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據(jù)媒體9月20日報道,中足聯(lián)本周四召開了俱樂部中超議事工作會議,一個主要議題是:如果有俱樂部能夠向五大聯(lián)賽俱樂部輸送球員,則每輸送一人,該俱樂部相應多獲得一個外援注冊名額。簡單說,這個政策就是留洋與外援掛鉤。消息一出,迅速引發(fā)了坊間的關注和熱議。
個人認為,這可能又是一個好心辦壞事的措施,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抱母豬上樹,可能給造假提供了空子
球員留洋與否,取決于兩點,一是有能力又愿意去,二是有人要。除了極個別聯(lián)賽,比如英超需要特別嚴格的勞工證之外,一般來說,球員具備了留洋的實力,人家會要,甚至你比亞馬爾還強,人家還會搶著要。即便一些中資背景的俱樂部,你也必須憑自己的真本事才能留洋,比如當年的武磊。
但是,如果能力還達不到,又想硬推球員留洋,那就有可能是硬抱母豬上樹了。其結(jié)果,就會出現(xiàn)有人為了多獲得一個外援的注冊名額而不惜造假的可能。這種事情,過去那些的其實并不少見,那就是傳說中的為了留洋而留洋。球員加盟了歐洲俱樂部,根本打不上比賽,但兜了一圈之后,球員“鍍金”了,回到國內(nèi)聯(lián)賽就可以賣個好價錢,俱樂部和經(jīng)紀人從中鼓了腰包。
只是,這種做法,只是“損公肥私”,害處并不是太大。但如果因為造假而獲得多一個外援注冊名額,損公肥私的同時,還損害了其他俱樂部的利益,破壞了公平競賽的環(huán)境。這是人為地造成新的不公平,必然引起爭議和反對,最終必然是一番折騰之后不得不取消,瞎折騰。
第二、挖空心思玩花架子,不如踏踏實地辦好聯(lián)賽
這么些年來,中國足球從來不缺乏花架子,比如頭球多者算兩分、“6”“9”不分、留洋禁令、限制國腳人數(shù)、樸克牌抽簽決定名次、國家隊踢中超、取消升降級制度等等,都是奇葩且無腦的決策,無一例外都以失敗且成為笑話而告終。
1994年甲A聯(lián)賽的徐兵和小王濤
宿茂臻
甲A時代,因為世預賽曾吃過牛高馬大的新西蘭的虧,為了提高國家隊頭球得分能力,足協(xié)發(fā)明了如果兩隊積分相同,頭球多的就算2分的“政策”。效果如何呢?
據(jù)當時的媒體報道,球員為了“一個算倆”有球員都攻到對方小禁區(qū)、甚至面對空門了卻硬是憋著不射門,而是千方百計要用頭來攻門。比如有一年,北京軍區(qū)隊原本可以出線,但由于山東和大連隊瘋狂打進了11個頭球、多于北京軍區(qū)隊,最終后者被淘汰。
不過,這個政策也有一個“積極”的效果:誕生了中國頭球隊。那些年,小王濤、黎兵、宿茂臻甚至后來的范志毅等,都是名震江湖的頭球高手,別說東南亞那些“魚腩”經(jīng)常被轟得頭暈腦脹,就是韓國、日本隊也忌憚國足三分。以至很多年之后,亞洲對手除了伊朗等少數(shù)球隊之外,一聽說中國隊就愁眉苦臉、不知道如何防高球。
還有一個更搞笑:
2000年前后,中乙有兩支球隊并列第二名,但只有一個晉級名額,怎么辦呢?當時的競賽部小頭目就想著出一個好點子:兩隊抽簽定勝負。但具體規(guī)則有點復雜:兩隊先選單數(shù)或者雙數(shù)(A隊單,B隊選雙),然后足協(xié)主持官把0-9的阿拉伯數(shù)字寫在紙條上,再由兩隊代表各抽一張,兩數(shù)相加看單雙。
抽完之后,判官問A,后者答早9;問B,答曰也是9。9+9=18,判官當拍板B隊勝出,晉級,而A隊被淘汰。后來A隊代表一想覺得不對勁,其中可能有貓膩:兩隊都抽出“9”,這可能嗎?作為判官你不辯一下真?zhèn)尉妥鳑Q定啊?自己抽中“9”,其實就已經(jīng)獲勝;對手不可能再抽中9,而有可能是6,是判官把6看成了9。于是A隊代表跑到足協(xié)討要說法,但判官只承認規(guī)則存在漏洞,但不會再重新安排抽簽,A隊一氣之下退出足壇。
事實上,這個鬧劇之所以“鬧”,除了判官“6、9”不分之外,A隊和B隊的代表抽中的都有可能是6或者9,判官看到的既有可能是6、也有可能是9。一句話,寫0-9阿拉伯數(shù)字的時候,足協(xié)沒有特別標注清楚、以防混淆才是“禍根”。
如今,某些人可能閑得無聊,又想出人頭地、取得成績、制造一些轟動效應,于是腦門一拍,又整“留洋與外援掛鉤”這一出,看似是新點子,但與歷史相比,一點不好笑。
以目前的中超為例,具備加盟五大聯(lián)賽實力的,估計也就王鈺棟一人,或者最多加上一個前些天傳說的胡荷韜。此外,已在中超嶄露頭角的蒯紀聞、李新翔、毛偉杰、劉誠宇、朱鵬宇等,上個月的U23亞洲杯預選賽小組賽已經(jīng)證明、或基本證明與能夠留洋還有不小的距離;而把留洋的意愿定位在五大聯(lián)賽的魏祥鑫,甚至沒進安東尼奧的球隊。
那么,興師動眾、轟轟烈烈出臺的這么一個措施,事實上可能也就只是為浙江隊、蓉城兩家俱樂部服務,只有少數(shù)極個別俱樂部得益,值得嗎?有意思嗎?年終總結(jié)真的可以據(jù)此為自己增光添彩、寫上濃重的一筆嗎?
玩這種花架子,不如把心思用在如何為俱樂部提升服務、辦好聯(lián)賽上。比如少一點聯(lián)賽為國寫號讓路、賽程的調(diào)整考慮得更周全一點、裁判的安排和使用多一點公平公正公開,讓俱樂部和球迷少一點牢騷和怨言。
要是做完這些,渾身還有用不完的勁兒,可以對俱樂部的青訓和女足多一些關心和關懷,多一些科學指導、多一些切切實實的支持,從而把聯(lián)賽辦得紅紅火火。水漲了,船自然就高,到時候還怕沒有球員留洋嗎?何必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硬要給自己“加戲”?
對此,程姓知名媒體人表示,中足聯(lián)這一提議,看似激勵青訓,實則是脫離實際的空中樓閣,“無非是人俱樂部畫一張永遠吃不到的大餅”而已。說難聽點,這叫好大喜功。
斐姓知名媒體人充滿憂慮:中國球員只有大膽走出去,中國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關鍵是,中足聯(lián)這個政策會不會有俱樂部借此鉆外援名額的空子?
德轉(zhuǎn)管理員說得更為直白:打個比方,中超俱樂部給五大聯(lián)賽某俱樂部一筆錢,將自己梯隊若干名(比如2名)18歲小球員以租借形式送到對方。而后者壓根就不想要,實際上也不給來自中國的梯隊球員報名,而這些所謂留洋的球員甚至都不用出國門,還是在國內(nèi)的隊里訓練,但中超俱樂部因此獲得多注冊2名外援,這種“假留洋”如何防范?
宋知名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要輕易出臺一個政策,因為“(中超俱樂部)太會鉆政策空子了”。再說了,目前事實上沒有幾個球員的水平能夠加盟五大聯(lián)賽,這種政策不要也罷。
(今日獨稿,未經(jīng)許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轉(zhuǎn)載!圖片全都來自今日免費圖片庫,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