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基層:流程“害死人”(一):甩鍋!
碧翰烽/文
流程是什么?
字面意思就是“水流的路程”。
流程又是規(guī)矩。
水流有自然而然的規(guī)矩,工作當中有習慣或制定的規(guī)矩。
1
楊國忠說,“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規(guī)矩。”
李善德是一名九品下的基層小吏,相當于沒品沒級,在長安工作了十八年,才能買一套房子,而且還得要貸款。
這不就是楊國忠口里的“弱者”嗎?一些在流程中需要背鍋的事情,不就得找這樣的“弱者”去背嗎?
“弱者”自會中規(guī)中矩,不然就會惹來禍端。
后來,李善德僅僅是懟了楊國忠?guī)拙?,哪怕有運來鮮荔枝的莫大功勞,也是全家流放嶺南。
小紅是寶玉怡紅院里的一個小丫頭,她級別太低,以至于寶玉看到她,竟然叫不出她的名字。
而小紅和寶玉的對話,引來了大丫頭們的嘲諷,認為她在耍心機,違背了怡紅院里的流程規(guī)矩,為的就是接近寶玉。而流程當中,小紅是沒有資格接近寶玉的,只能做外圍的事情。
2
從嶺南運鮮荔枝的任務從何而來?
就是楊貴妃想吃鮮荔枝。楊貴妃想吃,圣人自然就得滿足。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p>
僅此都可想象運送荔枝的艱難。
在當時的條件下,運送新鮮荔枝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不是什么肥差,而是一道催命符,每一個衙署都避之不及。
如果是一道肥差,不說是為圣人辦差,可以立功;而且可以從中撈取不少油水。有誰會輕易放過,還哪有可能通過流程流到基層去。
電視劇《瑯琊榜》中,譽王與靖王為了“賑災”之事發(fā)生爭論,都要向皇上領這份差事。靖王想的是一心為了災民,防止賑災款落入貪官之手;而譽王的確就是在打賑災款的主意。
顯然,賑災之事看似辛苦,卻是一樁肥差。
但更多的事情,往往是“上頭一句話,下面跑死馬”。
基層的辛酸,往往難以述說。一方面是上頭的高標準高要求;另一方面是基層客觀條件的低標準少資源。
3
既然不是什么肥差,甚至是道催命符。
那些官僚就會想方設法將鍋甩出去。甩,當然是有流程的。
于是李善德在抄目里,看到了一場馬球盛況:尚食局推給太府寺,太府寺傳給宮市使,宮市使推到嶺南朝集使,嶺南朝集使又移文至司農寺。司農寺實在傳無可傳,只好往下壓,硬塞到上林署。
一級一級往下甩,只要還有下一級。
上林署,再沒有往下的機構了,甩無可甩,只好找個替死鬼。
可是,大家久居官場,個個精明得很,都曉得這鍋不好背。
恰巧這個李善德剛好不在,又是個老實人,還正在為買房而激動,想想有一道肥差,可以改變自己房奴的命運,“上套”就是必然的了,何況是領導給你“上套”,又怎么可能完全避開呢?
畢竟,領導是擅長畫餅的。
最終,李善德成了最后一公里。
4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這就是流程。
誰叫你正好處在這個低處。你不去背,誰來背?
問題是,水流到低處,還會有廣闊博大的海洋或湖泊能夠容納,有這個“背”的能力。這個低處是有能量的,而且無窮無盡。
李善德有這個能量嗎?除了一張“敕令”,其它的都得仰仗各個方面的配合與支持。
有的會認這個“敕令”,有的卻并不認這個。
嶺南五府經略使何履光就認為他是個騙子,要把他拉出去沉了珠江,差點連命都沒有了。
因為在大家看來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務,怎么還會有“敕令”?豈不是讓他這個嶺南大帥臉上無光?
所以說,流程之上的任務是不是科學?有沒有評估過?流程之中的環(huán)節(jié)是不是管用?有沒有測試過?流程之末的基層是不是可行?有沒有能量撐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