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忙到腳不沾地,晚上想動又怕睡不著?你不是一個人。最新一項覆蓋約1.4萬人的研究,為夜間運動劃出了一條清晰的“安全線”——想要運動助眠不擾眠,關(guān)鍵在于掌握這個“黃金時間線”!
健康時報資料圖
運動助眠“黃金時間線”出爐:
睡前4小時是分水嶺
2025年4月,《自然·通訊》發(fā)表了一項研究,深入探討了晚間運動與睡眠之間的關(guān)系,并明確提出了一個“黃金時間線”:睡前至少4小時結(jié)束運動,是保證良好睡眠的關(guān)鍵。①
研究截圖
該研究共納入約1.4萬名經(jīng)常參與運動的成年人,平均年齡為37.89歲。研究人員將運動強度劃分為四個類別:輕度、中度、高度和最大強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 最推薦時段:睡前6小時以上運動
在此時間段,即使進行高強度運動,也不會對睡眠產(chǎn)生負面影響。例如,習慣晚上11點睡覺,下午5點進行高強度運動,有助于更快進入夢鄉(xiāng)。
換句話說,較早進行運動的人,不僅睡得早,還可能睡得更久。
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睡眠醫(yī)學中心黃偉偉在該中心公眾號刊文也提到,運動助眠的最佳時段推薦下午4~7點。此時體溫較高,運動后體溫下降有助于入睡。②
?? 可接受時段:睡前4至6小時運動
此時段適合進行輕度或中等強度運動,對睡眠不會太大。比如,習慣晚上11點入睡的人,晚上7點前可以做一些中輕度的運動,散散步、慢跑一會兒。
這個時間段對于大多數(shù)上班族來說也比較“友好”。
?不推薦時段:睡前2至4小時運動
該時段內(nèi)進行任何強度的運動都可能延遲入睡,且強度越高,影響越明顯。根據(jù)研究,假如習慣晚上11點入睡,在晚上8點多做高強度運動,入睡時間可能比做輕度運動晚36分鐘。
健康時報資料圖
總的來說,條件允許的話,建議睡眠與晚間運動間隔4小時或更長時間,如果晚上想要動一動,可以選擇強度較輕的運動。
四種助眠運動,
優(yōu)勢各不同
適當運動有助于提高睡眠質(zhì)量。此前,許多調(diào)查都顯示,運動的人明顯比不運動的人有更好的睡眠質(zhì)量,在堅持有規(guī)律鍛煉的人中睡眠障礙的發(fā)生率極低。③運動除了選對時間,方式也一樣重要。
1.有氧運動——提升睡眠質(zhì)量
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能顯著提升睡眠質(zhì)量。②
有氧運動可以提高人體的溫度,讓人全身得以放松。并且有氧運動所產(chǎn)生的適度疲勞感,也能刺激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最好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運動項目,中等強度以能說話不能唱歌為宜。④
2.力量訓練——減少醒來次數(shù)
適度的力量訓練可減少夜間覺醒次數(shù)。②2024年6月,《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力量訓練在改善睡眠,提升睡眠質(zhì)量方面效果也非常好。⑤
在家可以試試自重訓練,使用身體自重進行深蹲、俯臥撐和仰臥起坐、提踵等訓練,鍛煉核心力量和肌肉力量。
或者使用彈力帶進行肌肉力量訓練,可選擇調(diào)整不同強度和部位的練習,適合40歲以上人群的特定需求。
健康時報資料圖
3.柔韌性訓練——改善入睡困難
如瑜伽、太極,能放松身心,改善入睡困難。②廣州中醫(yī)藥大學一附院心血管科羅元等人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常練習太極拳可使全身骨骼肌周期性收縮和舒張,加強血液循環(huán),疏解郁氣,且其強調(diào)“腹式呼吸”,可以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功能活動,緩解失眠癥患者的高度緊張精神,從而達到陰陽調(diào)和。對于普通人,推薦24式簡化太極拳,易學易做。⑥
4.其他輕度活動——能改善睡眠
即使是輕度的活動,如散步或家務(wù)活動,也能夠幫助改善睡眠。這些活動雖然強度不高,但可以增加日間活動量,有助于晚上更好地睡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