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經(jīng)全紅嬋被稱為“天才少女”,她憑借超高的跳水天賦,在奧運賽場上一跳成名。
但自從成名后,有關(guān)全紅嬋的爭議就沒有停過,不管她做什么事,總會有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她。
不管是言行舉止,還是體型外貌,都是很多“噴子”用來攻擊全紅嬋的“武器”。
明明只是一個剛滿18歲的孩子,全紅嬋為什么要經(jīng)歷這些“無妄之災(zāi)”呢?
這次全紅嬋剛開學不久,就再一次陷入爭議之中,看了央媒的發(fā)聲,才知道“造神陷阱”有多么殘忍!
開學惹爭議
9月15日暨南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出現(xiàn)了全紅嬋的身影。
全紅嬋作為新生代表,站在了主席臺的中間位置,照片中全紅嬋雖然確實比以前稍微胖了一些,但整體還是非常勻稱。
然而這樣看似和諧的畫面,在一些“噴子”眼里,就變味了。
在剛得知全紅嬋被暨南大學錄取時,網(wǎng)上就有很多人坐不住了,紛紛開始批判起了全紅嬋。
其實作為優(yōu)秀運動員,被知名大學錄取的人不在少數(shù),比如前不久孫穎莎和王曼昱就免試進入清華讀研。
當時網(wǎng)上祝福的聲音還是比較多的,但沒想到的是,當升學的名字換成全紅嬋,網(wǎng)上的爭議竟然會變得這么大。
以前全紅嬋在賽場上拿獎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嘲諷她沒文化,現(xiàn)如今全紅嬋已經(jīng)進入名校,但網(wǎng)上的人還是沒有放過她。
僅憑一張開學典禮的照片,很多網(wǎng)友就開始“借題發(fā)揮”,有人說她身材走樣,有人說她“太胖,基本告別國家隊”。
但是坐在同齡人中的全紅嬋,身材比例看起來也算非常正常,現(xiàn)如今的她不過只是一名普通學生。
可是網(wǎng)上還是有很多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他們只看到了全紅嬋能進入名校,但卻沒有看到全紅嬋曾經(jīng)為國爭光時,背后付出的艱辛。
這些人只是一味說全紅嬋不努力,不敬業(yè),作為運動員,一點都不自律,甚至還有更過分的人,在網(wǎng)上叫囂讓全紅嬋退學。
面對這些爭議,全紅嬋又將如何應(yīng)對呢?
官媒發(fā)文替全紅嬋“撐腰”
就在全紅嬋深陷爭議之際,解放日報站出來發(fā)文力挺全紅嬋。
一個“全紅嬋需要的是時間而不是指指點點”的詞條,瞬間讓很多“噴子”閉上了嘴。
解放日報還配文說“退不退、轉(zhuǎn)不轉(zhuǎn)項、學不學習,都該由她和團隊決定”。
連官媒都站出來力挺全紅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全紅嬋百般挑刺。
在這些人眼里,運動員似乎就是被“封神”的存在,因此只要這些運動員有任何稍微令他們不滿的舉動,就會引起很多爭議。
但其實運動員雖然在賽場上為國爭光,但說到底,他們不過也只是普通人。
尤其是全紅嬋,在第一次拿下世界冠軍時,全紅嬋不過才14歲,但當時就有很多人用成年人的標準來約束她,那也實在是太苛刻。
那時候的全紅嬋一舉一動都要被很多人放大批判,甚至連她的家人也沒能“幸免”。
對于運動員來說,自己在賽場上為國爭光,但在網(wǎng)上卻要被人這樣攻擊,他們心里該有多難受。
總是有很多人覺得運動員的一切來的有些“太容易”,只需要拿個獎,就能成為“人生贏家”。
但殊不知,為了拿這一個獎,這些運動員要在背后付出多少努力!
“天才”背后的汗水
“天才少女”這個稱號對全紅嬋來說,既是一種稱贊,但同時也是一把沉重的枷鎖。
在拼盡全力拿下獎牌后,很多人總是用一句“天才”來掩蓋她背后的努力。
沒有人生來就是天才,在成為天才之前,是全紅嬋日日夜夜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在別的同齡人還在校園里嬉笑打鬧,在家里和家長撒嬌時,全紅嬋就已經(jīng)孤身一人離家開始訓(xùn)練。
每天超出身體極限的訓(xùn)練,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壓力該有多大。
但全紅嬋不能輕易放棄,因為她想靠著自己的努力,為父母減輕負擔。
全紅嬋從小出生在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里,她的父母只是最普通的果農(nóng),而且她的母親身體也不好,家里的擔子幾乎都在父親身上。
正因如此,小時候全紅嬋瘦的幾乎有些讓人心疼,但還好命運眷顧了她,讓她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跳水天賦。
從那以后,全紅嬋就開始了日復(fù)一日的訓(xùn)練,雖說先天的身體優(yōu)勢確實是不可忽視的天賦,但沒有她日復(fù)一日的刻苦拼搏,也不會有日后的奧運冠軍。
在拿下冠軍后,全紅嬋也沒有驕傲,反而更加刻苦的訓(xùn)練,因為她知道自己不能讓人失望。
但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生長期,對全紅嬋來說也是沉痛的打擊。
對于跳水運動員來說,身體的變化也會影響他們的發(fā)揮,而生長期的全紅嬋僅僅半年就長高了很多。
身體上的變化,同時也讓全紅嬋開始懷疑自己,在采訪中她也說感覺自己的動作變得沉重。
但就像央媒發(fā)文一樣,全紅嬋是需要時間來調(diào)整自己,而不是需要這些指指點點。
掉入“造神陷阱”
不管是普通運動員還是奧運健兒,他們只要參加比賽,目的就是為國爭光。
對于運動員來說,他們每天堅持訓(xùn)練,努力拼搏,為的就是在賽場上發(fā)揮出屬于自己的風采。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當他們真的在奧運賽場上“一戰(zhàn)成名”,等待著他們的除了鮮花和掌聲,還有無盡的爭議。
因為很多觀眾似乎有一個誤區(qū),那就是默認把運動員當成了十全十美的人。
但其實運動員也是和普通人一樣,有生長,有病痛,有七情六欲。
作為觀眾,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加油喝彩,在他們低谷期時,就算做不到包容,也絕對不能去辱罵。
結(jié)語
現(xiàn)如今全紅嬋的生活已經(jīng)在朝前走,希望她一步一個腳印,在哪里都能發(fā)光發(fā)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