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稱特朗普已收到訪華邀請】【美國大豆陷入了無人購買的窘境】【特朗普要求中國購買波音飛機】
在中美馬德里談判落幕后,特朗普訪華一事似乎有了希望。
據(jù)《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已經(jīng)收到了來自中國的國事訪問邀請,目前雙方正在就此事進入“最后階段”的磋商。
知情人士表示,中方是在15日向特朗普發(fā)出訪問邀請的,而特朗普在接到邀請函之后,也對此表現(xiàn)出了濃厚興趣,不過他向中方提出了兩個條件:希望中方能購買美國大豆和波音飛機。只要中方做到這兩點,訪華就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p>
我們先不說中方會不會答應,就說特朗普提出的這兩個要求,足以看出在這兩件事情上美國已經(jīng)完全沒招了。
先說大豆。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豆進口國,幾乎掌握著美國豆農的“生死線”。往年每到秋天,美國大豆都會迎來一大批來自中國的大額訂單。比如去年這個時候,中國已經(jīng)下單了1300萬噸美國大豆,并開始陸續(xù)發(fā)貨。
可今年情況完全不同,截至目前,中國買家一船美國大豆都沒有預定。美國大豆協(xié)會急得直喊話,警告如果中國遲遲不下單,美國豆農的損失將以百萬噸計算。
根據(jù)芝加哥農業(yè)資源公司的預測,如果中國到11月中旬仍然沒有采購,美國對華大豆銷售損失將高達1400萬至1600萬噸。
要知道,特朗普的票倉里,農民可是重要一環(huán)。大豆賣不出去,不僅是經(jīng)濟損失,更是政治危機。對特朗普來說,能不能穩(wěn)住農民,直接關系到他在國內的支持率。換句話說,中國只要按下“不采購”的按鈕,就能讓特朗普寢食難安。
再說波音飛機。眾所周知,波音的日子這幾年并不好過。737 MAX事故之后,中國是第一個停飛的國家,從此波音在中國市場節(jié)節(jié)敗退,空客反而坐上了頭把交椅。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之后,中國航空公司與租賃公司只下了30架波音飛機的訂單,和以往動輒數(shù)百架的大單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對于美國來說,飛機訂單長期以來是其外交的一大重要籌碼。2017年特朗普訪華的時候,與中方簽訂了300架波音訂單,總價值將近370億美元。隔年波音對中國的交付量達到高峰,當時中國市場占其全球交付量的四分之一。
這也讓特朗普回國后“好好吹了一陣風”,大大滿足了他的政績需求。如今他重返白宮,自然希望再來一次類似的“勝利時刻”。
形象點說,對特朗普而言,大豆是票倉,波音是面子。這兩個條件一旦滿足,他就能兼顧選票和政績,可謂一石二鳥。因此特朗普提出這兩個條件也不算令人意外,畢竟元首出訪是大事,而且特朗普還是個精于算計的商人,自然不會想要空手而歸。
但問題是,中國會不會答應。答案恐怕沒那么簡單。
事實上對中國來說,特朗普即便不來訪華也沒什么大的影響,誠然,中方站在國際大局的角度是希望中美關系有所好轉,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會對特朗普有求必應,更不會為了討好美國而犧牲自身利益。大豆可以買,但不是單方面的“恩賜”,而是基于市場需要。波音飛機也可以談,但前提是美國得拿出相應的誠意。
而且中國手里也并不缺少談判籌碼,大豆方面我們完全可以轉向巴西、阿根廷等國,至于飛機,我們還有自己的國產大飛機C919和C929,沒必要非要波音不可。
特朗普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政治和生意混在一起,但這一套對中國沒有用,如果特朗普只是單純要來“拿東西”,那就算不來,也無傷大雅。中美關系的改善,不可能靠中國單方面“割肉”,而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
一句話:合作可以,但不是單方面的“施舍”;對話歡迎,但絕不會帶著枷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