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迎來一位最特殊客人,世界哭笑不得)
文章來源:牛彈琴公號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會面
我們常說,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有時,時代的轉折,比個人的轉身更讓人猝不及防。
聯(lián)合國大會,有不少很意味深長的瞬間。但最有風情的一張照片,我感覺,還是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的會面。
一邊也算是歐洲大國的女總理,另一位是美國最特殊的男客人。
那姿態(tài),那眼神,真是讓人印象深刻。我看到,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各種討論。
沙拉確實很帥,但國際政治,帥是不頂飯吃的。
權力的舞臺上,從來只認角色,不看來路。
梅洛尼的眼神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
我看到,作為美國最特殊的客人,在紐約,不僅梅洛尼會見了他,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等很多政要都會見了他。
要知道,一年前,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敘利亞人不敢想,全世界都想不到。
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與魯比奧、馬克龍和澤連斯基會面
一年前,就是這個沙拉,還是西方國家眼中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美國更懸賞1000萬美元誓將他緝拿歸案。
因為他當時還叫朱拉尼,他曾是敘利亞 " 基地組織 " 創(chuàng)始人,他還一度加入過 " 伊斯蘭國 ",他雙手沾染過很多美國人的血。
不然,美國也不會開出1000萬美元的天價!
美國發(fā)布的懸賞告示
但現(xiàn)在,美國卻對沙拉敞開了熱情的懷抱。
很簡單,沙拉推翻了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巴沙爾是美國和西方的敵人,那推翻巴沙爾的沙拉,自然就是朋友。
全世界卻有點哭笑不得。
所以,我還看到一張對比照。
2006年,沙拉是囚犯,他因為安裝路邊炸彈,被駐伊美軍關進了監(jiān)獄;
2017年,沙拉是恐怖分子,美國懸賞1000萬美元,要將他緝拿歸案;
2025年,沙拉成了美國貴賓,美國拒絕向巴勒斯坦領導人頒發(fā)入境簽證,卻對沙拉熱情歡迎,還讓沙拉在聯(lián)合國大會發(fā)表演講。
圖為網(wǎng)傳的對比照
要知道,被拒絕入境的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巴斯,只能發(fā)表視頻演講。
原則在哪里?
很多美國人就很憤懣。
畢竟,聯(lián)合國總部在紐約。2001年的紐約911事件,就是 " 基地組織 " 干的,3000多人死亡,改寫了美國和世界歷史。
我看到,有憤怒的美國網(wǎng)友就感嘆:你這周在紐約閑逛時,很可能碰到 " 基地組織 " 負責人 …… 美國人,請你們記住這一點:你們的政府將吊銷那些對以色列說壞話的外國人的簽證;與此同時,你們的官員正忙著與敘利亞 " 基地組織 " 分支的領導人握手。
請注意:我上面提到沙拉,頭銜是敘利亞政權領導人;美西方則很簡單,敘利亞總統(tǒng)。
他真的是總統(tǒng)嗎?
必須看到,他是推翻巴沙爾政權上臺,這個總統(tǒng)是自封的,沙拉宣布會最終選舉,但選舉遲遲還未舉行。
如果是推翻的是一個親西方政權,你看美國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
歷史沒有假如,但現(xiàn)實的對比,總是如此刺眼。
更要看到,敘利亞國內還不平靜。不久前,一些支持沙拉的勢力,對敘利亞阿拉維派、雅茲迪人、德魯茲人,甚至基督徒各種殺戮,震驚了全世界。
西方更多表示了沉默。
當殺戮者戴上領帶,曾經(jīng)的吶喊似乎也悄然失聲。
紐約街頭的廣告車
所以,這次,在紐約街頭,據(jù)說一些敘利亞人租用了20多輛流動廣告車,上面貼著大幅的標語:這個 " 伊斯蘭國 " 恐怖分子,今天來到了紐約。
屏幕上,則是令人震驚的殺戮影像,幸存者的含淚控訴,以及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數(shù)百個村莊被毀,20萬以上平民流離失所,數(shù)千人喪生 ……
但沙拉依然是美國的貴賓。
在紐約,他享受著阿巴斯根本無法享受的待遇,他完成了自己最華麗的轉身。
西方媒體還感嘆,他是1967年以來第一位在聯(lián)合國發(fā)表演講的敘利亞總統(tǒng)。
澤連斯基也和他熱烈擁抱,宣布烏克蘭和敘利亞恢復外交關系 ……
我看到,在紐約,沙拉還接受了美國中情局前局長彼得雷烏斯的采訪。
沙拉接受了美國中情局前局長彼得雷烏斯的采訪
彼得雷烏斯曾是駐伊美軍總司令,就是在他任上,沙拉因為安裝路邊炸彈被逮捕,然后被美軍關押了5年。
也算是故人見面,果然其樂融融。
我看到,網(wǎng)上有人模擬了他們之間的一段對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看著像是模擬的)。
彼得雷烏斯詢問:" 你現(xiàn)在對美國有什么看法?"
沙拉回答:" 作為一名溫和的恐怖分子,我在美國感覺就像在家一樣。"
下面留言區(qū),另一個網(wǎng)友還添加了一句。
沙拉還追加了一句:" 老板,財務部門還沒有處理我的費用,你能查一下嗎?"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美國媒體曾披露,當年中情局投入重金,訓練和武裝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即便他們與 " 基地組織 " 有關聯(lián)。沙拉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
昨日獄中囚,今日座上賓,其間或許只隔著一紙秘密撥款單。
最后,怎么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這真是一個很 " 勵志故事 "!
一年前,他還是美國誓要捉拿的恐怖分子;一年后,他就成了美國的座上賓了。
沙拉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在這個賽道,毫無疑問,他也是最近10年來無可爭議的第一人。
只是這 " 勵志 " 的背后,有多少現(xiàn)實政治的冷酷與荒謬。
莫迪沒上臺前,也曾被美國拒絕入境,但畢竟美國只是拒絕;沙拉可是懸賞1000萬美元的恐怖分子?。?/p>
手上沾染美國人的鮮血,真的重要嗎?
我們真不能低估美國政策的靈活性。
第二,還是祝福敘利亞好運吧。
當然,我們中國人還講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從惡魔轉為圣人,至少在傳說中,我們也不少看到。
還是祝敘利亞人好運吧。
幾十年的內戰(zhàn),多少妻離子散,多少血淚故事。國泰民安,總是我們普通老百姓最大的福。
不知道沙拉帶給敘利亞的,會是持久的和平,還是新的動蕩?
別忘了,西方政策的靈活性,不排除有一天看膩了沙拉,轉眼又挑中了一個新候選人。
今日的劇本,或許早已為明日的反轉埋下了伏筆。
沙拉發(fā)表演講
第三,這個世界變化確實太快了。
有的人粉墨登場,有的人卷土重來,有的人華麗轉身,有的人梅開二度甚至三四度。
我們還是要擦亮慧眼,看到這個世界的復雜,有時可能也是無奈,甚至麻木。
在喧囂的變局中,保持清醒的觀察,本身就需要一種定力。
今天早上看一篇 BBC 的文章,結尾就這樣寫道:
6年前,特朗普在聯(lián)合國演講,對于他的夸夸其談,臺下聽眾還報以笑聲;6年后,他們大多沉默以對。
" 我真的很擅長這些事。" 特朗普則告訴世界領袖們," 你們的國家正在走向地獄。"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