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號晚上,巴西那邊傳來個壞消息,直接讓國內(nèi)學術圈炸鍋。
北大的俞孔堅教授墜機身亡,終年62歲!
這消息一出來,不管是他的學生還是圈內(nèi)的同行,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
因為就在9月4日,俞教授還穿著西裝在行業(yè)論壇上發(fā)表演講。
怎么才20天,就突然天人永隔了?
更讓人揪心的是,這場事故不止帶走了俞教授一個人。
當時飛機上還有另外4位同行者,都是各自領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結果一個事故,一個人都沒活下來.....
說起俞教授,景觀設計圈內(nèi)沒人不認識他。
1995年從哈佛大學博士畢業(yè),2年后年就回國創(chuàng)辦了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
從那里畢業(yè)的研究生碩士和博士就有700多名。
不僅如此,俞教授還是《景觀設計學》的主編,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這些年,他拿的獎更是能排一長串:景觀設計界最高獎的“奧伯蘭德獎”,全球只有300人,俞教授就是其中一人。
咱們平時常說的“海綿城市”,就是俞教授最早在國內(nèi)推廣的理念之一。
現(xiàn)在很多城市下雨不積水,路邊的公園能存水、凈水,背后都有他的心血。
這次他去巴西,也不是為了旅游,而是要拍一部叫《海綿星球》的紀錄片。
他想把“海綿城市”的理念帶到全世界,讓更多人看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能。
可誰能想到,這部還沒拍完的片子,成了他未完成的遺憾。
更讓人淚目的是俞教授留下的最后一段影像。
在他離世當天,發(fā)了一段3分鐘的視頻,一件紅色T恤,背著個斜挎包。
對著鏡頭笑著說:“我的探秘,才剛剛開始....”
隨著事情的發(fā)酵,警方披露了墜機細節(jié)。
飛行員想中止降落,結果飛機一下子就掉高度,“咚”一下砸地上,接著就炸了。
后來查出來,這飛機居然是1958年造的!
都快70年的老飛機了,部件肯定老化了,說不定早就有問題了。
或許這也是這次事故最根本的原因......
很多網(wǎng)友得知這個噩耗后,都繃不住了。
有人說“俞教授多么才華橫溢的學者,對國家做出很多貢獻,就這么沒了,太可惜了?!?/p>
“一位把城市變成公園的倡導者就這樣隕落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老話說“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俞教授走了,不只是他家里人難受,學生難受,整個學術界都少了個頂梁柱。
如今人雖然離世,但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留下的理念,永遠不會磨滅。
不得不感嘆,生命實在是太脆弱了,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
所以該珍惜就得珍惜,等錯過了后悔也來不及了....
希望俞教授一路走好,他沒做完的“探秘”,總會有人替他接著走下去!
每天3分鐘,點我主頁,解鎖全球科技最新發(fā)展,與社會時事內(nèi)幕!這篇文如果您覺得可以,麻煩您動小手----收藏點贊關注----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2025-09-24 21:23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在巴西墜機遇難
紫牛新聞2025-09-24 22:59:00中國著名建筑師俞孔堅巴西遇空難,失事飛機1958年制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