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zhàn)硝煙散去,德意志帝國海軍在《凡爾賽條約》的枷鎖下,被重組為魏瑪共和國海軍,艦艇規(guī)模大幅縮水,僅允許保留6艘老舊無畏艦和6艘輕巡洋艦,潛艇、航母等進攻性艦艇被嚴令禁止。不過,條約留下的“艦齡超20年可替換”條款,倒是為德國海軍埋下了一絲復興的火種。于是,1925年德國海軍部召開評估會議,決定建造新型戰(zhàn)艦替代這些老舊艦艇。
德國海軍內部的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新型戰(zhàn)艦的定位上。一派主張模仿英國淺水重炮艦,搭載300mm甚至380mm巨炮,另一派則傾向建造203mm主炮的高速重巡洋艦。最終,出于對英法的忌憚和現實產能的妥協(xié),德國選擇了283mm主炮的折中方案,既避開《華盛頓條約》對的限制,又能在射程和威力上壓制英國巡洋艦。
1933年4月1日,首艦“德意志”號正式服役。這艘被德國海軍稱為“裝甲艦”的戰(zhàn)艦,只有11700噸標準排水量,卻塞進了2座三聯裝283mm主炮,艦體加寬以容納巨大炮塔,柴油機動力系統(tǒng)賦予其10000海里的續(xù)航力,但相應地,它的防護能力相當糟糕,80mm主裝甲帶甚至不如同期重巡洋艦。英國海軍部最初將其輕蔑地稱為“袖珍戰(zhàn)列艦”,卻未料到這個“折中方案”,將會讓其狠狠地吃上一壺。
三艘德意志級被編入大西洋艦隊執(zhí)行破交作戰(zhàn)?!暗乱庵尽碧柍鰩煵焕?,僅擊沉3艘商船便因補給不足返航,卻在挪威戰(zhàn)役中被岸炮擊傷,最終于1945年葬身海底。真正讓英國人聞風喪膽的是三號艦“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1939年南大西洋上,它單艦擊沉9艘商船共計5萬噸,迫使英國派出4艘航母、2艘戰(zhàn)列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圍剿。
二號艦“舍爾海軍上將”號的戰(zhàn)績則更為驚人——113223噸的擊沉記錄,讓它成為三艦中的“噸位王”。1942年印度洋上,它穿梭于盟軍航線,甚至一度威脅到蘇伊士運河的航運安全。盡管最終在1945年東線戰(zhàn)場被擊沉,但其破交作戰(zhàn)的效率至今仍被軍事史學家津津樂道。
雖然德意志級只是一艘破交船,以狙擊商船為主要任務,但根據它在《戰(zhàn)艦世界》的表現,其作戰(zhàn)能力絲毫不容小覷!
作為德意志級的一員,施佩伯爵海軍上將早就以D系6級巡洋艦加入游戲,時隔多年,首艦德才姍姍來遲。同樣為6級巡洋艦的德意志,它與施佩伯爵海軍上將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680米轉向半徑、54000馬力,有著不錯的轉舵效率,但血量要低得多,而且因為沒有大寶劍,因此續(xù)航能力遠不如施佩伯爵海軍上將。
火力方面,德意志同樣搭載了2座三聯裝283mm主炮,8.4xR+48大巡散布+2.15 Sigma,彈道和精度無可挑剔,71mm的HE穿深和20%點火也算可以,然而這船主炮炮管太少了,加上19.5秒射速,投射量較低導致輸出能力不足。
相比之下,它的副炮更具殺傷力,8門150mm和6門105mm副炮,與施佩伯爵海軍上將相同射程、標傷、穿深和點火率,但由于射速提升,DPM高出了5W,達到19.2W水平。而且這船具有手動副炮模組,不僅能夠更精準地控制副炮射擊防衛(wèi),而且還得到了8%副炮射程加成,配合插件,副炮射程可以堆到8KM左右,與其他副炮船火拼時,可以起到你打到它,它打不到你的效果。
魚雷方面,德意志拿到的也是施佩伯爵海軍上將同款魚雷,2x4的數量,13700傷害,8KM射程,65節(jié)航速,不同的是裝填時間增加了10秒,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德意志玩副炮流必定會出3-2猛烈出擊技能,其魚雷傷害也會提升到16000左右,算是一點平衡。
《戰(zhàn)艦世界》14.8版本共有5艘全新D系巡洋艦加入游戲,除了德意志外,還有舍爾海軍上將、克尼塞伯克、曼陀菲爾、阿達爾貝特王子也實裝了,它們都是以近戰(zhàn)為主,且有著手動副炮模組,強度比德意志高,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軍械庫入手,搶先體驗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