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日本海,海風微涼。中國海軍艦隊破浪前行,八一軍旗獵獵作響——這支由淮南艦、開封艦兩艘052D型導彈驅(qū)逐艦和東平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編隊,在9月1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穿越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
94年前的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蓄意制造柳條湖事件,炮轟沈陽北大營,拉開了侵華戰(zhàn)爭的序幕。短短四個多月時間,東北全境淪陷,三千萬同胞淪為殖民地人民。此后14年,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付出3500多萬軍民傷亡的慘痛代價,最終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九一八這個日子,早已刻入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成為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坐標。94年后的同一天,中國海軍選擇用一種特殊方式銘記歷史——艦隊巡航繞日本列島。這不是簡單的“秀肌肉”,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告慰當年抗擊日寇犧牲的先烈:如今的中國早已山河無恙,國富民強。
此次巡航編隊的組合值得細品。兩艘052D型導彈驅(qū)逐艦加一艘903A型綜合補給艦,構(gòu)成了一個標準而完善的遠洋作戰(zhàn)體系。052D被稱為“中華神盾”,裝備64單元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能防空、反艦、反潛,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多面手”。而東平湖號補給艦的存在更為關鍵,它能攜帶上萬噸燃油和大量彈藥物資,可在海上同時為三艘艦艇補給。
補給艦的意義不言而喻——它讓中國海軍具備了長時間、遠距離的遠海部署能力。如果說驅(qū)逐艦是鋒利的拳頭,那么補給艦就是輸血的動脈。有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只是短期任務,根本不需要配備綜合補給艦。
此次行動還有一個特點值得關注:沒有出動055型大驅(qū)等新銳旗艦,說明解放軍類似的遠航行動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常態(tài)化。絕大部分艦艇都具備了相關遠?;顒咏?jīng)驗,這是中國海軍走向“藍水”的必經(jīng)之路。從當年的“黃水海軍”到如今的“藍水海軍”,中國海軍實現(xiàn)了幾代人的夢想。
上世紀,有老海軍司令提出“要飛一飛對馬海峽”的設想,但在當時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無法支撐。如今,中國海軍不僅能夠穿越對馬海峽、宮古海峽,還能環(huán)繞日本列島航行,已經(jīng)具備了完善的遠洋作戰(zhàn)保障體系。西太平洋、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多片海域都留下了中國海軍的航跡。
選擇9月18日這個時間點絕非巧合。94年前的國恥與94年后的巡航,形成了一種歷史與現(xiàn)實的鮮明對比。當年的中國,連一支能抵御外敵的現(xiàn)代化海軍都沒有,只能在侵略者的鐵蹄下任人宰割。如今的中國海軍已成長為擁有航母、新型驅(qū)逐艦、核潛艇的現(xiàn)代化海上力量,能夠在遠海大洋維護國家利益與地區(qū)和平。
這種變化,既是對當年犧牲先烈的告慰,更是對歷史教訓的深刻踐行——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守護家園安寧。中國海軍用航跡宣告:我們銘記歷史,但絕不沉溺于仇恨;我們珍視和平,但絕不放松對威脅的警惕。這不是挑釁,而是一種態(tài)度,比任何口號都更有分量。
面對中國艦隊的出現(xiàn),日本防衛(wèi)省第一時間啟動海空偵察,派出P-3C反潛機升空,涼月號驅(qū)逐艦緊急出動。但這是國際水道上的合法航行,日本無法阻止,只能“高度關注”又“冷靜處理”。
從東北淪陷到遠海巡航,從落后挨打到自強自立,中國的發(fā)展軌跡證明——和平從不是別人賜予的,而是靠自身實力爭取的。日本脆弱而敏感的神經(jīng),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會多次被刺激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