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記者 裴詩語/文 于茜同/后期)陸地上的立交橋很多,你見過水上的立交橋嗎?9月22日,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wǎng)絡主題采訪團來到淮安大運河水上立交樞紐工程,這也是亞洲最大的水立交工程。
遠遠就可以看到,淮安水利樞紐安瀾塔與淮安區(qū)鎮(zhèn)淮樓遙相呼應,巍巍壯觀。乘坐電梯來到安瀾塔三層,可以俯瞰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項目現(xiàn)場,機械轟鳴,車輛穿梭,各作業(yè)點位施工有序推進,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淮安樞紐建設處副主任王洪玉介紹,大運河立交建成于2003年6月,主要作用是保證淮河入海水道行洪和大運河通航互不影響。
工程采用“上槽下洞”型式。上槽為長125.7米,寬80米的京杭大運河二級航道,下洞為15孔的入海水道泄水涵洞,設計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
值得一提的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將會在現(xiàn)有地涵的北側進行擴建,依舊沿用“上槽下洞”的型式。屆時,將會新增30孔地涵,行洪流量也會大幅增加至7000立方米每秒,同時,上部的槽道長度將延伸至251米,寬度拓展為90米。
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所設計的行洪流量為2270立方米每秒,憑借著這一工程,使得洪澤湖以及淮河下游地區(qū)的防洪標準成功達到了100年一遇的水平。而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堅實的基礎之上,按照設計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的高標準,對162.3公里的泓道進行擴挖,對317.8公里的堤防實施加高加固,并且對二河、淮安、淮阜、濱海、??谶@5座樞紐建筑進行改擴建,同時新建、改擴建7座跨河橋梁,新建、拆建以及加固33座穿堤建筑物,還會精心建設渠北影響處理工程。
王洪玉說:“待整個二期工程圓滿建成之后,將會進一步拓寬淮河下游洪水的排泄通道,促使洪澤湖的防洪標準從原來的100年一遇提升至300年一遇,為地區(qū)的防洪安全筑牢更為堅實的屏障?!?/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