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鄭州希福中醫(y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交流會上,68歲的戴素珍站在臺上分享近況:"每年復查指標都好,現(xiàn)在開了家小店,兒子去年參軍去了。"臺下掌聲響起時,沒人能想到,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曾被醫(yī)生斷言"活不過兩年"。
故事要從2011年夏天說起。那時52歲的戴素珍總覺得肚子隱隱作痛,吃胃藥也不管用。到醫(yī)院一查,診斷書上"結(jié)腸腺癌"四個字如晴天霹靂——術(shù)后病理顯示,癌細胞已轉(zhuǎn)移到2/10的淋巴結(jié)。"最多活一年,多則兩年。"醫(yī)生的話讓全家陷入絕望:癌癥,在2011年的普通人家眼里,幾乎是"絕癥"的同義詞。
術(shù)后化療成了第一道難關(guān)。三次化療后,劇烈的惡心、腹脹讓她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身體迅速垮下來。"實在撐不住了。"戴素珍想過放棄,家人卻不愿認輸——他們跑遍北京、上海的大醫(yī)院,得到的仍是"情況不樂觀"的答復。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親戚的推薦里。13年前,親戚因食道癌在鄭州希福中醫(yī)腫瘤醫(yī)院治療后康復,這讓戴家人看到一絲希望。2011年9月30日,他們帶著戴素珍來到鄭州,開始喝中藥。
起初效果并不明顯。"喝了兩個月還在腹痛,公婆急得直嘆氣,怕人財兩空。"戴素珍回憶。但女兒女婿堅持:"一天沒好利索,就得接著治。"三個月后,她漸漸能吃飯、能走路;2012年7月復查,CT顯示"未見明顯異常",腫瘤標志物除一項略高外全部正常。
抗癌之路從不是坦途。2013年前后,戴素珍出現(xiàn)過病情反復,焦慮得整夜睡不著。"我就安慰她,袁院長肯定有辦法。"兒子回憶,他聯(lián)系醫(yī)院調(diào)整藥方后,母親的病情很快穩(wěn)定下來。此后的復查中,CT報告一次比一次讓人安心——2017年5月,CT顯示"未見異常";9月的血常規(guī)指標全部達標,連華中科技大學附屬醫(yī)院的教授都驚嘆:"這種情況最多活3年,你創(chuàng)造了奇跡!"
更讓人意外的是,指標正常的戴素珍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她上夜班,精神頭比我們都好。"同事回憶。如今8年過去,她的小店生意紅火,兒子從11歲長成參軍的小伙子,說起這些,她眼角的皺紋里全是笑。
"治療要聽醫(yī)生的,但更要自己有信心。"交流會上,戴素珍的分享樸實卻有力。她指著胸前的參會胸牌說:"這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
從"最多活兩年"到"抗癌八年",從病床到小店,戴素珍的故事里沒有"奇跡"的玄學,只有醫(yī)患間的信任、家人間的扶持,以及面對病魔時那份"一天都不能松"的堅持。這或許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在無常的疾病前,用科學的治療托底,用生活的熱望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