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箱珍寶不翼而飛,電影皇后胡蝶半生積蓄盡失。
軍統(tǒng)掌門人戴笠借此天賜良機(jī),為博紅顏一笑,自導(dǎo)自演了一場“完美追贓”的大戲。
1942年深秋,重慶汪山別墅一次秘密會面中,杜月笙向戴笠透露了一個消息:“胡蝶被洗劫了,連同她本人的行李一共30多箱,全部被搶走了?!?/p>
作為胡蝶的鐵桿影迷,戴笠聽到這個消息后的第一反應(yīng)“就像老朋友遭遇了什么不測一樣”。
但他隨即意識到,這起離奇的行李失蹤案,正是他接近心目中女神的天賜良機(jī)。
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上海失守,電影皇后胡蝶與丈夫潘有聲帶著家人前往香港避難。潘有聲從事搪瓷制造業(yè),利用胡蝶的頭像作為產(chǎn)品商標(biāo),生意相當(dāng)紅火。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入侵香港。
由于胡蝶聲名顯赫,日本人找上門來,邀她拍攝一部《胡蝶游東京》的紀(jì)錄片,宣揚“中日友善”思想。
與梅蘭芳一樣,胡蝶堅決拒絕與日本人合作。
為躲避日本人的糾纏,她假裝懷孕,隨后與丈夫帶著家人連夜逃離香港,前往內(nèi)地。
臨行前,胡蝶將歷年積存的財物打理成30個箱子。
這些箱子里不僅有她的珠寶首飾、國際名流合影和珍貴紀(jì)念品,還有幫會頭子的闊太太們和國民黨高官的小老婆們托她捎帶的高級走私物資,包括后方緊缺的昂貴進(jìn)口西藥和化妝品。
胡蝶委托“國際難民救助總署”的楊惠敏代為運送這批行李。楊惠敏并非普通女子,她是淞滬會戰(zhàn)中著名的女童軍。
1937年“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時,楊惠敏曾冒著槍林彈雨泅渡蘇州河獻(xiàn)旗,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
此后她還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周游世界,謁見過羅斯福、荷蘭女王等政要。
楊惠敏建議胡蝶將人與行李分開走,以提高安全性。
這個決定導(dǎo)致了不幸的后果——在東江途中,裝載行李的帆船被一伙強(qiáng)盜用快艇攔截,30箱財物全部被搶走。
當(dāng)胡蝶夫婦歷經(jīng)千辛萬苦抵達(dá)廣東曲江(韶關(guān))后,得知行李全部丟失,頓時陷入絕望。
胡蝶“因代人捎帶的貨物被劫,擔(dān)心在那些闊太太面前丟了面子”,硬逼著當(dāng)?shù)鼐戎矩?fù)責(zé)人陳志皋賠償。
陳志皋無力處理此事,只好通過杜月笙向戴笠求助。
1942年11月,在戴笠的邀請下,胡蝶一家三口飛抵重慶,住進(jìn)軍統(tǒng)的“豪華賓館”——漱廬。
幾天后,戴笠親自到漱廬了解情況。
胡蝶一口咬定是楊惠敏伙同他人盜劫了她的行李,她的推理是:“是楊惠敏主動找上門來提出幫助逃亡的,也是她要把人和行李分開的。如果人和行李在一起,怎么會發(fā)生這種事?”
盡管戴笠內(nèi)心認(rèn)為楊惠敏不可能作案(因為他深知楊惠敏的抗日英雄背景),但還是選擇了相信胡蝶的說法。
戴笠立即下令行動:一方面抓捕楊惠敏和她的丈夫;另一方面派人去廣東偵破此案。
經(jīng)過多方調(diào)查,軍統(tǒng)人員始終找不到胡蝶行李被劫的準(zhǔn)確線索。
戴笠情急之下心生一計——他按照胡蝶開的丟失珠寶、衣物賬單,派人去國外購置全新物品,然后謊說是追回的部分財物。
這些“追回”的珠寶衣物甚至比原物更昂貴更新款,胡蝶心里明白,但還是接受了這份“好意”,并對戴笠說了許多感激的話。
為徹底贏得胡蝶,戴笠采取了進(jìn)一步的行動。他先是將胡蝶一家安置在自己的曾家?guī)r公館,然后設(shè)計抓捕了胡蝶的丈夫潘有聲。
在胡蝶的哀求下,戴笠很快釋放了潘有聲,但隨后給了他一張“專員委任狀”和滇緬公路通行證,派他去昆明做生意。這一招“調(diào)虎離山”使戴笠有了可乘之機(jī)。
潘有聲一走,戴笠就撕破臉皮,不顧胡蝶的百般哀求,強(qiáng)行占有了她。
從此,胡蝶開始了在重慶被幽禁三年的日子。
為討胡蝶歡心,戴笠極盡奢華之能事。他將在重慶的歌樂山附近的楊家山公館修葺一新,讓胡蝶居住。
胡蝶嫌公館窗戶狹小,樓前景物不別致,戴笠立即命人在公館前方重新修建一幢花園洋房。
他還花費巨資(僅花卉樹木就花費一萬多元法幣)建造花園,在斜坡上用石塊鑲成“喜”和“壽”兩個大字,空隙處栽上各種奇花異草。
戴笠對胡蝶的呵護(hù)無微不至:胡蝶想吃南國的水果,他立即派出飛機(jī)從印度空運;胡蝶說拖鞋不受用,他一個電話就讓人弄來各式各樣的鞋子。
楊惠敏卻承受著不白之冤。她和丈夫被關(guān)押在重慶的大牢中,遭受嚴(yán)刑拷打。
盡管楊惠敏寧死不屈,高聲喊冤:“以我楊惠敏的鋒芒畢露,集驕傲和榮譽(yù)于一身,你想我會稀罕她的行李?”但戴笠為了討好胡蝶,根本不顧事實真相。
直到1946年1月4日,在戴笠因飛機(jī)失事喪生前不久,楊惠敏才由“國防部”判決無罪釋放。
這位抗日女英雄平白無故地被關(guān)押了數(shù)年之久。
戴笠對胡蝶確實動了真情。
他準(zhǔn)備在1946年3月下旬迎娶胡蝶為妻,甚至已經(jīng)逼迫潘有聲與胡蝶簽署了離婚協(xié)議。
然而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戴笠因飛機(jī)失事摔死于南京近郊的戴山。他與胡蝶的婚事即刻成為泡影。
胡蝶終于結(jié)束了被幽禁的日子,重新獲得自由。她與潘有聲重逢,一起離開上海前往香港。
此后,胡蝶在回憶錄中從未提及這段歷史,仿佛那三年從未存在過。
戴笠死后,胡蝶與潘有聲一起離開上海這個傷心地,前往香港。
在香港,胡蝶繼續(xù)從事電影事業(yè),潘有聲則創(chuàng)辦興華銀行,努力經(jīng)營。
遺憾的是,五年后潘有聲因肝癌去世,臨終前仍對當(dāng)年未能保護(hù)妻子深感遺憾。
胡蝶晚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于溫哥華。
在她的回憶錄中,完全沒有提及戴笠這個名字和那段被幽禁的歲月。
只有那30箱“失而復(fù)得”的珠寶,沉默地見證著那段被時光塵封的往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