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壓水炮火出圈了!
9月16日,黃巖島領海,菲律賓組織了10余艘公務船來犯,卻被我國海警依法采取措施并驅離。
其中最亮眼的當屬回擊對方挑釁的高壓水炮,直接給對方滋的舉白旗,最終只能落荒而逃。
都說小菲律賓有老美在背后撐腰,為何連像樣的回擊都沒有,直接讓一個水炮給打“投降”了呢?
黃巖島那次對峙,并非個例,早在2024年3月,仁愛礁海域就上演過相似的場景。
當時,菲律賓2艘海警船和1艘運補船,試圖為坐灘25年的“馬德雷山”號登陸艦運送加固材料。
這艘1999年以“船底漏水”為由賴在仁愛礁的美國二戰(zhàn)退役艦,早已成了菲方非法占礁的工具。
中方海警先是喊話警告,見菲船毫無退意,便啟動了高壓水炮。
水柱如利劍般沖向菲船,不過十幾秒,菲船遮擋板被沖得七零八落,駕駛艙舷窗全碎,海水順著破口灌進船艙。
船員們在視頻里驚慌躲避,有人被玻璃碴劃傷額頭,有人跪地揮手求饒,最終不得不探出身子揮動白旗。
事后菲方公布的視頻里,船艙內物品漂浮、水流四溢,活脫脫一副“災后現(xiàn)場”的模樣。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4月的對峙。
菲方兩艘船再次強闖領海,中方直接啟用兩門水炮“雙管齊下”。
水柱持續(xù)沖擊下,菲船船體傾斜,幾乎要翻覆,最終只能連退數海里,船身多處受損近乎報廢。
很多人以為高壓水炮只是“大號水槍”,可真正了解它的技術細節(jié)后,你就會明白為何全球只有中國才能在鏡頭中掏出來,而其它國家不行。
2013年中國海警剛成立時,用的確實是普通消防水槍,射程不足50米,壓力小到連菲船的甲板都沖不花,面對故意沖撞的船只,常常追著噴卻沒效果。
轉折點出現(xiàn)在南海維權需求激增后,我國科研團隊針對性研發(fā),最終造出了PSKD型高壓水炮。
這款裝備的最大壓強能達到1.5-2.5兆帕,換算下來,相當于每立方厘米的物體表面要承受十幾公斤的壓力。
形象地說,人若站在20米內被水柱擊中,沖擊力堪比被全速行駛的汽車撞上。
2024年底,它曾直接噴壞菲律賓公用船的雷達、通訊設備,還讓一艘補給船的動力系統(tǒng)徹底報廢,導致菲船只能呼叫拖船救援。
除了威力,精準度更是殺手锏。
水炮搭載了智能鎖敵系統(tǒng),配備高清攝像頭和風浪傳感器,即便海上刮起4米高的巨浪,也能鎖定200米內的目標,誤差控制在2米以內。
操作人員只需按個鍵,就能切換噴霧警示和直流壓制模式,既能在警告階段留有余地,又能在必要時集中火力攻擊船艦駕駛室、動力艙等關鍵部位。
更關鍵的是,它的核心技術被中國牢牢攥在手里。
超高壓離心泵能將海水瞬間加壓,防腐管路在海里浸泡數年也不生銹,這些關鍵部件的專利都屬于中國企業(yè)。
2022年11月,中國商務部發(fā)布的一則通告引發(fā)全球關注,將三類高壓水炮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禁止出口。
這三類的要求囊括最大射程≥100米、額定流量≥540立方米/小時、額定壓力≥1.2兆帕,連配套的核心零件也同步受限。
要知道,稀土作為戰(zhàn)略資源,雖受嚴格監(jiān)管,但經審批后仍可出口,可這類高壓水炮,卻是給錢也不賣。
背后的考量,遠比想象中深遠。
技術安全方面,超高壓泵、防腐管路等核心技術的專利都在中國,一旦出口,很可能被他國逆向研發(fā),打破我國的技術壟斷。
更重要的是,它看似是執(zhí)法裝備,實則能在戰(zhàn)時發(fā)揮作用。
既能癱瘓敵方船只,又不會引發(fā)大規(guī)模沖突升級,若落入別有用心者手中,反過來對付中國執(zhí)法船,后果不堪設想。
給敵人遞刀子的事情,咱們怎么可能會干。
黃巖島和仁愛礁的對峙中,最尷尬的莫過于菲律賓。
他們不是不想反擊,而是真的沒轍。
想從中國買高壓水炮?禁令擺在那,門都沒有。
想從其他國家買?全球能造出達標產品的企業(yè)屈指可數,且核心技術都依賴中國,根本買不到合適的裝備。
有人會問,美國不是菲律賓的盟友嗎?
2025年美國給菲律賓批了55.8億美元軍售,里面有戰(zhàn)斗機、巡邏艇,卻唯獨沒有高壓水炮。
并非美國不愿給,而是它自己也造不出來。
美國的執(zhí)法船用的高壓水炮,最大射程不足80米,連中國的“入門款”都比不上。
更現(xiàn)實的是,菲律賓根本沒財力研發(fā)這類裝備。
2025年菲律賓軍費僅46.5億美元,剛夠支付從美國買戰(zhàn)機的費用,連維護現(xiàn)有公務船都捉襟見肘,更別提投入巨資研發(fā)高壓水炮的核心技術。
菲方的公務船大多是老舊船只,有的服役已超30年,船體脆弱不堪。
遇上中國的水炮,往往幾秒就扛不住,修復一次至少要花數月,還得耗費數百萬美元。
這對經濟拮據的菲律賓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馬科斯政府上臺后,為了轉移國內矛盾,15萬億比索債務、米價暴漲、饑餓率高企,以及通脹、失業(yè)、電價等“三高”問題,執(zhí)意抱緊美國大腿,在南海挑事。
可沒有靠譜的裝備支撐,每次挑事都以“舉白旗”收場,不僅沒換來好處,反而讓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越來越深。
中國高壓水炮的禁售,從來不是“霸權”,而是基于技術壟斷的責任,基于守護南海穩(wěn)定的擔當,基于避免沖突升級的考量
未來,隨著中國海洋維權技術的不斷升級,或許會有更多類似高壓水炮的裝備出現(xiàn),但核心原則不會變。
技術可以進步,裝備可以升級,但用技術守護和平,而非制造沖突的底線,永遠不能丟。
而菲律賓若繼續(xù)抱著靠挑事轉移矛盾的想法,最終只會在一次次“舉白旗”中,耗光民眾的信任,輸掉地區(qū)的和平。
真正的主權,靠的不是挑事的野心,而是守護和平的能力與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