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目前,國內(nèi)配有智能駕駛功能的車輛多處于L2級別,需要駕駛員全程監(jiān)控并準備隨時接管。然而,有媒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部分車主通過使用電容感應絨布、配重環(huán)等方式刻意規(guī)避駕駛員監(jiān)測系統(tǒng)(DMS)監(jiān)測,低頭玩手機、閉眼休息甚至躺平睡覺。網(wǎng)絡上,還有商家公開銷售此類“輔助神器”,并附“破解教程”。
“輔助駕駛”不能等同于“自動駕駛”,需要遵循“人機共駕”的原則。當下,不少車企推出DMS,以防止輔助駕駛被濫用。比如,若駕駛員雙手脫離方向盤一定時間,系統(tǒng)會發(fā)出預警;有的DMS會根據(jù)駕駛員閉眼頻次和時長劃分疲勞等級,進行相應的提醒和干預。而所謂“輔助神器”,目的則是為了騙過系統(tǒng)監(jiān)測,以“托管”方向盤、“解放雙手”??此茷t灑,實則危險。
這可以看作新式的“安全帶插扣”。有的駕駛員或乘車人不愿系安全帶,又嫌安全報警裝置的報警聲吵鬧,于是買個插扣插著,起到“靜音”效果。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源于錯誤認知和僥幸心理,比如認為城市道路車速不快,不系安全帶無妨,實際上是埋下了安全隱患。
“輔助神器”也是同理,有的車主錯把“輔助駕駛”當作“自動駕駛”,誤解了技術能力與局限;或是認為風險可控,“只要自己盯著點路面,就不會有事”,高估了自己的反應速度。部分車主的錯誤認知,與車企的夸大宣傳不無關系。雖然在嚴格監(jiān)管之下,過度營銷已逐漸“退燒”,但造成的誤導和影響,恐怕難以完全消除。
通過作弊方式“托管”方向盤,欺騙的不僅是監(jiān)測系統(tǒng),更是自己。一方面,車主要對輔助駕駛建立起正確認知,提升安全與法律意識,摒棄僥幸心理;另一方面,對于“輔助神器”的生產(chǎn)銷售和使用者,相關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遏制這類作弊設備在市場上的流通,防止其對交通安全產(chǎn)生進一步威脅。與此同時,車企也需持續(xù)完善DMS等技術,并將正確的產(chǎn)品信息與使用知識傳遞給車主,打好技術和觀念上的“補丁”。
原標題:《“托管”方向盤,騙的是誰?丨新民快評》
欄目編輯:郁晶陶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紀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