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之所以能夠成為武俠小說界的“武林至尊”,絕不僅僅因為他的文筆有多行云流水,想象力有多天馬行空,那些都只能說是他的基本操作,他最厲害的地方,還在于將“俠義精神”實實在在地烙印在讀者心中,他筆下的大俠不止拘泥于江湖紛爭,更有家國大義。
不過話說回來,畢竟讀者也不是帶著“受教育”的心態(tài)來讀武俠小說的,因此最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還得是書中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精妙武功。
諸如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乾坤大挪移就精妙無比,但金庸筆下也有八門武功卻是言過其實,光聽名字,那些武功仿佛都是絕頂神功,看實際效果,卻不過三流水平。
第一招:哀牢山三十六劍
若你對奇聞軼事頗有興趣,就一定不會對“哀牢山”這個地方感到陌生,當然,這里指的是“聽過這地兒”,畢竟哀牢山正是人類禁區(qū),誰也不敢說對它有多了解。
(朱子柳劇照)
所以金庸筆下的哀牢山三十六劍就難免讓人好奇了,獨孤九劍尚且只有“九劍”,他卻有三十六劍,這得有多強?
然而朱子柳使出此招時,郭靖卻能輕松應對,說是:“郭靖左掌擋住漁、樵、耕三人的三般兵器,右掌隨著書生長劍的劍尖上下、前后、左右舞動,盡管劍法變化無窮,他始終以掌力將劍刺方向逼歪了,每一劍都是貼衣而過,刺不到他一片衣角。”
此時郭靖武功尚未大成,可見哀牢山三十六劍,也不過如此。
第二招:天靈千裂
所謂“天靈”即是咱們頭頂?shù)奈恢?,所以那“天靈千裂”難免給人一種“中了此招就會萬劫不復”之感。
可說出來你都覺得好笑,這不過是伏牛派的絕技,這即是問題所在,多數(shù)人可能都要問一句“伏牛派是什么牛馬”,是的,他們不過是《天龍八部》中一個不起眼的小門派。
除了提到掌門柯百歲死在自己這招式之下,也就沒什么存在感了。
第三招:五羅輕煙掌
大理段氏無疑是金庸筆下最強的家族之一,然而段正淳卻談不上是什么高手,那段氏絕學一陽指就在他面前,他卻不去鉆研,卻非要學什么五羅輕煙掌。
(段正淳劇照)
其實光聽名字,這掌法似乎也給人一種縹緲之感,很是神秘,可實際效果如何?
或許也只有撩撥他那些情人的時候,能發(fā)揮點效果,說白了,就是花架子武功。
第四招:八卦刀法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通常情況下,與八卦相關的招式,都不會太差。
然而“八卦刀法”卻談不上有多強,你或許會感到意外,因為使出此刀法的人其實是大名鼎鼎的慕容復。
只是你看他使出此招的效果如何?
(慕容復劇照)
原著道:“慕容復舞刀抵御,但見他忽使‘五虎斷門刀’,忽使‘八卦刀法’,不數(shù)招又使‘六合刀’,頃刻之間,連使八九路刀法,每一路都能深中竅要,得其精義,旁觀的使刀名家盡皆嘆服??墒撬斗m精,始終無法欺近段譽身旁。”
結果段譽只是一招少澤劍就把慕容復的刀打斷了,可見這也不是什么高明武功。
第五招:倚天屠龍功
《倚天屠龍記》中,給讀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神功無疑是文章開篇提到的乾坤大挪移,不過還有一門武功原本也讓筆者眼前一亮,即是那呼應書名的“倚天屠龍功”。
(張翠山劇照)
此種由張翠山掌握,其實順著原著劇情讀下來,讀者也難免認為張翠山是主角,畢竟他是張三豐的弟子,又娶了明教妖女殷素素,這種矛盾的人設不就是主角標配嗎?
可張翠山卻死得憋屈,而他那倚天屠龍功到底有多強,也壓根沒體現(xiàn),只是在少林三僧面前裝了一次,具體如何,也未展示。
第六招:佛光普照
倚天時代的六大門派中,峨眉派雖然號稱與少林、武當齊名,但他們其實沒多少拿得出手的武功,他們所使的武功名字更是顯得不倫不類。
比如那招“佛光普照”,乍一聽,仿佛給人一種這是少林絕學,其實它不過是滅絕師太的絕技,是郭襄以峨眉九陽功為根基所創(chuàng)。
(滅絕師太劇照)
說是:“這‘佛光普照’的掌法便只一招,而且這一招也無其他變化,一招拍出,擊向敵人胸口也好,背心也好,肩頭也好,面門也好,招式平平淡淡,一成不變,其威力之生,全在于以峨嵋派九陽功作為根基。”
筆者初聞此招名稱時,只覺應該是一門掌法,仿佛如來一掌蓋住猴哥的那種感覺,可滅絕師太使出此招的效果,屬實讓人失望。
第七招:透骨針
風云月波斯三使初登場時,也算是神秘感拉滿,張無忌一度無法招架他們的進攻。
所以那輝月使用出“透骨針”時,難免讓人覺得這是一門頂尖殺招,可你看效果如何?
說是:“輝月使連運兩下‘透骨針’的內勁,見對方竟是毫不費力的抵擋了下來,更是駭異?!?/p>
(輝月使劇照)
張無忌是“毫不費力”就將它攔下,可見這武功也并不精妙,比起當年天山童姥那生死符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第八招:狂風迅雷功
霍都在《神雕俠侶》中也算是二流高手中的佼佼者了,所以他使出的武功,應該不差,他那狂風迅雷功聽名字就給人一種難以抵擋之感。
可書中描述卻是這般:“他右扇左袖,鼓起一股疾風,袖中隱藏鐵掌,口里大聲呼喝,以他武林高手的身份,與一個少年過招,竟然不得不用出看家本領來全力施為,即令得勝,臉上也已全無光彩。但此時他只求不敗,哪里還顧得這許多?吐氣叫嚷,一招狠似一招。”
連武功尚未大成的楊過都打不過,可見這招式也不過如此。
所以除了本文提到的這八招之外,金庸筆下還有哪些招式給你留下“名字浮夸,效果一般”的印象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