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面對記者時首次確認,當前俄軍在烏克蘭前線的作戰(zhàn)人數已超過70萬。
他同時宣布,將對軍人家屬和前線歸來的士兵推出一系列安置和保障措施,短短幾分鐘的講話,讓俄烏戰(zhàn)場、美國政壇和歐洲能源市場再次進入高度警戒狀態(tài)。
俄羅斯的這一最新兵力規(guī)模,超過了烏克蘭常備軍的數倍,按照普京的說法,這支龐大的作戰(zhàn)力量不是臨時拼湊,而是多輪軍事動員的結果,去年起,俄羅斯已將總兵力增加至近239萬人,為前線持續(xù)補充源源不斷的人力。
這樣的兵力構成,使俄軍在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等關鍵戰(zhàn)區(qū)形成密集防線,讓烏軍的局部反攻幾乎無從下手。
不少軍事觀察人士指出,俄軍過去多以“守”為主,如今卻逐漸轉向“有限進攻”,在頓巴斯,俄軍利用規(guī)模和火力的優(yōu)勢,不僅在防守中取得主動,還對烏軍補給線形成切割式打擊,迫使烏克蘭在兵力和資源上承受巨大壓力。
這種變化意味著,俄烏沖突正由早期的快速沖突演變?yōu)橐粓鱿膽?zhàn),而70萬士兵的存在,成為俄羅斯維持長期作戰(zhàn)和戰(zhàn)略耐心的最大籌碼。
與龐大的前線兵力同樣引人關注的,是普京宣布的軍屬安置措施,表面上,這是一套覆蓋住房、經濟補貼和社會服務的福利政策,但從戰(zhàn)略意義看,它更像一場全國性的動員令。
具體而言,軍人家屬可在遠東等地獲得免費土地,享受醫(yī)療、教育優(yōu)先保障,陣亡士兵家屬可獲500萬盧布撫恤金,并獲得不低于當地平均工資的月度補助,政府還提供就業(yè)培訓與技能提升計劃,確保家庭的可持續(xù)生活。
這些措施不僅消除了前線士兵的后顧之憂,更穩(wěn)定了國內民心,最新民調顯示,新政出臺后,支持“特別軍事行動”的俄羅斯民眾比例提升了約8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這種全方位的保障不僅是安撫,更是激勵,戰(zhàn)爭不僅拼武器和策略,更是國家資源的比拼,普京的“后方無憂”戰(zhàn)略,讓每一位士兵都明白,他們的家庭不會被遺忘,同時也向全國傳遞信息:這是一場需要全民支持的長期戰(zhàn)役。
也正是因此,在普京宣布增兵與軍屬安置措施的當天,特朗普罕見發(fā)聲,直言“普京讓我失望”,并要求歐洲盟友若希望美國加大對俄施壓,就必須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此番言論既是對現任政府政策的挑戰(zhàn),也透露出美國內部的焦慮——俄烏戰(zhàn)爭已進入持久消耗階段,而能源市場的聯動,使得西方制裁難以徹底奏效。
盡管歐盟自沖突爆發(fā)后大幅削減俄油氣進口,但完全擺脫仍需時日,特朗普的警告,既是對歐洲能源政策的施壓,也是對美國國內選民的表態(tài):若歐洲不“斷油”,美國難以通過經濟手段迫使俄羅斯讓步。
與此同時,這也反映出西方聯盟內部的微妙分歧——一邊是希望繼續(xù)援烏的戰(zhàn)略目標,另一邊是對能源價格和經濟成本的現實擔憂。
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隨著冬季臨近,歐洲天然氣需求上升,美國和歐盟在能源議題上的協(xié)調將更加艱難,而特朗普的表態(tài)無疑放大了這種壓力。
烏軍雖然得到西方軍事援助,但面對70萬俄軍的規(guī)模優(yōu)勢,短期內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可能性正被削弱,反攻受阻,也使基輔需要在戰(zhàn)術和外交上尋找新的突破口。
所以在面對普京如此強硬的態(tài)度面前,澤連斯基似乎只有“求和”這條路可以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