīng)出手整治“內(nèi)卷式”競爭,說明社會在這一點上已經(jīng)形成了共識。
但破除焦慮心態(tài),不能等著別人拯救,關鍵還得自己調整節(jié)奏。無論行業(yè)怎么洗牌,洗掉的永遠是水分,留下的都是真本事。只要練就一身“人無我有”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成為那個不可替代的存在,時代就淘汰不了你。
▲視頻:2024年8月,宇樹科技CEO王興興在上海大學開學典禮上鼓勵年輕人“保持學習和進步,就能保持領先”。
天下之事,總是困于想,而破于行。不少人陷在一種矛盾里:一邊是小事懶得動手,換個燈泡都覺得煩,一邊是天天琢磨“人生意義”這種大命題。他們好像總在等一個“標準答案”砸中自己,害怕嘗試,更怕犯錯。結果呢?往往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xù)性盲驢拉磨。
焦慮最怕什么?怕你動手。對抗空虛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做具體的事。想,全是問題;做,才有答案。要想得到什么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它。我們需要兩樣樸素的修行:一技之長的淬煉,日拱一卒的勤勉。一個人但凡打磨出一項真正扎實的技能,再肯比別人勤快一點,就已經(jīng)超過了80%的人。
▲視頻:餃子、馮驥、郭帆等創(chuàng)作者接受采訪時,都強調敢于出發(fā)和嘗試的重要性。
再看看那些嘴上調侃“躺平”的年輕人,調查顯示,七成背地里仍在瘋狂投遞簡歷、沖刺大廠。田間地頭躬身耕耘的“新農(nóng)人”,世界技能大賽上為國爭光的“小木匠”,哪個不是把平凡打磨成鋒芒?當然,偶爾躺平也不是消極,而是付出辛勞后躺著回味一天的收獲和成長。
小馬插話說,這讓我想起高中的時候,班上那些學霸都說自己不怎么學,結果一個個回家偷偷熬夜學。
我說,對啊,所謂學霸也好,天才也罷,都是1%的靈感加99%的努力。人與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鴻溝是堅持。社會總愛渲染天才的神話,但時間更加偏愛笨功夫。永遠不要幻想“憋個大招”就能一下子通關,所有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fā)的沉淀。所謂難關,熬過去是門,熬不住是坎,而日復一日的堅持,最終會幫你推開世界的門。無論是最近翻紅的“25分鐘專注+5分鐘休息”的番茄工作法,還是人們常說的“一萬小時定律”,講的都是一個樸素的真理: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視頻:吉林大學哲學教授孫正聿寄語畢業(yè)生:“態(tài)度要現(xiàn)實,精神要充實,工作要踏實?!?/strong>
一個人的成長,始于構建最小的閉環(huán),就是把虛無縹緲的“人生意義”拆解成“今天必須完成那份報告”、“學會Excel里那個新函數(shù)”這樣的具體目標。每一次動手解決掉手邊的小問題,你的“小確信”(自信的信)就會增加一分。堅持每天讀10頁書、精進25分鐘技能,一年之后絕對是另一番模樣。我們可以適當思考人生,但真正讓一個人走遠的,從來都是自律與勤奮。持續(xù)深耕的人,遲早會被時代的紅包砸中。
三、世界在迭代,我們也得及時更新系統(tǒng)
小馬說,有時會想起幾年前,當時為了好找工作選了現(xiàn)在的專業(yè)。結果出來發(fā)現(xiàn)時代變了,熱門專業(yè)成了天坑,好工作越來越難找。
我說,人這一輩子,總會遭遇新浪潮、新規(guī)則。前人也都一樣,10年前、20年前、30年前也有人說時代太快,想回到過去。但看看歷史,哪一代人能靠懷舊贏得未來?
人人都笑刻舟求劍,卻有人不知不覺當著“刻舟人”。不少年輕人讀著比自己年紀還大的教材,做著同樣模板的PPT,重復著別人的研究成果,畢業(yè)后卻想一夜之間成為天之驕子。有人總說“時代變了,機遇不再”,這話如果說全了,應該是“過去的時代變了,曾經(jīng)的機遇不再”。可這恰恰是社會奔騰向前的規(guī)律,沒有昨日黃花凋零,哪有今天新枝萌發(fā)?不要用戰(zhàn)術上的勤奮,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
▲視頻:雷軍在采訪中表示,聰明的人、勤奮的人很多,但成功的關鍵在于順勢而為。
機會像免費Wi-Fi,密碼就貼墻上,但得你自己輸入。跟上時代不是耍嘴皮、蹦幾個時髦詞裝門面,得真刀真槍更新知識,沉下心練就真本事。風口能把豬吹上天,但能一直飛的,還得是本事硬的。
黃崢創(chuàng)立拼多多時,淘寶京東格局看似鐵板一塊,大家都說“電商已死”,他卻從縫隙中看見光,硬是把紅海撕成藍海。大疆、宇樹這些行業(yè)新巨頭,能出來也不全是撞上風口,而是早在風起之前,就已在無人問津處磨出利刃。
小馬說,年輕人都想跑到時代前面,可哪有那么容易?很多時候總感覺被生活和現(xiàn)實纏住了,連自己想要什么都快忘了,更別說掙脫世俗的眼光。
我說,破局的關鍵就是找準那個結合點——讓時代的節(jié)奏和你自己的步調合拍。別光追著熱點跑,爆款衣服,別人穿是潮牌,你穿可能就成了山寨。要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并把它變成可以求生的工具。當你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持續(xù)精進,這份熱愛會化為強大的內(nèi)驅力,讓你在“升級打怪”的路上痛并快樂著。當然,找到能養(yǎng)活自己的興趣之前,先讓自己活下來,再考慮怎么活得更好。餓著肚子談理想容易低血糖哈。
▲視頻:演員馮遠征寄語青年:“既然還沒等到上場的機會,那就踏踏實實候場,勤勤懇懇練功?!?/strong>
聊得差不多了,我給小馬發(fā)去一段一直很觸動我的墓志銘:
“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邊界,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隨著年歲漸長、智慧漸增,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不會改變,于是我稍稍縮短了視線,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但它似乎也無法動搖。當我步入暮年,做了最后一次絕望的嘗試,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人——那些最親近我的人,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如今,當我躺在病床上,突然意識到:如果我當初先改變自己,然后以自身為例,或許就能改變我的家人。憑借他們的啟發(fā)和鼓勵,我或許就能改善我的國家。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放開眼界,放平心態(tài),放手去搏,希望與未來就在年輕人的眼前。
小馬說,謝謝!只有先“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才能通向“齊家治國平天下”。我會好好想想怎么從自己做起。不過你哪來那么多雞湯?
天天都要寫東西,怎么會沒有?我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