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總往外跑的老人,大多離不開三個關(guān)鍵條件。
第一類是身體底子好的,腿腳利索、沒啥大毛病。云南70歲老大哥每天快走五公里,退休后每年去兩三個省。
他說趁走得動多看世界,身體確實是旅行的“通行證”。第二類是手頭寬裕,還舍得為自己花錢的。有老姐妹年輕時攢積蓄,退休工資不低,每年出國旅行。
她覺得錢留著不如花在自己身上,孩子有孩子的生活。
身邊不少老人有錢卻舍不得花,最后錢在人累垮,挺可惜。
第三類是心態(tài)年輕,把旅行當樂趣的人。西安同歲大姐退休工資不高,每年攢錢去城市住半個月。她背雙肩包拍照寫日記,說心沒老哪兒都能找到快樂。
這三類老人,身體是基礎(chǔ),錢是底氣,心態(tài)是動力??煽纯瓷磉叄簧倮先讼萑搿皬U物式”養(yǎng)老,曬太陽買菜成日常。
有的因文化低跟不上時代,連手機亮度都調(diào)不好,干脆放棄嘗試。有的子女忙沒人陪,只能默默守著電視,日子過得沒滋味。
還有老人退出社交圈,覺得聚餐攀比沒意思,不如在家清靜。他們不是孤僻,是看透了無效社交,想守護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
農(nóng)村老人更難,有的65歲還種地,攢錢舍不得花,病了硬扛著。城市里養(yǎng)老金有差異,上海教師每月五千八,河北農(nóng)村才一百八。
但旅行這事,不是非要有錢有閑,有一樣沾邊就能找到樂子。
身體好的多走走,錢少的近處轉(zhuǎn)轉(zhuǎn),心態(tài)好的哪兒都能開心。我個人覺得,退休后敢走出去,是對自己生活的主動選擇。
別管別人怎么看,自己活得自在最重要,您說是不是?晚年生活不該只有“混吃等死”,也能有詩和遠方。
關(guān)注我們,一起聊聊老人如何把日子過出滋味。人老了,身體、錢、心態(tài)有一樣就行,別讓自己留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