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wǎng)9月25日消息:商家促銷返利,卻被“蛀蟲”盯上了。日前,上海市長寧區(qū)檢察院就辦理了一起公司“內鬼”暗箱操作騙取公司返利的案件,三名被告人因詐騙罪獲刑。
2024年年初,某知名輪胎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的零售門店推出一款新春促銷活動。消費者在線下零售門店購買并安裝指定規(guī)格輪胎,現(xiàn)場注冊小程序會員并如實上傳相關信息后,即可獲得每條輪胎60元的返利,返利由公司通過微信紅包直接發(fā)放給消費者。
鄧某某在該公司下游某服務商擔任銷售代表,日常負責輪胎的銷售業(yè)務?;顒油瞥龊蟛痪?,他便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漏洞——在實際操作中,消費者只需要上傳零售門店賬號、車牌信息和車輛現(xiàn)場作業(yè)圖、指定輪胎編碼三個要素,也就是說,只要湊齊這三個要素,就算沒有真實的購買記錄,也能獲得返利。鄧某某便試著虛構了幾筆訂單,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返利。
嘗到甜頭的鄧某某野心迅速膨脹,他索性放開手腳,準備“干票大的”。鄧某某以維護賬號的名義,向自己負責的幾家零售門店要來賬號,并設立子賬號方便后續(xù)操作。刷單時,他將提前拍攝好的車輛信息上傳到活動頁面,并輸入指定輪胎編碼,之后則會生成一個動態(tài)二維碼,這時,只要有用戶在幾分鐘之內掃描二維碼注冊會員便可獲得返利。由于該活動限制每個微信賬號只能返利一次,為了牟取更多利益,鄧某某將這個“薅羊毛”的消息在微信上廣泛傳播,甚至在回鄉(xiāng)期間去菜市場招攬“刷手”。一旦有下家成功拿到返利,鄧某某再和下家進行分成。
據(jù)了解,短短一個月時間,鄧某某虛構了3000余條輪胎購買記錄,騙取補貼達人民幣19萬余元。無獨有偶,鄧某某的同事吳某某、陳某某也以同樣的方式大量虛構訂單騙取返利,其中,陳某某騙得12萬余元,吳某某騙得7萬余元。
2024年7月,公司巡查后臺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久,鄧某某等三人被抓獲歸案。到案后,三人如實供述上述罪行,并自愿認罪認罰。案發(fā)后,鄧某某等三人已向被害單位退賠全部損失,并獲得對方諒解。
長寧區(qū)檢察院審查本案認為,鄧某某等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財物,其中被告人鄧某某、陳某某系數(shù)額巨大,被告人吳某某系數(shù)額較大,三人均已觸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案發(fā)后,公司在該院建議下開展堵漏建制,一方面針對本案中出現(xiàn)的風險漏洞及時進行整改,并同步升級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對公司下游服務商、零售商組織業(yè)務培訓和管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最終,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判處被告人鄧某某、陳某某、吳某某有期徒刑二年九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刑罰,宣告緩刑二年九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并各處罰金。
檢察機關提醒,虛假刷單騙取返利不僅違反法律法規(guī),還嚴重破壞市場秩序和社會誠信;公司也應及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關鍵崗位和重點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