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作者定會不負眾望,按時按量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質的內容。
前言
電影《731》自9月18日上映以來,憑借其特殊的歷史題材和強大的演員陣容,迅速成為市場焦點。
首日票房便輕輕松松突破3億,隨后更是一路攀升,目前已突破4億大關,成為國慶檔之前最受關注的國產影片之一。
但與該影片票房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觀眾評價的兩極分化,而給出的理由也都出奇一致。
《731》票房破4億
說起來,電影《731》雖然歷經波折,但好在如期上映,而9.18這特殊日子也稱得上是占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
作為一部聚焦于當年那段血淚史的“侵華日軍731部隊所犯罪行”的影片,其題材本身先天性就具備極強的國民關注度。
還未上映前,各大平臺就統(tǒng)計有觀眾想看人數超百萬甚至千萬這一數據,最終也是在諸位影迷以及官媒力挺的支持下如期而至!
而《731》上映首日的熱度也是不出所料的登頂第一,光是預售票房就輕松破了1億,就這都還沒有止住該影片繼續(xù)奮進的勢頭,2億...3億...乃至第二天的超4億。
口碑褒貶不一,差評卻直指導演
可是,影片票房的高開并未完全轉化為口碑的持續(xù)發(fā)酵,而是隨著觀影人數的增加,影片的評價逐漸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
《731》的題材決定了它的嚴肅性和沉重感,影片以731部隊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進行的人體實驗、細菌戰(zhàn)等暴行為背景,試圖通過銀幕再現那段黑暗歷史,并讓國人銘記歷史。
雖然從內容來看,影片確實觸及了許多鮮少被大眾了解的細節(jié),如各類殘忍飾演測試。
但或許是為了避免尺度過大而影響過審,影片采用了相對克制的表現手法,并未直接展示極端血腥的畫面,而是通過側面鏡頭和意象化的處理,讓觀眾自行聯想歷史的殘酷。
一部分觀眾更是給予了《731》極高的評價,他們認為這部影片是對歷史的一次深刻還原與沉痛緬懷。
這部分觀眾,內心深處被影片的諸多元素所深深觸動,他們的情感與思考,也成為了影片深刻價值的有力見證。
但另一部分觀眾卻提出了諸多質疑,有的觀眾覺得影片的敘事手法存在問題,情節(jié)發(fā)展不夠流暢,人物形象塑造也不夠豐滿,導致影片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其實歸根到底就一個意思,他們覺得電影本身題材很好,但導演技術不行,就導致了該影片沒有達到這些人的心理預期。
而除了敘事問題,影片的制作水準也成為觀眾集中吐槽的對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服化道的“過度整潔”。
在展現731部隊實驗基地的場景中,囚犯的服裝嶄新干凈,甚至沒有一絲污漬或破損痕跡。
還有就是片中姜武飾演的角色在逃亡過程中,發(fā)型始終保持著現代審美中的“時髦”狀態(tài),與戰(zhàn)亂年代的現實背景嚴重不符,這種細節(jié)上的疏漏,讓許多觀眾感到出戲。
此外,還有片中人物動作僵硬,場景色彩失真,部分鏡頭甚至出現疑似AI生成的畫面,這種技術上的短板,進一步削弱了影片的沉浸感,使得本應震撼的歷史場景變得缺乏說服力。
上映的意義大于電影本身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影片的整體口碑存在爭議,但演員的表演卻獲得了不少觀眾的認可。
姜武作為男主角,成功塑造了一個從貪生怕死到奮起反抗的復雜角色,尤其在情緒爆發(fā)戲份中展現了扎實的演技功底。
而李乃文飾演的角色則通過瘦削的體型和萎靡的狀態(tài),將角色的絕望感傳遞得淋漓盡致。
而最受好評的當屬王志文,盡管他全程未參與影片的宣傳活動,但其在片中的表現卻堪稱驚艷,他飾演的角色僅憑幾個鏡頭就足以讓觀眾感受到其水平有多么好了。
雖然《731》在口碑上有些褒貶不一,但它的意義與價值卻不容忽視,就如網友所言那樣“不知道說什么,只能說電影上映的意義大于電影本身吧”。
尤其是不少網友對于導演較為不滿,可這部影片的上映還是讓更多的人關注到731部隊的歷史,使那段真實歷史重新回到公眾視野,讓人們深刻認識到戰(zhàn)爭的殘酷與人性的丑惡。
它是對歷史的一種銘記,更是對未來的一種警示,提醒著人們要珍惜和平,反對戰(zhàn)爭。
當然,《731》影片無疑是激發(fā)了人們的愛國情懷,尤其是在觀影過程中,許多觀眾被先輩們的英勇抗爭所感動,為他們的犧牲和奉獻而落淚。
這種情感的共鳴,讓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也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決心。
這種情感共鳴讓人們明白,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當倍加珍惜。
過去,愛國題材往往能憑借情感共鳴贏得市場,但如今的觀眾已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情緒煽動,而是希望看到真正兼具歷史深度與藝術完成度的作品。
而《731》的爭議,或許正是這一轉變的最佳例證,但無論如何,《731》的票房成功與口碑爭議,都已為國產歷史題材影片提供了值得深思的案例。
未來的同類創(chuàng)作,如何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提升藝術水準,將成為行業(yè)必須面對的課題。
結語
《731》的上映,注定是一場關于歷史記憶與電影藝術的復雜對話,影片以驚人的票房成績證明了觀眾對歷史真相的渴求,卻也因藝術表達的不足留下了諸多爭議。
或許,真正的價值不在于影片本身是否完美,而在于它重新喚醒了那些不該被遺忘的記憶,那些用生命寫就的警示,那些需要代代相傳的真相。
在票房數字與口碑分歧的背后,是無數觀眾走出影院后的沉默與反思,這種沉默本身,已然是對歷史最莊重的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