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早些年,還沒有到中秋節(jié),就有親戚朋友組織聚會。
遠在他鄉(xiāng)打工的年輕人,也會驅(qū)車千里,回到老家。
但這兩年,不說親戚朋友聚會,就是家人聚會都少了。大家打個電話,問候情況,就很不錯了。
我去了幾趟超市,月餅等中秋節(jié)的禮物,琳瑯滿目,但選購的人,寥寥無幾。
很多人還打算,過完中秋節(jié),再來買月餅,坐等三折甩賣。廉價的味道,反而更加香甜。
再看其他的節(jié)日,包括春節(jié),都比以前安靜多了。
非要聚一起過節(jié),大家也非常理智,不會隨意“買買買”。關(guān)起門來過日子,變成了常態(tài)。
說白了,這一切的改變,都是錢真難賺,人沒必要裝了。
01
人這一生,忙忙碌碌,為了碎銀幾兩。
在錢好賺的時候,大家都想顯擺自己的富裕。
過節(jié)了,開著小車回家,一路上都猛按喇叭,就怕人不知道。
到家了,第一時間發(fā)朋友圈,曬各種美食。還花幾千塊,打煙花,讓所有人都嘖嘖稱贊。
也會拉著一家老小,去旅游,到一兩個景區(qū),輕輕松松花掉好幾千。
尤其是過年,可能三口之家,都要花掉一萬多。
一年到頭,過七八個節(jié)日,這開銷就巨大。另外,還有時間成本。
很多人在富有的時候,并沒有想過社會的發(fā)展會下行,賺錢會越來越難。
從口罩年之后,社會猛然就改變了趨勢,錢難賺了,很多人失業(yè)了。最可怕的是,一大批人,負債累累,房貸為主要。
要把房子賣掉,脫坑。也不容易,房子要虧不少錢。
車子,滿大街都是,一點都不稀罕了。二手車,幾乎是隨便賣幾個錢。就是豪車,到頭來,也是廢鐵一堆。
古人云:“歲寒才知松柏后凋也?!?br/>
到了沒錢,賺錢也難的時候,人一下子就清醒了。
接下來,過節(jié)也不再是剛需,也不是使勁花錢的點。
大家似乎達成了節(jié)儉的共識。
其一,很多節(jié)日,是商家炒作出來的,就是想掏空你的錢包。
比方說,光棍節(jié),一個無中生有的節(jié)日。結(jié)果就是購物節(jié)。
還有女神節(jié)、520節(jié)、雙十二、618等,現(xiàn)在又來了919,寓意天長地久,把年輕人哄得找不到北。
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會被炒作,變成商品銷售的旺季。
既然是商家的套路,我不去走,不就好了。
相信很多人,在過節(jié)的時候,都沒有打開某款購物軟件——我直接不賣,直接開銷為0。
其二,沒有人認為,過節(jié)花錢少,是羞恥。
大家恨不得,一年四季都不怎么花錢。反向攀比開始了。
就像月餅、粽子等,過節(jié)前買,除非是送禮,非要買;否則就過節(jié)后買。這價格,天上地下的區(qū)別。也就是幾天時間,省下好幾百,何樂不為。
一些子女,送老父母月餅、粽子等,都是過節(jié)后再送。老人也不嫌棄,而是認為子女開始懂事了,值得點贊。
其三,大部分的人,不約而同地決定,不發(fā)朋友圈,不群發(fā)消息。
在親戚群里發(fā)一個紅包,幾十人在里頭,但是兩個小時,都沒有搶光。大家早已習(xí)慣了安靜,偶爾打破安靜,還難受了。
其四,一些夫妻,甚至是一些戀人,他們過節(jié)也是注重實惠,簡單。
送一大批玫瑰花,還不如買一套裙子。吃飽穿暖是最重要的。
很多年輕人,都開始整頓婚禮了。什么婚車、什么舞臺劇,都免了。三無婚禮,簡簡單單,開飯就好。人少一些,更加實惠。
日子好不好,是自己的體驗,不是要給外人來看,來點評。
02
在安靜的氛圍之下,很多人舒一口氣,可以素面朝天地過日子。
不裝高級,習(xí)慣低調(diào)。
如果品牌很貴,不如找一個類似的東西,平替一下。
特別是生活用品,只要質(zhì)量好,管他什么品牌。
曾經(jīng)在朋友圈里,非要什么九宮格,要一句文縐縐的話。現(xiàn)在直接關(guān)閉。免得浪費時間,對他人的信息,眼不見心不煩。
我們本地,土豆就是土豆,別總是喊“洋芋”。
姿態(tài)低低的,沒有人注意到,但適用就行。
不裝富裕,開始喊窮。
身邊一批人,都說自己窮。反正他不讓你借錢,不讓你開口合作。
就是中產(chǎn),也不談錢了,他們表示羨慕農(nóng)村生活,開支好少。
一批人,真的把大城市房子賣了,到小地方生活。這不丟人,反而自己偷著樂。
不裝輕松,表達緊張。
親友聚會也好,邀約也好,你都可以很認真地回絕。
你在外地,沒有時間到老家去應(yīng)酬,就是長輩過生日,頂多給一個小紅包。
過節(jié)的禮尚往來,越發(fā)簡單。很多人開始斷親。
親戚沒有實用性,還各種禮物,也開銷大。不如少走動,不問不去不求。
不知不覺,大家認同了一種搞法——你不麻煩我,我也不麻煩你。
03
很多人說:“我們平時的日子,和古人過節(jié)的生活水平,差不多。也算是天天過節(jié)?!?/p>
是的,物以稀為貴?,F(xiàn)在不稀罕什么節(jié)日,還搞那么復(fù)雜干什么。
儀式感,是留給小家庭的小日子的,不需要太多的人參與。
幸福感,是一家三口四口五口的感觸,不是曬給外人看,要外人點個贊。
獲得感,是實打?qū)嵉卮驽X,而不是擁有一套豪宅,一臺豪車,一臺大電視。
也許等老一輩的人走了,年輕人都不會到老家過節(jié)了。
也許大家的錢包不豐富的時候,有的節(jié)日被遺忘,反而是好事。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