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秋分,第八個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也快到了。今年秋分有點“趕”,白天黑夜差不多長。過了這天,白天越來越短,夜里越來越?jīng)觥?/p>
宜春的田野早變了樣,稻谷黃得像撒了金粉。
辣椒紅得扎眼,柿子掛枝頭像小燈籠。“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老輩兒的話記準了??勺罱修r(nóng)友犯愁,晝夜溫差突然拉大咋整?
未來三天,宜春夜間最低15℃,白天最高25℃。早晚涼颼颼,中午還帶點熱乎氣,衣裳穿脫麻煩。
去年這時候,鄰縣玉米因溫差大,倒伏率多了5%。曬谷場得盯緊,潮氣重了糧食容易捂出霉點。豐收節(jié)要辦得熱鬧,可地里活計更不能松勁。
螃蟹肥了,菊花開了,嘴饞的別貪多——性寒。
有農(nóng)婦說:“前兒收稻子,早上穿褂子,晌午就冒汗。”天氣像娃娃臉,說變就變,隨身帶件薄外套穩(wěn)當。今年秋糧能增產(chǎn)不?
看這滿田的穗子,心里有底。可也得防著,突然來場秋雨,曬好的糧食又得重攤?!扒镌骑h逸,秋水如鏡”,景是好,可農(nóng)友哪有閑工夫看?
都在地里搶收呢,耽誤一天,可能少收半車糧。去年有戶人家,就因為晚曬兩天,玉米賣相差了,少賺兩千。
這事兒擱誰身上不心疼?
莊稼人最見不得辛苦白費。專家說,秋分后重點防“早晚冷、中午熱”的“陰陽天”。地溫忽高忽低,剛種下的麥種容易“鬧脾氣”——出芽慢。
要我說,種麥前先測測土溫,穩(wěn)當12℃以上再下種。豐收節(jié)的鑼鼓快敲響了,可地里的活計還得細著來。想知道更多秋分農(nóng)事巧招?
點關(guān)注,明兒接著嘮。天氣說變就變,具體還得看當?shù)貧庀笳景l(fā)的預(yù)報。您家地里啥情況?
秋分后打算咋忙活?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