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月初,日本首相石破茂硬撐了一個多月,終究還是扛不住自民黨內部的壓力,宣布辭去黨首職務。
自此,自民黨總裁選戰(zhàn)立刻進入白熱化,目前已經(jīng)有五個人明確表態(tài)參選,分別是高市早苗、茂木敏充、小泉進次郎、林芳正和小林鷹之。
按說選戰(zhàn)剛打響,應該是各顯神通的時候,但最近日本政壇傳出一個讓不少人意外的消息,原本民調支持率最高的高市早苗,可能要提前出局了。
更耐人尋味的是,有消息稱這背后和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的態(tài)度有關,到底怎么回事?
其實即便不當這次的選舉候選人,在日本政壇,高市早苗也算是個“話題人物”,因為她從政二十多年,一直以“強硬保守派”形象示人,尤其是在安全政策和歷史問題上立場鮮明。
最近幾年,她的支持率一路看漲,尤其是在年輕選民和部分保守群體里人氣挺高,這次石破茂辭職后,共同社的民調顯示,高市早苗的支持率比第二名小泉進次郎高出5個百分點,穩(wěn)居榜首。
按常理說,民調領先的人,在選戰(zhàn)中應該占盡優(yōu)勢,但日本政圈的規(guī)矩和普通人的想象不太一樣,因為在日本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得派系者得天下”。
自民黨內部有個特點,各個派系就像一個個“小圈子”,每個圈子里有固定的支持者和資源,想當總裁,光靠選民支持沒用,得先過派系這一關,而高市早苗的問題就出在這兒。
她早年曾是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鐵桿支持者”,但2011年因為理念不合離開了安倍派,之后一直沒再加入其他大派系,這就導致她在自民黨內部沒什么“根基”。
上一屆總裁選舉時,她是靠前首相麻生太郎的臨時支持才勉強擠進最終投票的,麻生當時為啥幫她?主要是想找個能牽制石破茂的“棋子”,那時候石破茂勢頭正猛,麻生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只能硬著頭皮上。
但現(xiàn)在情況變了,石破茂已經(jīng)辭職,麻生派的態(tài)度成了關鍵,最近有麻生派的議員私下透露,高市早苗在上一輪選舉輸?shù)艉?,幾乎沒再去拜訪過麻生。
這在自民黨內部可是大忌,畢竟派系大佬的面子必須給足,不然下次有需要幫忙的時候,誰還會挺你?麻生本來就對高市的“獨來獨往”有些不滿,現(xiàn)在見她連基本的客套都沒有,心里自然不痛快,更關鍵的是,麻生派現(xiàn)在還沒公開表態(tài)支持誰,這讓高市早苗的處境更被動。
那麻生可能會轉而支持誰?目前看,小泉進次郎的可能性最大,小泉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出身政治世家,在自民黨內人脈廣,更重要的是他和麻生派關系不錯。
麻生派內部不少議員覺得,小泉性格更溫和,容易協(xié)調各方關系,比高市這種“刺頭”更適合當總裁,要是麻生真的轉投小泉,高市早苗在派系爭奪戰(zhàn)里可就少了一個重要籌碼。
不過,高市早苗的麻煩還不止這些,最近有消息稱,美國方面其實也不希望她當首相,尤其是特朗普,這聽起來有點讓人意外,畢竟日本首相人選,關美國什么事?
但仔細想想,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里,日本一直是重要的一環(huán),這幾年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策略有變化,從之前的“到處插手”轉向“戰(zhàn)略收縮”,更想把精力放在歐洲和中東,這種情況下,美國希望日本能“配合”,但又不希望日本太“出頭”。
高市早苗的立場比較強硬,尤其是在對華政策上,她多次公開表示要強化日美同盟,甚至提出過“專守防衛(wèi)”要更靈活,還主張對中國采取更嚴厲的經(jīng)濟限制措施。
這種“獨走”的風格,美國其實不太放心。舉個例子,最近美國在日本部署了“提豐”中程導彈系統(tǒng),說是為了“威懾中國”,但同時又悄悄從琉球群島撤走了一部分駐軍。
這說明美國現(xiàn)在的策略是“讓日本沖在前面,自己退到后面”,如果高市當首相,她可能會推動更激進的對華政策,比如在釣魚島問題上搞小動作,或者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這些敏感領域和中國“脫鉤”,萬一引發(fā)沖突,美國就得被迫介入,這和他們的“收縮”計劃完全矛盾。
特朗普雖然在2020年卸任了,但他在共和黨和部分美國精英層里還有很大影響力,據(jù)日本媒體報道,特朗普最近和一些日本政客私下交流時,明確提到過“不希望看到高市早苗當首相”。
他說高市的“反華”立場太極端,可能會把日本和美國都拖進不必要的麻煩里,這種表態(tài)雖然不是官方聲明,但在自民黨高層里已經(jīng)傳開了,畢竟誰也不想和一個可能影響自己執(zhí)政的外部大國鬧得不愉快。
除了派系和外部壓力,高市早苗還面臨一個更現(xiàn)實的問題,那就是自民黨現(xiàn)在在國會兩院都沒占多數(shù)席位,換句話說,就算她當上總裁,要組閣也得拉攏其他政黨支持。
可現(xiàn)實的問題在于,高市的“極右翼”標簽太明顯,其他政黨對她敬而遠之,比如最大的在野黨國民民主黨已經(jīng)明確表示,不會和自民黨合作組閣。
其他中間派政黨,比如立憲民主黨、社民黨,也都覺得和高市“談不攏”,她在修憲、安保政策上的主張?zhí)みM,和這些政黨的理念差距太大。
所以說來說去,高市早苗的困境其實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她雖然民調領先,但在自民黨這個“派系王國”里,沒有核心派系的支持就像沒根的樹,風一吹就倒。
而特朗普的態(tài)度,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罷了,美國不希望日本出現(xiàn)一個“不可控”的領導人,尤其是在他們想戰(zhàn)略收縮的時候。
不過,日本政壇的事兒向來變數(shù)多,說不定接下來幾天,高市早苗會想辦法修復和麻生派的關系,或者推出新的政策主張拉攏其他政黨。
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她的“首相夢”確實越來越難實現(xiàn),這場選戰(zhàn)到底誰能笑到最后?咱們不妨接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