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約與俄羅斯的關系越來越緊張。此前,波蘭稱俄羅斯10多架無人機進入其領空。接著俄羅斯與白俄羅斯10余萬大軍又舉行了聯(lián)合軍演。再接下來,愛沙尼亞稱3架俄軍戰(zhàn)斗機進入其領空。
北約國家普遍認為這是俄羅斯的一種測試,目的是試探北約是否有決心保護成員國。所以,北約國家都要求對俄羅斯采取強硬立場。
比如,立陶宛國防部長呼吁,應該向2015年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一樣,應對俄羅斯的越境行為。而捷克總統(tǒng)帕維爾的話說的更加直白,他要求北約做出軍事回應:“侵犯領空是啟動防御機制并擊落此類飛機的理由?!?/p>
這些要求對俄羅斯采取強硬立場的小國,顯然沒有單獨應對俄羅斯的實力和膽量。他們之所以這么說,是希望美國為首的北約大國向他們投入更多的資源,以應對俄羅斯的威脅。
然而話剛落音,卻傳出一個對這些北約小國不利的消息。美國國防部正計劃削減對波羅的海國家的安全援助資金,并停止“333條款”項目,該項目的內(nèi)容是美國向伙伴國家提供培訓和設備以加強其安全。
據(jù)報道,過去幾年,美國向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提供了約3.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同時,波羅的海國家計劃在2025年投入63億歐元,約占其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3-4%,幾乎是俄烏沖突前的三倍。
這些資金保障波羅的海三國有充足的資金向美國購買武器,提升自身軍事實力。而一旦援助資金中斷,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增強計劃必然受到一定的阻礙。
實際上,波羅的海三國對北約的戰(zhàn)略價值極高,是阻擋俄羅斯的核心戰(zhàn)線。一旦北約與俄羅斯發(fā)生沖突,俄羅斯為了打通與加里寧格勒的陸路聯(lián)系,必然先拿立陶宛動手。
那么,美國為何突然放棄戰(zhàn)略價值如此重要的地區(qū)呢?
其一、美國優(yōu)先政策。特朗普打著美國優(yōu)先的口號勝選,一上臺立馬切斷了國際開發(fā)署的對外援助。對于北約國家,他也把雙方當成交易關系,不斷施壓,要求他們增加軍事開支,分攤更多的軍費。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要節(jié)省美國資金,對選民有個交代。
尤其是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特朗普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他急于從歐洲抽身,停止了對烏克蘭的援助,而是要求歐洲國家花錢向美國購買武器,再援助烏克蘭。同時,特朗普拒絕單獨對俄羅斯出臺嚴厲的制裁措施,因為這也會損害美國的利益。
其二、特朗普政府將保衛(wèi)美國本土列為首要任務。正如美國在加勒比海的軍事行動那樣,美國人說的本土并不是指美國的邊界。美軍太平洋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上將指出,美國本土也包括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區(qū),因為夏威夷、關島和其他美國領土都位于這一廣闊地區(qū)。
而在太平洋地區(qū),美國將中國視為頭號對手。此前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就公開表示,美國的資源不足以同時應對兩條戰(zhàn)線,因此需要從歐洲抽身,而將重點擺在太平洋地區(qū)針對中國。
其三、現(xiàn)實因素制約。一方面,美國已經(jīng)財力不支。目前美國的國債總額已經(jīng)超過37萬億美元,每年光利息就要支付將近1萬億美元。去年,美國財政赤字高企,特朗普政府必須削減開支。同時,美國自身的國防預算達到8860億美元,但要應對俄烏沖突、中東沖突等問題壓力也很大,只能將有限資金分配到優(yōu)先領域。
另一方面,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直對俄羅斯采取安撫政策,始終拒絕對其進行嚴厲制裁。本質(zhì)上,特朗普是不愿與俄羅斯發(fā)生直接沖突,希望調(diào)和俄羅斯與北約的矛盾。因此在一些小問題上,他更傾向于向俄羅斯妥協(xié),而不是像北約小國那樣采取強硬立場激怒俄羅斯。
歐洲小國期望北約,尤其是美國,能投入更多資源以增強前線威懾。然而,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國優(yōu)先”戰(zhàn)略及其全球戰(zhàn)略重心向印太地區(qū)的轉(zhuǎn)移,不允許美國再在歐洲方向進行更多的投入。北約小國想對俄羅斯采取強硬立場,可能是個錯誤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