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chǎn)業(yè)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思為、毓肥
所有人都在等的理想 i6 終于上市了,售價為 24.98 萬元,與理想 L6 起售價一致。
首銷期內(nèi)下單用戶可享受 1 萬元現(xiàn)金減免,并贈送雙腔空懸、冷暖雙用冰箱、靜音電吸門共三項選裝配置。
也就是說,首銷期用戶只需花 23.98 萬元就能擁有上述選裝配置與 720km 續(xù)航、后排右側座椅皇后座、CDC 運動懸架、AD Max 等能力。
這是一臺足夠「理想」的車子,人們熟悉的「冰箱沙發(fā)大彩電」上車、良好的 NVH 把控能力也得到體現(xiàn)。
但又有點不同,理想正在求變。
譬如在上市前夕宣布易烊千璽為品牌代言人、發(fā)布會與前期宣發(fā)設定的場景并未提及「家」這一概念。
在 i6 身上,理想一直以來的家庭用車屬性被削弱,開始更多地提及「悅己」概念,向外擴張年輕群體的意味明顯。
增程 SUV 市場競品層出不窮、MEGA 和 i8 出師不利,處于漩渦中心的理想,在 i6 身上展現(xiàn)出足夠的決心了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
本周福利:對話框回復【滿電】
可以參與現(xiàn)金紅包的抽獎活動。
基礎能力值 22.98 萬?
此前一直耕耘增程賽道的理想,進入純電領域,在三電、續(xù)航、補能、智能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
理想 i6 搭載了 87.3kWh 的電池,后驅(qū)版的 CLTC 續(xù)航里程為 720km,四驅(qū)版則為 660km
作為參考,i6 的競爭對手,智界 R7 24.98 萬元的入門版,搭載 82kWh 電池,續(xù)航為 667km,25.35 萬元的小米 YU7 入門版搭載 96.3kWh 電池,續(xù)航為 835km。
0.218 的風阻系數(shù)給理想 i6 用更小電池帶來 720km 續(xù)航表現(xiàn),同時也給新車帶來了后驅(qū)版 13.6kWh/100km、四驅(qū)版 14.8kWh/100km 的電耗表現(xiàn)。
此外,理想純電車型使用的 5C 能力,i6 也沒有缺席。
在 5C 磷酸鐵鋰電池與 800V 架構的加持下,理想 i6充電 10 分鐘可實現(xiàn) 500km 的補能,從 10% 電量補充至 95% 所需時間為 5 分鐘。
為了保證用戶的 5C 充電體驗,理想已經(jīng)建成了3307 座超充站、3355 座優(yōu)選超充站,其中理想高速超充站超 1000 座,平均每 150km 就有一座理想超充站。
其承諾稱,這些充電站會優(yōu)先保障理想車型的純電功率。
如果說,純電車焦慮三件套問題的減緩,是理想在純電賽道上努力「補課」的成果,那么 i6 在駕控上的表現(xiàn)就是開拓曾經(jīng)理想未涉足的賽道。
理想 i6 采用前雙叉臂 + 后五連桿懸架,豪車普遍搭載的全鋁擺臂也上車 i6,這也是奔馳 GLS、奧迪 Q8 等豪華車型青睞的配置。
這款車在首銷期最大的優(yōu)勢,是雙腔空懸的贈送。
首銷期用戶花費 23.98 萬元,能夠擁有前雙叉臂 + 后五連桿 + 雙腔閉式空懸 + CDC 連續(xù)可變阻尼減震器。
新車后驅(qū)與四驅(qū)版本的電機峰值功率分別為 250kW/400kW,最大扭矩 425N·m/660N·m,數(shù)值大于智界 R7,與小米 YU7 各有千秋。
而在智能化上,理想 i6 標配激光雷達、700TOPS 的 Thor-U 輔助駕駛芯片,并踐行李想「高階輔助駕駛一定要有,而且不應該收使用費用」的承諾,標配 AD Max 輔助駕駛能力。
擁有 VLA 全速域 AEB 理想 i6,可實現(xiàn)全場景 NOA、車輛主動反饋與溝通任務指令、增強版記憶泊車、130km/h 上限的 AES 等能力。
對 VLA 的能力,理想官方的說法是:「VLA 具有鏈式思維,能夠像人一樣思考,處理復雜及連續(xù)超長任務。」
純電的家?
理想在 i6 上,有意強調(diào)「個性化」「悅己」的概念,但「家」的標簽似乎難以一下子擺脫。
這體現(xiàn)在 i6 的內(nèi)外飾上,就是和 L6 相比,i6 的姿態(tài)更加修長、低趴,形態(tài)上透出力量感,而非 L 系列上明顯的穩(wěn)重氣質(zhì),用理想在發(fā)布會上的說法,就是更像「鯊魚」。
這背后對數(shù)字的思考,是理想 i6 車長從 4.92 米進化到 4.95 米、而寬度與高度數(shù)字盡管稍小于 L6,在軸距上卻從 2920mm 提升至 3000mm。
與此同時,在追求大尺寸 SUV 的當下,理想選擇了在尺寸上克制,在空間上放大。
4 米 9 長的理想 i6,車內(nèi)有效空間有 3.31 米,理想給出的對比對象,是寶馬 X5L,后者在 5.06 米車長下,3.21 米的車內(nèi)有效空間不及理想 i6。
在儲物空間上,i6 擁有常規(guī)容積 728L 的后備廂與能裝下 20 寸行李箱的前備箱,后者是區(qū)別于理想 i8 的一個產(chǎn)品點。
長期以來以「家」為觀念、并以舒適性聞名的理想,對 i6 車內(nèi)空間的塑造,當然不只是「大」。
新車座椅采用 Nappa 真皮座椅,配合舒適性海綿,保持支撐度,這也是理想一貫的舒適性堅持,同時還有 270° 環(huán)抱設計座椅姿態(tài)、后排中央扶手、車門軟質(zhì)肘托等配置。
大沙發(fā)有了,冰箱彩電也沒有缺席。
理想 i6 可花 5000 元選裝冷暖雙用冰箱(首銷期免費贈送),車上還有尺寸同為 15.7 英寸的中控屏和副駕屏,21.4 英寸后排屏也可花費 1 萬元與流媒體后視鏡一起選裝。
不僅如此,第一排的雙層隔音玻璃 + 第二排/后風擋的隱私玻璃配合的隱私模式、專屬桌板 + 小臺燈 + 小壁燈的配件等細節(jié),是理想對舒適的新理解。
瞄準誰?
今年 7-8 月,理想交付 5.92 萬臺新車,9 月 1 日至 21 日理想交付 2.28 萬臺新車,三季度交付量預計能達到所指引的 9-9.5 萬臺,這個數(shù)字同比 2024 年第三季度下降 37.8%-41.1%,也不及 2023 年同期的 10.51 萬臺。
理想 i6 的上市成為理想緩解純電轉(zhuǎn)型陣痛的希望,但它所在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它主要面對的是智界 R7、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參數(shù)丨圖片) 等強勢對手,舒適化能力與價格的差距,是它更為明顯的優(yōu)勢。
即便首銷期后少了冷暖雙用空調(diào)、雙腔空懸、靜音電吸門等能顯著提高舒適性與豪華度的配置,理想 i6 在 24.98 萬元售價的基礎上,依然可以享受后排右側皇后座、環(huán)抱式座椅、前雙叉臂 + 后五連桿 + CDC 連續(xù)可變阻尼減震器等依舊具備吸引力的配置。
理想 L6 的老對手、標配通風/加熱/按摩的全新問界 M7,其純電版起售價已經(jīng)達到了 31.98 萬元,拉開了與理想 i6 的差距,因此,同樣 24.98 萬起的智界 R7或許更有可比性。
相較于理想 i6,智界 R7 純電版標配通風/加熱/按摩、電吸門、電彈電吸前備箱等較為全面的配置,并擁有華為 ADS4 高階版、鴻蒙智行等輔助駕駛能力,在舒適性配置與輔助駕駛能力上更顯優(yōu)勢。
而小米 YU7 的駕控性能與人車家生態(tài),是它在用戶購車時能擊敗理想 i6 的重要因素。
小米 YU7 單雙電機的峰值功率分別為 233kW、365kW/508kW,與理想 i6 的 250kW、660kW 各有優(yōu)勢。
27.99 萬元的小米 YU7 Pro,不僅標配雙腔閉式空懸、是動力更為強勁的雙電機版本,還擁有更大的電池(96.3kWh)與更長的續(xù)航(770km),而理想 i6 若想在首銷期后擁有前兩項能力,則需額外花費 3.5 萬選裝,即 28.48 萬元。
小米 YU7 的人車家生態(tài)下更為成熟的玩法,也能吸引對座椅舒適性追求并非排在重要位置的消費。
現(xiàn)實的一點是,與理想其他車型一樣,盡管理想在有意擺脫與「家庭」概念的強捆綁,但理想 i6 在產(chǎn)品力上對家庭用戶有較為明顯的吸引力。
相較于更注重智能化體驗的智界 R7 用戶、更青睞駕控的小米 YU7 消費者,舒適依舊是理想 i6 的王牌。
那么,這張作為理想純電系列走量希望的的牌,能如愿將理想的銷量重新拉起嗎?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答案。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