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刷短視頻,偶然刷到段銀河延時,盯著看了老半天。那些星星啊,就跟有人往黑絲絨上撒了把碎鉆似的,跟著鏡頭轉(zhuǎn)啊轉(zhuǎn)。突然就想起小時候,夏天晚上趴在陽臺欄桿上,涼颼颼的風(fēng)刮著,我問媽媽:“為啥所有星星都跟著地球跑啊?”那時候總覺得,地球指定最特別,不然太陽月亮、滿天星光,為啥都圍著咱們轉(zhuǎn)呢?
現(xiàn)在回頭想,古人跟小時候的我簡直一個模子刻的,這就是后來課本里說的地心說。他們瞧著太陽早上從東邊爬起來,傍晚就往西邊沉下去,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所有天體的動靜好像都在配合地球的節(jié)奏。自然就覺得,地球是宇宙里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闹行?,一動不動,別的東西都繞著它轉(zhuǎn)。這想法不光跟眼睛看見的事兒對得上,還跟當(dāng)時的信仰湊到一塊兒了,大家都覺得,人肯定是被特意放在中心的,就跟家里吃飯似的,餐桌周圍擺著椅子,我們就是桌上最要緊的菜,連想都不會想這不對。
直到哥白尼拿出本《天體運行論》,說其實是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不是太陽繞著地球。這在當(dāng)時聽著,跟說家里的餐桌其實圍著椅子轉(zhuǎn)似的,離譜得沒邊兒了,誰都不樂意信。后來伽利略扛著自己做的望遠鏡往天上瞅,一瞅居然看見木星旁邊有幾個小亮點,一直跟著它轉(zhuǎn),不是繞地球,是繞木星!那是木星的衛(wèi)星,就跟地球有月亮一樣。再后來開普勒拿著一堆數(shù)據(jù)算來算去,算出了行星繞太陽轉(zhuǎn)的規(guī)律。證據(jù)一點點堆起來,大家才慢慢接受:原來人類根本不是宇宙的中心,就是圍著太陽轉(zhuǎn)的一顆普通行星,跟家里的椅子似的,不是餐桌圍著咱們,是咱們圍著餐桌。
等再大點兒看科普書,才發(fā)現(xiàn)連太陽都沒資格當(dāng)中心。宇宙這東西,壓根就沒有啥絕對的中心。天文學(xué)家總說,你就把它想成吹大的氣球,氣球皮上每個點都在往兩邊挪吶,沒哪個點能拍著胸脯說“我在這兒,我是中心”。這一下,物理位置算徹底平凡了,不再是哪個圈子的核心,就是宇宙里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跟其他無數(shù)個角落比,沒什么特別的。
但我總覺得,這種平凡反倒讓咱們更特別了。宇宙沒預(yù)設(shè)好一個中心,就意味著每一個能生出意識的生命,都可能變成宇宙感知自己的窗口??茖W(xué)家薩根不就說過嘛,人們其實是宇宙用來認識自己的。你想啊,所有人身上的原子,說不定就是幾十億年前恒星炸了之后飄出來的吶,咱們用來琢磨宇宙的大腦,跟著的正是宇宙本身的物理規(guī)律。所以不管是用望遠鏡往深空里望,算黑洞有多重,還是就抬頭看看星星,本質(zhì)上都是宇宙借著人類探索未知的眼睛、大腦,回頭打量它自己。以前總是想當(dāng)宇宙的地理中心,現(xiàn)在倒成了宇宙的意識觸角,這種轉(zhuǎn)變,比以前那種特殊地位有分量多了。
而且意識這東西太珍貴了。宇宙那么大,大多地方都是空落落的真空,溫度要么高到能把原子熔了,要么低得快到絕對零度。能出現(xiàn)生命已經(jīng)是小概率事件,能生出智慧生命:人,這樣的,會琢磨宇宙是啥、我為啥在這兒的意識,那更是跟在沙漠里找著綠洲似的,也太珍貴了。每個會想這些問題的人,每個愿意看星空的人,都是宇宙里一個小小的意義節(jié)點,不是誰安排的,是憑著自己的意識活出來的。
那就不再等著中心地位給我們意義,而是自己主動去找了。以前覺得自己在中心,好像意義是天生的,不用找也不用爭?,F(xiàn)在知道自己普通,反倒更愿意往前闖,比如發(fā)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去看130億年前的光,送祝融號去火星,找有沒有水,甚至對著射電望遠鏡仔細聽,想找外星文明的信號。這種從“等著別人給意義”到“自己造意義”的轉(zhuǎn)變,比以前那種“我在中心”的地位踏實多了,因為這是大家用好奇心和勇氣,一點點拼出來的。
回頭看這一路,咱們從宇宙的中心寶座一步步退到不起眼的旮旯里,物理位置越來越邊緣。但換個角度想,認知地位反倒越來越核心了。人類的地球不是宇宙的地理中心,卻能變成宇宙的意義中心。宇宙本身可能沒心,也沒預(yù)設(shè)好的意義,但因為情感能感知它、琢磨它、探索它,它才有了心跳,有了被理解的可能。就跟一片普通的葉子一樣,長在樹枝最末尾,看著不打眼,可它能靠光合作用接住陽光,到了秋天變黃了還能記著季節(jié)。我們也是這樣,在宇宙的角落,用意識接住了宇宙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