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頭條訊(融媒體記者 蘭芳)9月25日,第二十屆群星獎廣場舞終評迎來了一場跨越山河的聚會——來自全國的34支廣場舞隊伍帶著各自的地域風(fēng)情在山城重慶共舞競技。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選送、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組織演出的《彈起弦子跳腳來》,以“高山跳成平場地,阿妹跺爛繡花鞋”的氣勢,擊中了觀眾的心。
當(dāng)龍頭四弦琴的弦音錚然響起,舞臺像是切換了時空——不再是現(xiàn)代化的體育館,而是云南的山間壩子,月夜下燃起篝火的歡聚場。來自楚雄城鄉(xiāng)小鎮(zhèn)、田間地頭的女子們,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歡快起舞。場館如春,瞬間開滿了“馬纓花”,那是她們頭上的雙花球,隨著咚咚的左腳舞步熱烈搖擺。大家把千層底跳穿,把繡花鞋跳爛,讓全場觀眾感受獨屬于云南的狂歡和浪漫。不跳不盡興、不舞不痛快的生命張力將賽場“控”成了節(jié)慶的現(xiàn)場。
《彈起弦子跳腳來》的根,深扎在楚雄州牟定縣被譽為彝族歷史文化“活化石”的左腳舞中。這門古老的藝術(shù),傳承已近千年,是歌、舞、樂三位一體的民族瑰寶。在節(jié)目編排中,女性的柔美與力量不再是對立的概念,而是通過閃膝、踢腳、翻身、轉(zhuǎn)跳等極具辨識度的動作,達成巧妙的融合與平衡。節(jié)奏明快、情緒熱烈的舞步,是用身體在述說一個民族的故事:高山勞作的身影,節(jié)日歡慶的喜悅,還有對生活最直白滾燙的熱愛。
《彈起弦子跳腳來》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已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舞臺表現(xiàn),榮獲第六屆云南省群眾文化“彩云獎”廣場舞第一名,并斬獲全國廣場舞大賽“優(yōu)秀廣場舞團隊”稱號,更榮登2025年《非遺晚會》的舞臺,獲得了來自專業(yè)領(lǐng)域和廣大群眾的雙重認可。
它的成功,是云南深耕群眾文化土壤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場舞這項發(fā)源于民間、扎根于日常的群眾文化活動,在神州大地上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自上屆群星獎首次將其納入評選門類,便昭示著這種“草根藝術(shù)”正式登上了國家級的藝術(shù)殿堂。
在此背景下,云南在全省創(chuàng)新推出“遇見云南”夜間民族特色廣場舞活動,并以此為載體,打造具有鮮明辨識度的云南夜間民族文化品牌,激發(fā)夜間消費活力,助力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此外,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的“云南舞蹈大家跳”活動,系統(tǒng)性地傳承和弘揚云南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培養(yǎng)了一批“群眾舞蹈家、群眾舞星、群眾網(wǎng)紅”。通過全省范圍的廣場舞展演、“四季打跳”季節(jié)性活動以及“舞動彩云南”線上推廣等形式,多角度展現(xiàn)云南舞蹈魅力,讓群眾成為文化活動的真正主角,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舞蹈不再只是舞臺上的表演,而是可參與、可體驗、可帶走的“云南生活”本身。
弦子聲落,掌聲如雷。重慶的這一夜過去了,但源自云南深山的舞蹈脈動,卻通過這個舞臺,傳得更遠。真正的“星”光,并非遙不可及,它就蘊藏在滿懷熱忱的普通人之中,在他們每一次忘我的跳躍與歌唱里,鮮活怒放。
圖 群星獎組委會
責(zé)編 劉榕杉
校對 童文文
審核 李元
終審 楊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