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余載光陰流轉,但丹北人民從未忘卻那段與新四軍并肩作戰(zhàn)、驚心動魄的抗戰(zhàn)歲月,以及長眠于此的英烈。在丹陽市丹北鎮(zhèn)前巷村馬嘶橋東的烈士陵園里,青松翠柏環(huán)繞著翟金魁烈士墓,墓碑銘刻著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1904年,翟金魁出生于原丹徒縣丁崗紀莊村。家中兄弟姐妹共九人,他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和五個妹妹。盡管家境貧寒,父母仍將長子翟金魁送入村中私塾讀書,期望他學有所成,光耀門楣。
翟金魁天資聰穎,勤學不輟,深受塾師喜愛。然而五年后,因家貧無力支付學費,他被迫輟學,隨父親至鎮(zhèn)江碼頭、貨場做搬運工,以微薄的收入贍養(yǎng)家庭。
當時的鎮(zhèn)江魚龍混雜。年輕的翟金魁深感亂世需自強,遂入國術館拜師學習五行拳和十二形。目睹碼頭霸頭克扣工錢,他憑借私塾所學的文化知識,為工友討薪,在腳夫中樹立威信,并加入了幫會組織。
春節(jié)期間,翟金魁回鄉(xiāng)結識了隱居葛村的民主革命者解朝東。解朝東(字震皋,號止戈居士)因不滿國民黨內戰(zhàn)行為而隱退。受其啟迪,翟金魁明白了僅憑個人力量難以救國,需依靠組織進行革命。解朝東成為他革命的引路人。
為在鎮(zhèn)江立足,翟金魁秘密加入“青幫”,廣泛結交各方人士。解朝東賞識其膽識與靈活,常委托他傳遞信件、接送客人,翟金魁借此逐漸在鎮(zhèn)江嶄露頭角。
1926年,翟金魁加入鎮(zhèn)江“大”字輩幫會,成為當?shù)仡H有影響力的人物。次年,他與丹陽前朱巷馬嘶橋村的吳大翠成婚。吳家殷實,有織布作坊和田產。翟金魁決定金盆洗手,專心經(jīng)營實業(yè)。憑借過往人脈和“青幫”關系,吳氏紡織生意日益紅火。
1932年,翟金魁在上海紗廠巧遇同鄉(xiāng)陳志,二人結為兄弟?!熬乓话耸伦儭焙?,時局動蕩。次年,他在無錫送貨時結識地下黨組織,接受革命思想,并通過無錫黨組織聯(lián)系上埤城交通站王錫五,利用送貨之便為組織傳遞情報。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無錫地下黨指示翟金魁組織武裝抗日。他利用人脈,在葛村、埤城、姚橋等地拉起300多人的隊伍,購槍百余支,以吳氏宗祠為指揮部,成立“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第三大隊”,與江陰抗日武裝保持聯(lián)系。
鎮(zhèn)江淪陷后,翟金魁率部半公開活動。他協(xié)助管文蔚組建丹陽抗日自衛(wèi)總團,并走訪鄉(xiāng)紳商賈,籌集資金,擴大武裝。其部隊與童家橋、段家橋等地武裝合并,稱“段家橋抗日義勇軍”,維護地方治安,打擊日偽勢力。
1938年6月,新四軍第一支隊東進蘇南。翟金魁受命破壞諫壁至奔牛公路,他巧妙燒毀諫壁大橋,并伏擊日軍車隊。同年7月,丹陽抗日自衛(wèi)總團整編為新四軍江南挺進縱隊,翟金魁任三大隊負責人之一。
他協(xié)助縱隊參謀長張震東偵察江北,并在華山伏擊戰(zhàn)中斃敵十余人。為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翟金魁組建“新生社”,以“一心救中國”為口號,吸收抗日志士,擴大黨的影響。
1938年冬,翟金魁配合蘇南特委宣傳部長周蘇平深入群眾,發(fā)展黨員,建立支部,思想覺悟大幅提高。他多次為部隊提供情報,協(xié)助繳獲物資,并警示內部叛變風險。
1939年4月,挺進縱隊第二次攻打揚中,占領全境。翟金魁負責保障長江南北交通線暢通。同年10月,挺進縱隊與葉飛部合編,成為新四軍主力。翟金魁留守原地,確保渡江通道安全。
1939年冬,翟金魁在丹徒姚橋朱家圩村遭日軍圍困。為掩護群眾和戰(zhàn)友撤離,他孤身持雙槍與敵交戰(zhàn),腿部中彈后,打完所有子彈,用最后一顆子彈自盡殉國,年僅35歲。
日軍割其首級示眾。結拜兄弟陳志(電視劇《狼窩里的戰(zhàn)斗》原型特別黨員)冒死搶回遺體,安葬于丹北鎮(zhèn)前巷馬嘶橋村。英雄魂歸故里,精神永存。(翟家楚)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zhèn)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zhèn)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zhèn)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zhèn)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