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一塊幕布,曾給居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們打開了一個文化的窗口,也讓鄉(xiāng)間的夜晚有了生機和活力。浙江桐鄉(xiāng)的四代電影放映人,接力放映露天電影已整整70年。隨著電影制作和放映技術的進步,中國電影在21世紀初完成了膠片電影向數(shù)字電影的過渡,但是在很多人心里,過去鄉(xiāng)間夏夜里的光影記憶,并未隨時間褪色。
鄉(xiāng)村露天電影
一束光點亮光影記憶
在浙江桐鄉(xiāng)洲泉鎮(zhèn),每當夏日來臨,朱強父子倆總會提前幾個小時出現(xiàn)在鎮(zhèn)上的街心公園,開始放映前的準備?;I備一場公益露天電影,往往需要花上數(shù)個小時的時間,搬運重達百斤的電影設備、架設銀幕、連接線路,還需要反復調試音響與投影。
浙江桐鄉(xiāng)第四代電影放映員 朱強:童年的記憶就是露天電影,放映機旁邊看可以欣賞到兩個畫面,一個畫面是電影銀幕的畫面,還有一個畫面就是觀眾在看電影那個畫面。
夕陽漸沉,天光柔和地漫過公園樹梢,居民們吃完晚飯,搖著扇子,陸續(xù)開始聚集在廣場上。大家很自然地圍成了一個半圓,坐在自帶的小凳子上,等待電影開始。當朱強將最后一條線路接通,放映機亮起,一束光穿透漸深的夜色,仿佛瞬間喚醒了舊日時光。
夜幕下,人越聚越多,人群中有重溫懷舊歲月的中年夫妻,也有讓家人推著輪椅也要出來看電影的80歲老人,還有對露天電影感到新奇的小朋友。放映過程中,朱強和父親始終專注地守在放映機旁,時刻準備著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調整。看到街坊們觀影時露出滿意的笑容,朱強感到十分滿足。
浙江桐鄉(xiāng)第四代電影放映員 朱強:露天電影是我們四代人堅守的文化項目,已經放了整整70年。老奶奶老爺爺都很積極,下午的3點到4點,就來這個場地上面占位了。今天這個很成功,露天電影很成功。
從水鄉(xiāng)電影船到光影故事館
堅守傳遞光影
朱強是桐鄉(xiāng)第四代電影放映員,除了放映電影,他還在村里開設了一家光影故事館。從小在電影幕布前長大的他,對電影有著很深的熱愛。他的大伯和父親,是桐鄉(xiāng)第二代、第三代電影放映員。從最初的水鄉(xiāng)“電影船”到如今的光影故事館,膠片放映的傳統(tǒng)技藝和古老滋味,在他們的雙手中,在一幀一幀的膠片畫面間,一代代傳承著。
浙江桐鄉(xiāng)第一代電影放映員 王志華:我今年90歲了,我是從1954年開始從事放電影,一直放到退休,放了一輩子。
王志華是新中國成立后當?shù)氐牡谝淮娪胺庞硢T,也是朱強的師公。江南水鄉(xiāng)水系發(fā)達,曾經,王志華時常搖著一條載著放映設備、膠片、幕布和高音喇叭的“電影船”往返于各個村落,在岸邊的拱橋上支起幕布,為在水路奔波的村民們放映電影。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露天電影是鄉(xiāng)村的主要娛樂方式。為滿足更多村民看電影的需求,王志華在1973年開設了電影放映培訓班,朱強的大伯朱文炳就是他的學生之一。由于電影拷貝不多,通常一部電影需要在兩個或三個村子輪流播放。電影放映員負責帶著鐵皮箱,裝著拷貝在各個村子間傳遞。
浙江桐鄉(xiāng)第二代電影放映員 朱文炳:《紅樓夢》當時場次比較多,我們一晚上放三個地方,那個時候文化娛樂生活比較枯燥,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來看電影。
90年代,隨著浙江鄉(xiāng)鎮(zhèn)影劇院的興起,電影放映事業(yè)由室外轉向室內發(fā)展。朱強的父親朱生榮從部隊退伍后,接過了哥哥朱文炳的接力棒。雖然有了固定放映場所,但總有路遠不便趕來的村民。朱生榮便利用在影劇院工作的閑暇時間,與其他放映員成立了“電影隊”,他們騎著自行車下鄉(xiāng),為偏遠農村的老人孩子放映電影。
浙江桐鄉(xiāng)第三代電影放映員 朱生榮:90年代初,我們慢慢就從自行車轉換成摩托車去放電影,人最少的時候大概有兩三百,多的時候大概有兩三千。我們把電影的文化送到他們那邊,他們很開心的。
鄉(xiāng)村變遷中守護光影溫度
續(xù)寫電影新故事
如今,朱強重新拾起父親的老行當,扛著機器走上廣場、走進村里和校園課堂,還開設了可以免費參觀的光影故事館,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影愛好者走進這個江南小村,聆聽膠片電影背后的故事。
8.75毫米、16毫米、35毫米……在朱強開設的光影故事館里,各個年代、不同尺寸的電影拷貝被整齊地放置在一起,朱強如數(shù)家珍般地向記者介紹起了這些“老伙計”。
浙江桐鄉(xiāng)第四代電影放映員 朱強:這個機器到今天剛好整整40年了,它是1985年的機器,南京電影機械廠生產的長江牌放映機。
這兩年,村子里漸漸熱鬧起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影愛好者,不遠千里走進這個江南小村。他們穿行于光影故事館的老放映機之間,觸摸斑駁的膠片箱,聽朱強講述中國電影的發(fā)展故事。
游客 屠奇家:他們能夠把這些電影機器保留下來,包括四代電影人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自己看了之后是很感動,能夠把這種文化這種歷史,展示給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
近年來,朱強已免費開展電影研學活動超過1100場,累計放映露天電影2800余場,他依舊堅持帶著設備走進鄉(xiāng)鎮(zhèn)的一個個夜晚,將光影的溫度帶給近8萬人次的觀眾。
浙江桐鄉(xiāng)第四代電影放映員 朱強:其實我們鄉(xiāng)村的變化非常大,電影文化也越來越好了。把電影傳達給各年齡層次的人,露天電影是一種紐帶,我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束光,把他們的記憶再一次拉回來,我心里面也感到很開心,也感到很溫暖。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