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法新社報道,法國記者提問中美雙方是否有年內在華舉行元首會晤的安排?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中美雙方的溝通渠道是暢通的。特朗普本人也在社交媒體上多次表達期待訪華的意愿。但這事還需要再商量,這盤棋遠比一次簡單的外交訪問復雜。
特朗普上臺后,熱衷于跟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伙伴打關稅戰(zhàn),似乎對臺海問題有所忽略。因此,盡管美國軍艦仍時不時過航臺灣海峽,但在他的任期間,中美就臺海問題展開的博弈烈度,似乎小了很多。原因其實也不難解釋,現(xiàn)在是美國有求于中國的時候,特朗普政府不敢過度刺激中國。
因此,在當前中美兩國正就雙邊貿(mào)易問題舉行對話之際,特朗普做了一件令外界感到意外的事情,那就是叫停對臺軍售。據(jù)《海峽導報》報道,有美媒日前援引白宮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或將暫停一項超過4億美元的對臺軍援。這消息很快引發(fā)外界的高度關注,他們都在猜測這是否意味美國政策轉向。不過白宮方面回應,對臺軍援的決定還沒有最終定案。
這顯然很符合特朗普的一貫做事風格,即通過媒體釋放出某些似是而非的消息,試探中國對此的反應,然后再根據(jù)有關反應決定是否暫停對臺軍售。換句話說,如果中方能夠在某些領域上對美做出讓步,他或許會這樣做,相反,他有可能會出爾反爾。當然,即便是中方給了好處讓其暫停對臺軍售,但這并不代表他往后就不會拿著這張牌繼續(xù)跟中國“談交易“。因此,對于美方釋放出的這種消息,中方不大可能會當回事,更不會拿什么利益去跟他做這種交易的。
有分析認為,從特朗普的交易型人格來看,不能完全排除未來臺美的軍事交流受限的可能性。當然,這還是特朗普的一種交易手段。原因很簡單,目前中美之間的這場貿(mào)易戰(zhàn),雖說暫時懸掛免戰(zhàn)牌,但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對雙方而言,如果沒有達成全面協(xié)議,這場“戰(zhàn)爭“遲早還是要爆發(fā)的。而美國現(xiàn)在承受不起對華打貿(mào)易戰(zhàn)的代價,同時特朗普也無法接受對華關稅戰(zhàn)失敗的結果。因此,在他的算計中,中國需要對美國做出某些妥協(xié),哪怕是象征性的妥協(xié)也行,因為他需要”很體面“地結束這場對華貿(mào)易糾紛。
因此,特朗普在這個時候突然曝出暫停了一筆對臺軍售,實質上還是慣用的那套虛空造牌伎倆。也就是說,利用這個憑空捏造出來的籌碼,換取中國再某些領域上對其做出讓步。但這可能嗎?要知道,中國當前在稀土供應、糧食、能源甚至芯片進口等方面,都正卡著美國的脖子呢。顯然,在美國有求于中國的背景下,特朗普憑什么拿著這張破牌就想逼中國讓步呢?
當然,白宮方面突然傳出這么一個真假難辨的消息,還有另外一層意圖,那就是特朗普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訪華,或者在二十國峰會期間與中方領導人舉行會晤。因此,他這時候釋放這種信號,似乎就是為營造適合中美領導人會晤的政治氛圍。因此,白宮方面還特地強調:特朗普本人在涉及臺海的問題上,還是慎重的、尊重中國的。也難怪,特朗普現(xiàn)在有太多的事情希望中方幫忙,這時候把中美關系鬧得太僵,對自己很不利。
更重要的是,在日前的北京香會期間,中國防長就臺海問題做出的強硬表態(tài),實際上就是警告美國和日本等域外國家,只要他們膽敢軍事介入臺海局勢,解放軍就一定敢打且能打贏。畢竟,在中國九三閱兵結束后,美國防長赫格塞斯第一時間就做出表態(tài),稱美國“不尋求跟中國爆發(fā)沖突”。在這一背景下,中方發(fā)出有關警告的威懾力,毋庸置疑。因此,美國這時候放出暫停對臺軍售的消息,顯然就是希望避開中國的鋒芒,給雙方通過對話消除沖突隱患創(chuàng)造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