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8”樓市新政出臺已經一個半月,又恰逢“金九銀十”傳統(tǒng)銷售節(jié)點,市場的每一個變化都備受關注。市場成交如何?“紅盤”有哪些特質?未來房地產市場如何走?
9月19日,新京報貝殼財經會客廳舉辦以“新政滿月 樓市觀察”為主題的沙龍活動,邀請北京建工地產副總經理付振、金隅地產北京中心營銷負責人劉瀟、我愛我家集團公共事務中心總經理劉波等嘉賓,一同拆解新政以來的市場交易密碼。
市場動向:
到訪量增長明顯,成交量上漲有限
一個半月前的8月8日,北京出臺樓市新政。其中指出,符合本市商品住房購買條件的居民家庭,購買五環(huán)外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限套數(shù)。這是繼去年“9·30”政策非京籍社保年限“五環(huán)內5改3”“五環(huán)外5改2”后,北京在限購政策上的又一重要調整。
同時,北京出臺了公積金“組合拳”。如今,新政落地已經超過一個月,同時市場進入“金九銀十”的節(jié)點,樓市有何變化?
金隅地產北京中心營銷負責人劉瀟。新京報記者 李學浩 攝
劉瀟表示,當前公司主力銷售的項目為十八里店的兩個項目。8月新政出臺后,兩個項目的實際到訪量確有提升,與7月相比,每個項目到訪量增加約100組。不過,實際成交量較7月增幅有限。經分析成交客戶發(fā)現(xiàn),新政后成交群體多為前期已到訪客戶,新政或為其注入購房信心,或使其獲得購房資格,但并未對這兩個項目形成強刺激。新政帶來的市場熱度僅持續(xù)約兩周,之后便無明顯變化。
付振表示,從公司旗下重點項目來看,新政后各項目到訪量均有提升,單盤日均到訪量維持在170-190組,較7月初(136-150組)有所增長,客戶對市場動態(tài)及新入市項目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不過,認購量未同步改善,8月11日至9月7日的近4周內,單盤平均認購量與新政前相比無顯著變化。
“從客戶畫像來看,改善型需求逐步釋放,推動高端項目成交占比上升;剛需項目成交保持穩(wěn)定。在市場下行周期中,改善型客戶支付能力較強,購買力受經濟環(huán)境波動影響較小。尤其當前北京主城核心區(qū)加大住宅用地供應,為高端客戶改善置業(yè)提供了更多選擇?!备墩裱a充道。
北京建工地產副總經理付振。新京報記者 李學浩 攝
新政后二手房市場表現(xiàn)如何?劉波介紹,8月二手房市場數(shù)據(jù)呈現(xiàn)一定積極信號,但政策的實際拉動作用需客觀看待。8月整體交易量較7月上漲4.3%,但難以直接判定為新政單一因素驅動。不過從帶看量來看,政策激勵效果明顯。新政后通州、昌平區(qū)域的部分門店帶看量上漲40%,可見市場仍存在購房需求。分區(qū)域來看,根據(jù)我愛我家成交數(shù)據(jù),昌平區(qū)二手房市場表現(xiàn)突出,8月成交量環(huán)比增長36.8%、同比增長29.5%,是對新政接受度較高的區(qū)域之一。從客群結構來看,剛需是成交主力,兩居室成交占比超54.5%,滿足基本居住需求的房源仍是市場交易核心。
我愛我家集團公共事務中心總經理劉波。新京報記者 李學浩 攝
對于新政成效,劉波認為,從歷史交易趨勢分析,北京二手房月成交量超2萬套的情況,僅出現(xiàn)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及2024年12月,近年來多數(shù)月成交量集中在1.1萬-1.6萬套。歷次政策對交易量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在政策出臺后的1到2個月比較明顯,之后有所回落。
解碼“紅盤”:
剛需、改善、高端項目各有“熱銷密碼”
縱觀目前的北京新房市場,有部分項目表現(xiàn)突出。這些“紅盤”具備哪些共同特質?
參會的一房企營銷負責人將熱銷項目分為三類,并總結了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在其看來,剛需剛改類項目需同時滿足五大核心條件才能實現(xiàn)熱銷:臨近地鐵,交通便利性強;戶型贈送空間充足,可通過優(yōu)化設計降低戶型面積,進而控制總價,降低購房門檻;板塊供需關系優(yōu)質,若板塊內僅1個新盤在售,競爭壓力小,更易吸引客群;產品配置適當超配,超出同價位剛需項目的基礎標準;總價低,契合剛需剛改客群的預算范圍。
“如果缺失1個條件,銷售表現(xiàn)就次之;缺失2個及以上,則銷售難度顯著增加?!边@位房企負責人如是說。
對于改善型項目,該負責人認為,核心競爭力集中在四個維度:區(qū)位優(yōu)質,需兼顧改善居住品質與通勤便利性;產品配置高階,較剛需項目再升級,能夠激發(fā)客戶的購買欲望;供需關系平衡,同等級別的改善型項目數(shù)量少,避免過度競爭;開發(fā)商口碑良好,且價格適中。
對于絕對高端項目,這位房企負責人表示,關鍵在于“地段+產品+價格支撐”。地段是核心要素,需位于城市最優(yōu)區(qū)位;產品定位頂級,打造同區(qū)域內的標桿品質;周邊二手房價格需處于高位,為項目高售價提供市場支撐。
此外,付振補充道:“在市場下行期、地價水平可控的背景下,兩類項目仍具備市場熱度:一是主城區(qū)核心地塊、軌交沿線的剛需項目;二是高能級、低資金壓力板塊的項目?!?/p>
值得關注的是,“好房子”規(guī)定下,新入市樓盤優(yōu)勢明顯,老盤項目該如何破局?
對于老盤銷售,前述營銷負責人認為,當前主要通過自身優(yōu)化提升競爭力,包括提高產品配置、加強項目展示、加快施工進度縮短交付周期等,但這類措施僅能實現(xiàn)10%-20%的穩(wěn)步提升。從市場層面來看,老盤銷售更多仍需政策支持,期待后續(xù)出臺相關利好政策。
業(yè)內建言:
可考慮推行個稅全額抵扣房貸利息
新政疊加“金九銀十”銷售節(jié)點,接下來的市場會怎么走?
上述房企營銷負責人認為,若未出臺強有力政策,市場大概率將持續(xù)下行。不過,從成交來看,新房成交數(shù)據(jù)受新盤入市影響較大,若當月有新盤集中入市,成交量或有所好轉;若以平銷樓盤為主,成交量則可能繼續(xù)下滑。“北京整體住房需求基數(shù)仍較龐大,從開發(fā)商的拿地傾向不難看出,其對這座城市的市場需求潛力顯然持認可態(tài)度,但現(xiàn)行政策還有進一步優(yōu)化空間?!?/p>
分析來看,北京“8·8”樓市新政在限購松綁方面,僅僅是松綁了五環(huán)外的購房套數(shù),由于北京需疏解非首都功能,全面解除限購的可能性較低;同理,解除外地人二手房購買限制的可行性也較小。
不過,上述房企營銷負責人建議,可考慮推行個人所得稅全額抵扣房貸利息,針對性強且效果顯著。他以100萬元房貸舉例稱,月供4000-5000元,若購房者月繳個人所得稅2000-3000元,如果允許全額抵扣,月供壓力可減少40%以上,甚至近半。
在其看來,隨著新政下首付門檻降低,當前剛需購房者的核心痛點是按揭壓力——對未來工作穩(wěn)定性、收入增長預期的擔憂,制約了其購房決策。若出臺該政策,將有效緩解剛需客群的月供壓力,大幅提升其購房積極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段文平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劉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