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作者 | 阿珂可
編輯、題圖 | 渣渣郡
本文首發(fā)于虎嗅年輕內(nèi)容公眾號“那個NG”(ID:huxiu4youth)。在這里,我們呈現(xiàn)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tài)度。
時尚是一種丑陋的形式,以至于無聊的人類每過半年就要更新一次。
當四平八穩(wěn)的極簡主義、中性色崇拜統(tǒng)攝人類美學多年后,受夠了的潮人們終于決定整點新活:
比如,往自己脖子上拴根繩。
“波洛領帶回溫了嗎?那當然!”
在剛剛結束的2026紐約時裝周上,一個名為波洛領帶(Bolo Tie)的單品正在悄然占據(jù)秀場一角。
“當我還在研究串珠項鏈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了這個新趨勢。我敢說,這個低調(diào)的新潮流,在這季的紐約時裝周肯定會滿地都是,所以趁早入手才是明智的?!?/p>
日前,Marie Claire 的時尚電商編輯Julia Marzovilla這樣說道。
在 Google 等搜索引擎上也出現(xiàn)了相應趨勢,數(shù)據(jù)顯示,自今年 5 月以來,相關關鍵詞的搜索量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一現(xiàn)象和近兩個月來頻繁舉辦的各大秀場脫不了干系
圖源@Accio
波洛領帶是啥?
它其實就是一根皮繩或者編織繩,再配上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扣子,上面通常鑲嵌著綠松石或者其他銀制飾品。為了防止滑扣掉落,帶繩的兩端也會有小金屬帽,乍一看有點像帽衫的繩子。
這種飾品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西南部,是當時美洲原住民文化,如霍皮族、納瓦霍族、祖尼族和普韋布洛族銀匠傳統(tǒng)的一部分。
由于部分滑扣習慣使用印第安圖騰與紋樣,與傳統(tǒng)西方男裝的規(guī)整幾何設計有很大出入,因此也被視為一種“優(yōu)雅的野性表現(xiàn)”。
換扣是波洛領帶主要的玩法之一。它的組成部分雖然簡單,但通過材質(zhì)、顏色和形式的搭配與結合,可以讓最終成品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
傳統(tǒng)的人一般會選擇經(jīng)典的銀制飾品與綠松石的結合;若偏好文藝的森系風格,可以更換為淺色的石質(zhì)領扣與白色的皮繩,甚至還可以根據(jù)愛好把拓麻歌子做成上下滑動的領結。
領結的位置也有講究。若是在稍顯正式的場合,可以系得很緊,使其貼近襯衫領口。而在日常的休閑場所,也可以系松一點,營造休閑隨意感。
而配飾的大小也與佩戴者的喜好與氣場密切相關。小扣簡約,大扣霸氣,沒有任何限制。史泰龍在新劇塔爾薩之王第二季中便佩戴了新月馬蹄形狀的領帶,并以一枚巨大的寶石作為亮點,襯托他的沉穩(wěn)氣場。
低俗小說的Vencent也戴過哦
根據(jù)維基百科,波洛領帶在歷史上曾有過兩次較明顯的流行節(jié)點。
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泰迪男孩(Teddy Boys)中。這個群體是英國青年亞文化的主流代表,當時的搭配熱門是用這種飾品和垂墜西裝作搭配。
在20世紀中葉淡出主流視野后,在80年代,波洛領帶在搖滾復興浪潮和新浪潮音樂人的帶動下,再次成為潮流標志。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兩次流行文化的復興有著相似的社會情緒。
在50年代英國,二戰(zhàn)剛結束不久,社會經(jīng)濟和其他各方面都在恢復。英國青年因此也面臨就業(yè)和階層固化壓力,渴望通過服飾標榜自我。
而80年代,歐美正處于經(jīng)濟全球化和消費文化興起初期,年輕人有著同樣迷茫的情緒。他們也渴望通過個性服裝和配飾,尋找自我身份和文化認同。
老話說得好,時尚是個圈。如果在中國,現(xiàn)在輪回的是千禧年流行的低腰褲和毛呢報童帽,那么在西方,西部牛仔風就是正殺回來的復古趨勢。
對于美國的時尚圈來說,西部時尚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永恒經(jīng)典的穿衣方式和身份認同。許多美國人仍在日常著裝中融入各種傳統(tǒng)西部服飾元素。而波洛領帶作為上世紀中葉美洲原住民的經(jīng)典配飾,簡直太牛仔了。
但相較于其他西部風單品,比如火遍社媒的流蘇麂皮夾克和牛仔帽,波洛領帶仍屬于小眾配飾。將這么冷門的單品重新推入熱門行列,適量的明星效應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年2月左右,Timothée Chalamet 在美國演員工會獎紅毯向Bob Dylan在 2011 年所穿的一套造型致敬。
不同之處在于,他將一塊 Cartier 的 Libre 系列吊墜手表改成了波洛領扣,被時尚媒體評價“完美體現(xiàn) Dylan 那種不費力的酷感”。
同樣,Beyoncé 在最近 Cowboy Carter 巡演中也多次佩戴以鉆石為主要元素的波洛領帶。作為世界頂級巨星之一,她的影響力帶動了一系列高奢珠寶定制商對鉆石與波洛領結的狂熱。
在2025巴黎高級珠寶周期間,Pomellato、Gaia Repossi等品牌均展示出對這種飾品形式的青睞。他們認為,這種形式將鏈條的強度與其靈動的流暢感完美融合,是現(xiàn)代化美學的標志之一。
明星效應所帶來的流量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不可小覷。Vogue 的作家 Christian Allaire 甚至斷言,波洛領帶在這些明星的代言下,成為全球潮流只是時間問題。
正因如此,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出現(xiàn)。一些反對者認為,這并非真正的時尚。因為它的翻紅是并非設計內(nèi)涵或文化屬性的托舉,僅僅因為跟風而火起來的話,它便只是一個流行符號而已。
比如,據(jù) CNN 報道,在 Beyoncé 發(fā)行專輯 Cowboy Carter 發(fā)布后一周,西部靴的銷量上漲了24% 。但這并非一種持久的時尚復興現(xiàn)象,只是狂熱粉絲們在短期內(nèi)推動的消費熱潮。
在各大媒體對2026紐約時裝周的評價上也有相似的抱怨。
The Signal 就表示“太多Nepo babies(即有背景或者家族資源的觀眾)在前排席位占據(jù)主導位置了,這讓秀場直接變成了個名利場”。
而時尚圈面臨的問題,不僅在于明星和 KOL 帶來的過度關注,更大的議論在于現(xiàn)在的時尚太無聊,風格同質(zhì)化嚴重。
近日,華盛頓郵報發(fā)出一篇題為When did New York Fashion Week get so boring?的專欄,稱現(xiàn)在的設計“太安全了”。作者Rachel Tashjian認為,很多褲子和上衣的輪廓相似性太高,“感覺就像在一遍又一遍地看同一部電影。”
其實,單調(diào)、無趣等詞匯是近年以來的對時尚圈的核心思潮。那個NG在此前也討論過今年低調(diào)的潘通流行色和normcore風格的復興。
在國內(nèi)的社媒上也有同樣的表現(xiàn)。當優(yōu)衣庫成為職場人們的快樂老家,冬天被各種黑色的羽絨服所侵占,搜索的關鍵詞總會歸于百搭或通勤……我們沉浸在這種風格中好像已經(jīng)很久了。
一個叫作@Boringnotcom的媒體專挑無聊的秀場
主頁簡直可汗大點兵
這種現(xiàn)象背后是求穩(wěn)態(tài)度的顯化。用時尚雜志Grazia的話來說,復興那種平淡無奇的穿搭(humdrum dressing)可能被視為一種自我撫慰形式——換句話說,很多人甘愿接受“看起來沒什么特點”的風格,以降低外界審視的風險。
好在大家已經(jīng)意識到單調(diào)有多無聊,也開始嘗試用自己的風格來打破常規(guī)。而有個性的配飾就是最簡單又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比如一些年輕人認為,在別人看來可能雜亂無章的東西,往往是一種自己獨一份的個人語言。而波洛領帶在這方面的靈活性,正好迎合了人們追求獨特的心理。
Normcore風格圖鑒
脫離文化背景和設計之外,一些人可能覺得波洛領結只是波西米亞風項鏈的變體。在他們眼里,這和《穿Prada的惡魔》里被 Andy 嘲笑的那兩條皮帶沒啥差別。實際上,它的復興多了一絲叛逆的緣由。
波洛領帶這一名字普遍被認為是由亞利桑那的牛仔 Victor Cedarstaff 在20世紀40年代末所創(chuàng)。
故事是這樣的。他騎馬的時候,突然有陣風把帽子吹走了,因此他干脆把帽子的銀邊帽帶套到脖子上。朋友開玩笑說:“嘿,Victor,你這領帶不錯??!”
靈感就這么來了,他用皮繩和滑扣做了第一條波洛領帶,名字則直接搬運了是南美傳統(tǒng)套索工具 boleadora。那里的牧童用這種工具來套住動物的腳,然后進行捕捉。
因此,波洛領帶從誕生之初本就承載著美國西部的牛仔精神:自由、冒險、和帶點隨性的英雄主義。
因此,現(xiàn)在的我們或許正在見證它的第三次流行。原因是,它正是美國上世紀黃金時代的一個縮影。
對經(jīng)濟上行時期的鄉(xiāng)愁,是全球時尚共有的情緒。
從Coach在2022年致敬70年代美國鄉(xiāng)村時尚的秋冬秀場,到今年Rixo與Liberty Fabrics的合作花卉紋樣,對上世紀中期的元素和單品的青睞也是每個品牌在秀場主題中流露出的偏好。
在紐約的秀場中,這種復古的情緒也從單純的服飾轉(zhuǎn)向如妝容、配飾等更細微的方面。
比如,藍色眼影。Anna Sui的設計師 Pat McGrath 表示這雙藍色的眼睛能“喚起一種如畫的 20 世紀 20 年代波西米亞風情。這是新時代毫不掩飾的極致妝容。”
或者,在臉旁垂下的一根光滑卷發(fā)。首席造型師 Evanie Frausto認為,兩根的話會讓人誤以為是Y2K風格,但他想表達的是一種“90年代超模遇上清新女孩”的感覺。
時尚是人們意識的表象。正如Fred Davis在他的書籍《時尚、文化與身份認同》中所分析的:“我們認為的許多個人偏好,實際上反映了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文化力量?!?/p>
人們對復古服飾的喜愛,不僅僅是審美的回溯,也是對美國20世紀那段黃金時代的懷念。正因大環(huán)境無法復刻當時的繁榮景象,因此穿上古早味的衣服也是一種自我寬慰的方式。
波洛領帶所承載的不羈和叛逆,正被這個大眾潮流和算法所包圍的世界所需要的。
把背后的情緒翻譯一下,大概就像這位 Reddit 網(wǎng)友所說:
“領帶不過是另一種讓你乖乖服從的手段。
不要溫順地套上那件光鮮的小丑服,就已經(jīng)是一種反抗了?!?/strong>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6392.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