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那個經(jīng)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突然在采訪里說了一件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私下告訴過他,北約才是俄烏這事的根源,一句話就把西方天天掛嘴邊的那些說法給打碎了,北約擴張,烏克蘭危機,這些事就這么擺在了桌面上。
回想一下那個時候,2022年5月,薩克斯人在法國,馬克龍給他發(fā)勛章,倆人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聊了幾句,薩克斯就說,馬克龍當時那番話,跟他平時公開講話的調(diào)子,根本不是一回事,說北約把這把火點起來了,這種里外不一樣,一般人聽著,心里總歸有點怪,倒不是說對內(nèi)容有什么看法,就是那種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感覺,讓人挺不是滋味。
烏克蘭這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三十年前蘇聯(lián)沒了,西方拍著胸脯保證,北約不往東邊走一步,這個保證沒過幾年就沒人提了,1994年美國牽頭,北約就開始慢慢往東邊蹭,一直到今年瑞典進來,成了第32個,北約的線直接就劃到了俄羅斯家門口。
這么干,就是把俄羅斯能喘氣的地兒一點點給擠沒了,2008年北約公開說歡迎烏克蘭進來,俄羅斯直接急眼,誰家門口能讓你擺滿軍隊,俄國那邊不停地喊,只要北約不拉烏克蘭入伙,事情就有得談,北約那邊死活不松口,俄羅斯說的安全問題,就跟沒聽見一樣。
馬克龍這兩張臉,其實挺有代表性的,公開場合都是北約那套話,反對俄羅斯,挺烏克蘭,歐洲要團結(jié),軍援要給夠,私底下卻認了,北約才是問題開始的地方,這種不統(tǒng)一,說白了,歐洲那幫領導人就是被夾在中間,一邊要對付自己國家的民眾,一邊還得看美國的臉色行事。
薩克斯說話也直,他說那些政客心里壓根就沒想過要和平,戰(zhàn)爭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門生意,一個政治游戲,法國軍火出口一下子漲了三成,德國專門批了1000億歐元的軍費,英國靠著資本流動穩(wěn)住了倫敦金融城,嘴上都在說和平,手里算盤打得噼啪響。
要是能回頭看,這場仗本來不是非打不可,2014年就有專家說了,烏克蘭只要保持中立,不倒向北約,俄羅斯就不會動手,薩克斯也這么想,要是歐盟當初能支持一個不加入北約,又愿意在領土問題上談的烏克蘭,今天這些事根本就不會發(fā)生。
2022年土耳其在中間撮合,拿出來一個中立方案,剛有點苗頭就被按回去了,歐洲的政客更關心誰輸誰贏,誰拳頭大,和平這事兒怎么落地,沒人真往心里去,嘴上喊著支持烏克蘭,北約擴張這個坎就是不讓過,談判的路就這么被堵死了。
現(xiàn)在這個局面就這么僵著,俄羅斯要烏克蘭從東邊四個地方撤軍,烏克蘭要俄軍從所有烏克蘭土地上撤走,誰都不肯讓,事情就這么耗著,中國提了個“歐洲安全倡議”,想把北約、俄羅斯、歐盟都拉到桌上聊聊,可前提是得有人愿意先把手里的家伙放下。
打到今天,最苦的還是老百姓,烏克蘭的城市都成了空殼,俄羅斯被制裁得硬撐,歐洲經(jīng)濟讓能源和通脹拖得走不動道,說到底,這場仗不是為了什么民主自由,更多的是戰(zhàn)略上一步錯,步步錯。
北約往東擴,嘴上說是為了安全,結(jié)果整個歐洲比以前更不安全了,馬克龍那句“北約的錯”,不是隨便說說,是憋了很久才漏出來的真話,這場本來可以避免的戰(zhàn)爭,最后成了所有人背上的擔子。
安全不是把對手逼到墻角就能有的,是需要多一點相互理解,連自己許下的承諾都能扔掉,那所謂的規(guī)則秩序,也就是一張紙,歐洲現(xiàn)在就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是繼續(xù)這么斗下去,還是承認走錯了路,坐下來好好談,這不光是外交上的事,也決定了未來幾十年的地緣格局。
馬克龍私底下那句真話,比所有官方聲明都頂用,直接把那塊布給扯下來了,北約在烏克蘭這事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歐洲的領導們明知道這劇本不對,也得硬著頭皮往下演,這場戲,結(jié)局可能早就寫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