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網易新聞時,總看到有人在評論區(qū)傾訴生活的難:有人抱怨工資不夠花,盼著親友能多幫襯;有人糾結感情里的付出,覺得自己的真心沒被善待;還有人困在遺憾里,總問“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稍介L大越明白,生活從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一步一步掙出來的,那些想靠“討”來的安穩(wěn),早晚會讓你弄丟最珍貴的自己。
別太期待別人的打賞,那是用靈魂換的零碎。前陣子網易新聞“人間故事”欄目里,有位叫小琳的95后分享過自己的經歷:為了留在實習的互聯網公司,她每天幫同事訂咖啡、改方案到凌晨,甚至在領導說“你再主動點”時,硬撐著陪客戶喝到胃出血??勺詈筠D正名額下來,卻沒有她的名字——領導說“你很會做事,但少了點自己的想法”。她后來才懂,那些靠討好換來的“存在感”,不過是把自己活成了別人的附屬品,連最基本的職業(yè)底線都丟了。就像你為了伴侶的認可,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為了父母的滿意,勉強接受不愛的人,看似換來了暫時的安穩(wěn),實則是在一點點消耗自己的靈魂,到最后連“我想要什么”都答不上來。
沒有人活得一無是處,也沒有人能活得了無遺憾。網易新聞“凡人微光”板塊曾報道過一位環(huán)衛(wèi)工阿姨:她每天凌晨四點清掃街道,手上滿是裂口,卻總在撿到別人丟失的錢包時,蹲在寒風里等失主;她沒讀過多少書,卻用攢了半年的錢,給山區(qū)孩子買了幾十本課外書。有人問她“會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太苦”,她笑著說“苦是苦,但看到孩子收到書時的照片,就覺得值了”。反觀我們,總在為“沒考上理想的大學”“沒留住喜歡的人”而自我否定,卻忘了自己曾在考試前挑燈夜讀,曾為了在乎的人真心付出過。生活本就沒有“完美劇本”,就像那篇報道的標題寫的:“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不算白費,你的每一次遺憾都是成長的伏筆”。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再也沒力氣更壞了。去年網易新聞“生活相對論”欄目里,創(chuàng)業(yè)者阿哲的故事讓很多人破防:他開的線下門店因疫情接連倒閉,欠了近百萬外債,父親又突發(fā)腦溢血住院,最難的時候,他每天在醫(yī)院走廊打地鋪,白天送外賣,晚上幫護工照顧父親。有次送外賣時遇到暴雨,電動車壞在半路,他抱著餐盒在雨里哭,卻還是咬牙跑了三公里把餐送到客戶手里。后來他靠著短視頻分享創(chuàng)業(yè)經歷,意外收獲了很多關注,還開了一家線上電商店,慢慢還清了外債。就像你現在覺得走不下去的坎——可能是工資不夠還房貸,可能是感情出現裂痕,可再難也不會比“沒飯吃、沒路走”更糟。只要你不放棄,那些熬過來的苦,終會變成照亮前路的光。
對生命而言,接納才是最好的溫柔。前幾天刷到網易新聞的一條熱評,有位網友說:“今年最想通的一件事,是接受閨蜜結婚后我們慢慢疏遠了。以前總糾結‘為什么她不陪我了’,后來才懂,她有了新的家庭要照顧,我也有了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不是感情淡了,而是我們都在各自的人生里好好走下去。”是啊,接納不是“妥協”,而是對生活的溫柔以待:接納朋友的漸行漸遠,因為你們都有了新的旅程;接納愛人的離開,因為彼此本就不是同一條路的人;接納工作里的不順利,因為這是成長必須經歷的打磨。就像接納秋天的落葉會凋零,才能等到春天的花開;接納當下的不完美,才能迎來更好的自己。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你沒法改變房價很高、工作很累的現實,卻能選擇自己的心態(tài):既然沒有凈土,不如在下班回家后,泡一杯茶讀一本喜歡的書,把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既然沒有如愿,不如把沒考上的證書、沒做成的事,當成下一次努力的目標,而不是陷入抱怨里。別總在眼眶一紅時就覺得“人間不值得”,網易新聞“城市夜歸人”欄目里,記錄過凌晨三點的城市:寫字樓里還有人在改方案,菜市場的攤主已經開始卸貨,外賣小哥頂著寒風穿梭在街頭……所有人都在用力活著,又不是只有你滿腹委屈。
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二字,但也沒有誰的生活是“絕望”二字。與其盼著別人給你光,不如自己活成太陽——靠自己掙來的工資,花得踏實;靠自己熬過來的難關,過得安心;靠自己選擇的人生,走得堅定。往后余生,愿你能放下對別人的期待,接納生活的不完美,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把日子過成想要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