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fā)動叛亂。
八月,消息傳到京師,明武宗朱厚照高興壞了,高興得手舞足蹈。
朱宸濠,你居然敢造反,好好好,太好了,看老子親自去收拾你!
自打繼位以來,朱厚照總覺得待在宮里無聊,想去外面玩。最好是像自己祖宗朱棣那樣,御駕親征!上戰(zhàn)場玩。
可朱厚照沒兒子,又一直不立皇嗣。真要玩出事了怎么辦?
因此,每當這位大爺想要出宮溜達時,便會遭到群臣抵制。
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
無數(shù)大臣拼命上書反對,還推出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希望楊師傅能阻止武宗胡鬧。
不過,朱厚照是張飛吃秤砣,鐵了心要親征,誰勸都不行。
楊廷和無奈,只得由他去吧。
然而,平叛大軍才行至涿州,朱宸濠便被贛南巡撫王守仁活捉。
叛亂既以平息,那就回去唄。
但朱厚照卻命令王守仁釋放朱宸濠,讓朱宸濠再叛亂一次,由他親自生擒,以展示皇帝威信。
總之,來都來了,回去是不可能的。
聽說皇帝要來江西“大干一場”,王守仁急了。
這十幾萬大軍吃吃喝喝,加上打家劫舍,撈點外快,江西百姓還活不活?
于是,王守仁便上奏,希望能將朱宸濠送到南京。
你朱厚照要嚯嚯,就嚯嚯南直隸吧。
之后,朱厚照一路游山玩水,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初,抵達南京。
同年閏八月,王守仁將朱宸濠押至南京,名曰“獻俘”。
朱厚照下令,先將朱宸濠先釋放,再命人活捉,一場鬧劇才就此收場。
平定了“叛亂”,朱厚照終于心滿意足,下令班師。
回去的路上,這位大爺又是走走停停,哪好玩就哪里轉悠。
結果,還真玩出了事。
九月十二日,朱厚照在淮安清江浦常盈倉前的積水池乘舟捕魚時,突然落入水中。
雖然左右隨從迅速將其救起。但朱厚照從此染疾,身體每況愈下。御醫(yī)也治不好。
此前,明憲宗朱見深和明孝宗朱佑樘治,都是因為太醫(yī)院判劉文泰用錯了藥,稀里糊涂暴亡。
而詭異的是,劉文泰卻因為內(nèi)閣大學士謝遷和李東陽的力保,竟然全身而退。
估計是覺得太醫(yī)靠不住,朱厚照萌生召集民間神醫(yī)給自己治病的念頭。
不過,由于楊廷和力勸朱厚照安心養(yǎng)病,說身體好不好,關鍵在于調(diào)養(yǎng)。這事最終不了了之。
后來,朱厚照的病情加重,在一次祭祀儀式上,突然嘔血于地??粗筒恍辛?。
但當大家都以為皇帝即將咽氣,商議接班人時,朱厚照的身體狀況卻突然好轉。
他不僅跑到內(nèi)閣,與群臣討論繼承人問題。還抽空臨幸了“浣衣皇后”王滿堂。
不久,朱厚照又病了,陷入昏迷。很多國事被迫停擺。如科舉殿試就因此推延。
可當大家都認為皇帝這次肯定要歸西時,朱厚照居然醒過來了。
直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初八,也就是駕崩的前幾天,朱厚照還在發(fā)號施令,要求兵部組建威武團練營,操練精銳兵馬。
最后,明武宗朱厚照死了。于三月十四,駕崩在豹房。
由于死的突然,朱厚照指定興王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繼位的遺詔,實際是張?zhí)笈c楊廷和商議后的結果。朱厚照壓根不知道。
朕以菲薄,紹承祖宗丕業(yè)十有七年矣,圖治雖勤,化理未洽,深惟先帝付托。今忽遘疾彌留,殆弗能興。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在繼統(tǒng)得人,宗社生民有賴,吾雖棄世,亦復奚憾焉!皇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于宗廟,請于慈壽皇太后與內(nèi)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辭,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
宗室那么多,張?zhí)蠛蜅钔⒑蜑樯哆x朱厚熜呢?
兩個原因。
首先,朱厚熜的繼承順位很高。
明朝中前期,由于沒有大宗絕嗣的情況,皇位繼承到底是遵從嫡長子繼承制,還是長房繼承制,一直沒有明確定論。
所謂長房繼承制,可以參考今天的英國王室。
女王去世后,查爾斯繼承王位,威廉王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
喬治王子、夏洛特公主和路易王子,分別為二、三、四順位繼承人。
威廉之弟哈利王子,雖是嫡出,但只能屈居第五。
也就是說,哈利與哥哥威廉的距離,不是威廉一個人,而是威廉一家人。
只要威廉一家(長房)不絕嗣,王位就輪不到哈利頭上。
如果是依照長房繼承制,朱厚璁妥妥地第一順位繼承人。
因為孝宗、武宗相繼絕嗣,繼承人選只能再往上搗,從憲宗朱見深的其他兒孫里面找。
憲宗長子、次子皆夭折,老三是孝宗皇帝,老四是興王朱祐杬。
此時,雖然朱祐杬也不在了,朱厚照的六叔朱祐檳(43歲)、七叔朱祐楎(43歲)等六位叔叔還健在。
但他們的繼承順位都要后于朱厚熜。
沒辦法,這就是長房繼承制的邏輯:只要上一房還有人,下面幾房就得排隊等著。
至于嫡長子繼承制,《皇明祖訓》講的很清楚:當皇帝沒有子嗣繼位,且沒有嫡脈兄弟時,要依庶出兄弟長幼倫序排列繼位資格。
按照這條標準,朱祐檳也有繼承權。
可如果老六繼位,孝宗就絕嗣了。別說張?zhí)蟛煌?,朝中的文官也不會同意?/p>
所以,繼承人只能朱厚照的堂兄弟中挑選。
朱厚照的爹排行老三,朱厚璁的爹是老四。
另外,朱祐檳的長子朱厚燁,時年24歲。
這哥仨關系最近,選朱厚璁或朱厚燁,都勉強符合嫡長子繼承制。
不過,朱厚熜的繼承順位高,不代表他就一定能繼承皇位。
因為《皇明祖訓》只是一份指導性文件。
皇位繼承順位怎么排,最終解釋權在后世皇帝、太后和百官手上。
比如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朱祁鎮(zhèn)被俘,當時還是太子的朱見深為第一繼承人。
可百官與孫太后商議后,認為朱見深年僅兩歲,為免主少國疑,還是背離了祖訓,擁戴郕王朱祁鈺為帝。
前朝的劍,終究是過去式。斬不了本朝的官。
因此,朱厚熜能撞大運,不僅是因為他的繼承順位高,關鍵還在于張?zhí)蠛蜅钔⒑偷南敕ā?/p>
眾所周知,弘治年間,孝宗對內(nèi)閣大臣的建議幾乎是言聽計從。這使得內(nèi)閣權力大為上升。
朱厚照即位不久,不滿相權威脅皇權,通過拔擢宦官劉瑾等“八虎”來壓制內(nèi)閣,并自創(chuàng)了一套新的統(tǒng)治模式——豹房政治。
自正德二年(1507年),朱厚照搬入豹房起,“豹房公廨”實際就是明朝的“第二朝廷”。
豹房的決策,代表了大明的最高決策。
很多大事件,如朱厚照親征韃靼,內(nèi)閣事先根本不知道,往往是決策已定,朱厚照才派人通知內(nèi)閣大臣:小爺我要去打韃靼了,現(xiàn)在知會你們一聲!
朱厚照將一切權力都攬歸自己的手中,讓外廷淪為擺設,內(nèi)閣大臣對他沒意見,怕是鬼都不信。
正因如此,朱厚照死前才會拖著病軀,跑去內(nèi)閣商議繼承人問題。
朱厚照但凡智商在線,肯定是想從堂兄弟中找一個“載”字輩的小孩,如朱祐檳之孫、崇仁王朱厚炫之子,時年六歲的朱載增,將其過繼給自己,延續(xù)自己的統(tǒng)序。
而不是找一個“厚”字輩的堂弟,給孝宗立嗣,直接把自己跳過去。
畢竟沒人愿意看到自己斷子絕孫。
這時候,如果張?zhí)箬F了心給兒子立嗣,并說服群臣,朱厚璁必定沒戲。
但由于楊廷和等人與朱厚照矛盾極深,不想再有第二個武宗。
張?zhí)蠡蛟S是擔心朱祐檳家族人丁興旺,勢力龐大,難以駕馭。而朱厚璁孤家寡人,便于控制。
老兩位便一拍即合。
如此一來,原本存在爭議的事情——到底是給孝宗立嗣,還是給武宗立嗣。
瞬間就沒了爭議。
理論而言,張?zhí)笈c楊廷和等人選擇朱厚璁,沒什么毛病。
然而他們千算萬算,卻把順序弄反了。
倘若敲定繼承人前,他們把話說清楚:我們是給孝宗立嗣,你們有意見就算了,我們另請高明。
相信總有藩王會為了皇位入嗣。
結果他們先讓朱厚璁當皇帝,再逼他認爹,這就太兒戲了。
后來的大禮儀之爭,明面上看,不就是認個爹嗎?至于斗得昏天暗地。
但朱厚璁很清楚,楊廷和不為朱厚照立嗣,說白了就是否認武宗時期的執(zhí)政綱領。
若自己以孝宗之子繼位,那楊廷和就成了顧命大臣,那些追隨他的大臣們,就會以孝宗時期的執(zhí)政綱領來約束自己。
到時候,那幫人拿先皇遺訓壓人,自己這個皇帝豈不是淪為橡皮圖章了?
所以,朱厚璁拼了命都要和繼嗣派大臣們斗。
他也很聰明,很快找到突破口,那就是“孝”。
天底下哪有不讓兒子認爹的道理?
朱厚璁的反擊,分化了“貌似一塊鋼板的群臣”,既取得了王守仁、致仕大學士楊一清、湖廣巡撫席書等元老的支持,也讓那些對當局掌權者(楊廷和)不滿的下層官員,如新科進士張璁等人,向自己靠攏。
自古指鹿為馬,那玩意是“鹿”是“馬”。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四個字——明確站隊。
朱厚璁終究是皇帝,楊廷和胳膊擰不過大腿,加上年事過高,不想爭了,主動致仕。
而繼嗣派在左順門廷杖后,紛紛緘口,樹倒猢猻散。為時三年的“大禮議之爭”以朱厚熜獲勝告終。
嘉靖七年(1528年),朱厚璁重定議禮諸臣之罪,將楊廷和定為罪魁,削職為民。
張?zhí)笠矝]撈到好,晚景凄涼。
當然,大禮議事件中,最受傷的恐怕還得是朱棣同志,好好的頂級廟號“太宗”,硬是被朱厚璁改成了莫名其妙的“成祖”。
也不知道朱棣泉下有知,會不會跳出來暴打這位不肖子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