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了粵港澳全運會的福,2025成廣州軌道交通開通大年,6月剛開通了3段地鐵,9月底又將迎來2條城際和2條地鐵。
不過為了趕全運會,交付的地鐵基本都是斷頭線,從之前的12號東西段、10號首通段,到現(xiàn)在的13-2和14-2都是斷頭交付。
特別是13號2期,到底是怎樣的建設(shè)難度,才讓線路建了足足8年,才斷頭交付4個站呢?
圖片
不過別看2025開通的線路,很多人覺得質(zhì)量不高,但不可否認沒有全運會,這5段斷頭線還開通不了。
你看10號線開通后,東曉南的工地就擺爛,中大站沒趕上開通,地鐵口到現(xiàn)在都沒看到,體育西拆解工作一提就是2030年后。
就比如9月底要開通的13-2和14-2,如果不是分段14號線沒準再等3-5年,13號線也根本不會2025年開通。
圖片
你想13號2期總共23個站,建了8年完工98%,就差臨門一腳,怎么會只甘心開通4個站。
就因白馬崗軌道鋪設(shè)進度沒趕上,沒辦法飛站通過,就只能先開通4個站,要是先通19個站還認了。
當(dāng)然也不能說是沒作用,天河珠村-天河公園開通后,增城新塘不用換乘5號線,就能直接一趟車坐到天河核心區(qū)。
此外2期4個站接入了地鐵4號線,天河公園可以轉(zhuǎn)11號環(huán)線,還能換乘地鐵21號,分擔(dān)了5號線客流壓力。
考慮全運會疏散客流的原因,廣州的軌道交通能開盡開,否則13號2期全線通車還要2026年,除非白馬崗能提前飛站。
圖片
白馬崗?fù)侠酃て谠缬雄E象可循,該站點是在二次環(huán)評才突然加入,目的是解決員村北部山頂?shù)某鲂校前遵R崗建設(shè)困難重重。
一個是老城區(qū)的地下管線多,還要下穿21號線,加上站點地塊權(quán)屬復(fù)雜,附近有軍事用地和立交橋。
施工處地質(zhì)軟弱,水位高,還要在21號線底板3米處小心挖掘,不能讓地鐵線路沉降,所以進展更為緩慢。
圖片
這就導(dǎo)致其他站點都已建成,具備了調(diào)試運行條件時,白馬崗軌道鋪設(shè)和站臺層都沒完成,甚至連飛站都不具備。
14-2先開通到樂嘉路沒得選,火車站的改造方案沒出,只能先斷頭開通運營,要接入火車站起碼再等個3-5年。
由于只到樂嘉站,嘉禾附近的市民想去火車站,換乘變得非常繞,基本失去接駁高鐵的意義。
不過線路方便從化、鐘落潭等地市民,可以快速的通行市區(qū),還能與12號線新市墟換乘,也利好白云新城和新市。
圖片
廣州9月除了這2條地鐵,還會開通是琶洲支線和廣州東環(huán),雖然也有不少槽點,但對全運會客流運載還是很不錯的。
不少市民覺得快車太少,機場-番禺南1小時的慢車35元,不如坐10塊錢的地鐵,班次多隨便坐,耗時也只多15分鐘。
而岑村和太和鎮(zhèn)附近居民又嫌慢車少,這幾個站的人只有慢車坐,等一趟車45分鐘,騎電動車或公交車去科韻路更快。
圖片
不過城際全運會分擔(dān)運力,作用應(yīng)該是不錯的,不同于普通市民的日常通行,游客和商務(wù)人士沒那么在意票價。
所以對于這個軌道開通大年,雖然市民吐槽質(zhì)量不高,但不可否認是有了全運會,2025才能開通這么多段地鐵和城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