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漢代漆器、明代鑲紅寶石金冠逐一陳列;出土于河南的楚國青銅神獸與來自湖北的曾國銅镈鐘同臺展示……由全國37家文博單位館藏的160件(套)長江文明相關(guān)文物精品,9月23日亮相“江流萬古——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寶展”,共同回溯長江文明交流融合的壯闊歷程,探觸長江文脈的深厚底蘊。
“江流萬古——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寶展”展出的青銅神獸。 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玉文化是長江流域先民書寫的獨特篇章。在展覽開篇的“瓊琚凝華”單元,觀眾可以遍覽新石器時期至明清時代的代表玉作。展廳入口處是一件來自長江下游的“禮物”——良渚文化的獸面紋玉三叉形器,其類似“神靈面具”的造型,與后世商周青銅器紋飾有共通之處,突出反映了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
9月23日,參觀者在“江流萬古——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寶展”上觀看展品。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長江流域的漆文化是一部跨越8000年的美學(xué)史詩?!捌犴嵙鞴狻眴卧攸c展示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的漆器精品,楚式漆器的龍鳳紋與漢代漆器的云氣紋精妙入微、相映成趣。尤其是出土于湖北荊州天星觀2號楚墓的豬形酒具盒惟妙惟肖,器面豐富多樣的狩獵、宴飲場景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長江流域漆文化的獨特風(fēng)貌和審美意趣。
來到長江流域的青銅時代,神秘浪漫與靈動多元的氣息撲面而來,奇麗靈動的長江氣質(zhì)熔鑄于繁復(fù)精巧的青銅器中。25件承載著上游巴蜀文化、中游曾楚文化和下游吳越文化的精美文物,不僅呈現(xiàn)了長江全域青銅文明的輝煌歷史,更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對話”、交融的見證。
9月23日,參觀者在“江流萬古——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寶展”上觀看展品。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在“浮光躍金”和“土火之藝”單元則分別介紹金銀器的風(fēng)俗特征和陶瓷器的轉(zhuǎn)變過程,傳遞出古人對美好器物經(jīng)久不衰的熱愛,同時揭示了此類器物隨文明發(fā)展產(chǎn)生的器類更迭和演變,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新性與包容性。
“本次展覽中每個器類根據(jù)時代早晚排布,不僅可觀照器形的時代特點與演變,還能尋覓到長江文明起源、蓬勃、鼎盛、發(fā)展的文化基因?!北敬握褂[策展人、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考古研究部館員沈美辰說,展覽創(chuàng)新性地以玉器、漆木器、青銅器、金銀器、陶瓷器不同質(zhì)地的文物精品為載體,深入挖掘長江流域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文化交流、宗教信仰等多元信息,呈現(xiàn)“江流萬古”的特征。
據(jù)介紹,本次展覽精選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湖南博物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揚州博物館等文博單位館藏文物,旨在增進(jìn)公眾對長江文化的認(rèn)知與理解,進(jìn)一步闡釋“加強長江文明溯源研究和傳播展示”的重要意義。(記者喻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