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理·柯克離開這個世界十天后,他的追思會(中文媒體稱為追悼會,其實并不太恰當)在亞利桑那州格倫代爾州立農(nóng)業(yè)保險體育場舉行, 有幾十萬人參加。
這場追思會吸引了全球關(guān)注的目光。國內(nèi)也有許多媒體自媒體紛紛給予各種報道。在評論區(qū),我看到也有網(wǎng)友驚奇,這種“追悼會”和我們平時見到的不一樣。
是的,確實不一樣!萬斯說:“奪走查理的兇手本以為我們今天會舉行葬禮,但相反,我的朋友們,我們卻迎來了一場復(fù)興。”這句話是對這場追思會的最好注解!
這場追思會有許多感人場景,其中最讓人動容的,莫過于查理·柯克妻子在臺上流著眼淚公開原諒兇手!許多短視頻賬號截取了這個片段,這一場景確實讓人淚目!
可是,在評論區(qū)有不少人無法理解,那個人害了你的丈夫,你怎么還能饒恕他?甚至,還有人論斷查理的妻子是在“表演”。
說到底,說這類話的人并不了解查理夫婦的信仰,以至于一頭霧水,或者斷章取義。建議好好去看看查理妻子的發(fā)言,網(wǎng)上已經(jīng)有中文翻譯稿。
查理妻子在說出原諒兇手的話之前,她引用了書中的那句十架金句: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查理妻子選擇饒恕謀害她丈夫的兇手,是因為在她內(nèi)心里的美善力量比這個世界更大,比那惡者的能量更大!
人的生命和這個世界的運行絕非雜亂無章,也非善惡相爭不分勝負,而是那個終極性的美善力量在掌管,歷史的發(fā)展最終是走向——而不是脫離——祂的旨意。
所以,既然宇宙有一個終極性的美善力量,那么仰望祂的人,不是以仇恨對付仇恨,那只會激起更大的仇恨,也不是以惡制惡,那只會引起更大的邪惡。
仇恨從來就不是什么創(chuàng)造性的力量,唯有愛才是。正如查理妻子所說,“(對付)仇恨的答案不是仇恨,……答案是愛,永遠是愛!”
可以這么說,在Charlie Kirk的追思會上,他的妻子用最真摯的情感,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愛、寬恕與希望的故事。這個故事聚焦的是那個具有位格性的終極美善力量。祂掌管,祂行動,祂拯救,祂也審判!
當查理的妻子從這位終極性美善者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她看到的是破碎的心靈,她看到的是迷失的靈魂,包括那個因仇恨她丈夫的觀點而刺殺她丈夫的年輕人。
她恨的不是這個人,而是罪! 正是sin帶來了仇恨,帶來了私欲泛濫,并制造了“西方世界的迷失男孩”,就是“那些感覺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沒有信仰、沒有活下去的理由的年輕人”。
而查理生前所做的,就是要拯救這些失迷的年輕靈魂,包括那個奪走他生命的年輕人。
從查理妻子身上,我們看到饒恕的力量原來可以如此強大、堅韌,是因為其所依托的美善力量是那樣的強大、堅韌。惡不能消滅惡,恨不能制服恨,但愛可以!
查理妻子選擇饒恕,能讓她不用活在怨恨的牢籠里,可以得享真正的自由,愛和美善里的自由。并且,繼續(xù)鼓起勇氣和那些把怨恨、憤怒和仇恨放在年輕人心靈里的惡者作戰(zhàn),把他們引向充滿真理和美善的地方。
是的,她恨的不是人,而是罪!
有位朋友告訴我也有人說查理妻子是“圣母婊”。這種觀點同樣是誤解了饒恕。 查理妻子對兇手的饒恕,并不是無視這個人的罪,更不是要取消這個人在司法層面該承擔的責任。
每個人都應(yīng)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個人殺害了查理,在個人層面查理妻子饒恕了他,不再忌恨于他,但在公共層面他必須為他的罪付出代價。就算他能真心懺悔,靈魂可以獲救,但他的肉身仍要受到懲罰。
所以,查理妻子以仁慈良善饒恕兇手,和兇手接受公義的懲罰,并不矛盾。
兇手的心靈是被罪扭曲的,所以也成了一個警戒。正如查理妻子最后所呼吁的,“請選擇祈禱,選擇勇氣,選擇美好,選擇冒險,選擇家庭,選擇充滿信仰的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那位終極美善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